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英国占领香港为侵略中国建立据点
2、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虎门销烟”的领导人,他应选择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C.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关联信息判断,中间空白框内应填()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
| 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
众多革命团体的成立 | 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①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确定了国旗、首都、代国歌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6、如图是连环画的封面。请你判断,它们反映的史实属于哪一主题
A.列强的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化的探索
D.民族崛起
7、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战救亡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②《我的中国心》③《黄河大合唱》④《松花江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这里的“一百多年”指的是( )
A. 1553—1689年 B. 1662—1840年
C. 1689—1849年 D. 1840—1949年
9、“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10、能够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的影片是( )
A.《林则徐》
B.《甲午风云》
C.《鸦片战争》
D.《火烧圆明园》
11、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关于这场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
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C.由朱德领导并大获全胜
D.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2、对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唇齿相依,岂能看帝国横行, 让三千里江山,践踏于铁蹄之下;弱强互搏,谁可料病夫勃发,将十六方敌寇围歼在怒海之 中。”这副对联所体现的事件的影响是
A.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3、下图是位于江苏省海门市的“张謇纪念馆”,馆内珍藏了上千件文物和照片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真实的张謇。参观此纪念馆,你可以感受到
A.洋务运动的“自强”与“求富”的历程
B.戊戌变法中“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
C.实业救国的艰难探索和实践
D.五四运动的爱国洪流
14、以下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15、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的2/3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总数超过一亿人,其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这表明( )
A.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D.抗战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经历的曲折事件有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三大改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一代战神”彭德怀在戎马生涯中,亲自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包括( )
①南昌起义②百团大战③挺进中原④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9、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在京应考的读书人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此揭开了的序幕。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历史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了19世纪前期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的原因,不在其中的选项是( )
A.开辟海外市场
B.推销工业品
C.贩卖奴隶
D.掠夺原料
21、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2、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23、姓名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反映出时代的内涵特征。下列人物的姓名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建国、援朝、跃进、文革四位同学的名字各取自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___、多层次、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5、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_____)、上海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6、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27、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聂耳作曲,田汉作词创作的《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3)提出新发展理念——
29、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口号。
30、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1、指出我国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完成的时间。三大改造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32、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举措有哪些?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大会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谁?
34、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而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开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