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叶绿体 ATP 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CO2以HC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 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 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
B.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
C.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
D.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
2、研究人员在某病人体内获得--种微生物,发现它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据此判断,该微生物可能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动物
D.真菌
3、“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只来自光合作用
B.只来自呼吸作用
C.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只来自有氧呼吸
5、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了
D.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6、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叶绿素 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 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都能参加光合作用
7、“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药花的诗句。下列有关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
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中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
8、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其叶绿体内不可能立即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C3含量升高
9、下图是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0、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11、科学家将雌性黑色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入白色绵羊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棕色绵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该胚胎发育而成的小羊,其性别和毛色分别是( )
A.雌性、黑色
B.雄性、白色
C.雌性、棕色
D.雄性、棕色
12、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
13、蚕和蜘蛛吐出的细而坚韧的丝、雄孔雀求偶季节展示的华丽的羽毛、羚羊浓密的毛和坚硬的角,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物质,却是由同一类蛋白质构成的。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
B.常温下生物体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稳定,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
C.蛋白质具有催化、充当主要能源物质等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不同种多肽的差别在于其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1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15、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淀粉溶液量
B.pH
C.温度
D.唾液量
16、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17、四川水果资源丰富,其中苍溪雪梨甘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苍溪雪梨果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蔗糖
C.脂质
D.蛋白质
18、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9、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保护色素和少许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
B.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①②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C.①②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①色素环呈现橙黄色,③色素环呈现蓝绿色
20、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O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O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取材时可以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C.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
D.甲、乙两组实验均属于自身前后对照实验
21、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
C.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
2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D.I是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幼年时缺乏会患呆小症
23、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D.若③是多聚体,可能为D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4、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进纳米级小笼子做成的“防护服”中,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应放在最适温度下储藏
25、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结构[1]____________上。
(2)图中Ⅱ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
(3)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了[2]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
(4)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碳反应(暗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
26、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影响人体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 A | B | C | D | E |
实验处理 | 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等量酶溶液 | ||||
实验温度 | 25℃ | ||||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答两点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2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面是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回答:
(1)图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有四分体______个。
(2)图乙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后含有__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3)图丙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分裂后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8、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2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e.获得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不发生分离为止,这是因为新品种一定要是纯合子。
(2)b方法与a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
(3)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属于多倍体,它们往往表现出(优缺点)__________特点;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作用时期__________。
(4)d方法育种的遗传学原理__________。
29、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Y、y控制,茎色由基因R、r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实验 | 亲本杂交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 |||
红花紫茎 | 红花绿茎 | 白花紫茎 | 白花绿茎 | ||
一 | 白花紫茎×红花绿茎 | 1/4 | 1/4 | 1/4 | 1/4 |
二 | 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 1/4 | 0 | 3/4 | 0 |
(1)根据实验_________判断,花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根据实验_________判断,紫茎和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___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子代白花紫茎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
(3)请写出实验一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____。
30、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_种;当其只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_种。
31、野生型果蝇(全为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如下图乙所示(I为XY同源区段,Ⅱ为X特有区段,Ⅲ为Y特有区段)。请据图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F2中,能直接反应基因型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
(2)与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相比,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只有1条X染色体或1条Y染色体。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3)图乙中,Ⅲ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若F2中的圆眼:棒眼=3:1,且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既可能位于I区段,也可能位于Ⅱ区段。请从野生型、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来设计实验,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即可确定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应位置。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①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
②用该果蝇与 _______________ 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 _______个体出现。
32、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有氧呼吸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植物吸收CO2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中a点状态发生在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图2中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突然增加,图1中X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3)图2中c点状态时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mg·h-1·s-1,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