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聊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内阅读练习。

    (1)默写《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意思。

    苔∶___________________。 闼: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你发现了什么?并仿写两句这样的诗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解释下列字词。

    志在高山: 鼓:   峨峨: 洋洋: 复:

  • 4、根据理解和积累填空。

    (1)“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土”,读了这句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一联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人生自古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石灰吟》中的一联诗“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了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持正义,不忘初心的品格。

    (3)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少坎坷,不管经受多少失败,不管别人如何评价,都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可以用《竹石》中的一联诗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爷爷吟诵了两句诗:一腔豪气年年去,双鬓银丝日日添。感怀人生苦短,时光流逝。你却用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的词句鼓励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是________,这首词写了___________季节,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喜悦欢快之情,《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苦之情。

    3.当看到天上乌云滚滚,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白亮亮的雨点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的情景时,我不禁想起了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沙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

    5.即使自己地位低微,他也在心里牢记要忧国忧民,这就是“___________”。

    6.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诸葛亮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总结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给下列字注音。

    (1)苔______)   (2)闼_______

    2解释下面词语。

    (1)长:______   (2)净:______

    (3)手:______   (4)排闼:______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4请结合诗歌第一、二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完成古诗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________”画出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再说说他喜欲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描绘了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认真抄写本诗中你最喜爱的两句,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  航行)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yíng  yín)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叉  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bó  báo)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或读音打“√”。

    (2) 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3)短文运用了打比方、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10、课外阅读。

    那年,我在一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可经常发生图书不翼而飞的事情。为防止这种偷书现象的继续发生,我在图书馆的墙上挂起了一块告示牌:凡偷窃书籍者,罚款200元。可偷书现象仍屡禁不止。

    一次,朋友来看我,我向他诉苦。朋友看了一眼墙上的告示,笑着说:“凭你一双眼睛,怎么看守得过来呢?”

    “但图书馆不可能再增加管理员。”我说。

    “你可以借助读者啊,让读者帮助你参与管理。”

    “读者?偷书的就是这些读者,让他们参与管理这怎么可能呢?”

    “偷书的只是个别人,你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你的对立面,而应该换一种眼光,把他们看成你的朋友,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和你一起参与管理。”

    朋友要我拿来纸和笔,写了一条新的告示:凡检举偷窃书籍者,奖励200元。新告示贴出后,图书馆再也没有出现丢失书籍的现象。

    “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你的对立面,而应该换一种眼光,把他们看成你的朋友。”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换一种眼光,不是与人为敌,而是与人为善,这样,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事事顺心起来。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内容,解释词语。

    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为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大量采用了   描写方法?用“   ”画出来

    【4】文中第一种眼光和另一种眼光是什么,它们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古诗词里赏春天

    春姑娘的到来使空气变得湿润,清新,甜滋滋的,不甘寂寞的春风伴随着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将冬日的萧条洗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生机勃勃、如诗如画的卷面。

    簇拥着早春清新的阳光,我踏上了寻春之路,走在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田间小路上,看着那些已经抽出嫩芽、快速脱掉冬日里的破旧衣服,而穿上妩媚的短裙的柳树姑娘,正对着湖面梳理着她们柔软的秀发,有一种当窗理云鬓感觉,让我不禁想起唐朝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光柳树这样迫不及待,还有许许多多的花儿也争先恐后的开放了,她们好像害怕晚一点开放就会不够漂亮,不够妖娆,她们拼命着吸取着水分,沐浴着阳光,努力地长高,都想让自己成为花中的女王,真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走到小湖边,春水如翡翠一样,那么绿,那么美,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马上飞入我的脑海,真的是春来江水绿如蓝啊!还有许多归来的鸟儿,站在湖边的树枝上欢快的唱着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

    多么生动的一幅画面,让我分不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画中!好似画中题着孟浩然的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的诗句。春风轻轻吹拂着画中的一切,有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的感觉。看!湖水波光粼粼,柳树随风飘曳,鸟儿的叫声渐传渐远……给人一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感触。一夜醒来,春风伴随着春雨,无声无息的来到了人间,滋润着大地,滋润着心田……在我们都未发觉的情况下,洒下了细如丝而贵如油的雨水,不愧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伴着美妙的春天,欣赏着文人墨客笔下那脍炙人口的佳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萧条——     簇拥——    

    妖娆——     飘曳——  

    2下面引号的作用不同的是(   )。

    A.真的是春来江水绿如蓝啊!

    B.春风轻轻吹拂着画中的一切

    C.还有许多归来的鸟儿,站在湖边的树枝上欢快的唱着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

    D.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伴着美妙的春天

    3画线句子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4作者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一种什么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    ,变成一条条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          

    3. “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这句话中,居里夫人不管     不管         、不           、不管          ,可见她在科学研究上具有     的精神。

    4.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在文中指 

    5.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            ,而“人生意义的发现”是  

       

    6.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她这样做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13、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大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这时我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就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伞的小女孩,能肯定她也是带路的,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了几个人。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个“带路族”的两个小孩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们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她们唱着这个《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以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

    打量(liánɡ  liànɡ) 上浮(fú  fóu)   兴旺(xīng  xìng)

    2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

    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画上“~~”。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_____ 比成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两个小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语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文中的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把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画上横线,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假如你来到草原,你想做些什么呢?试着补写。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选自_____的《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4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并试着改写后面的句子。

    (1)有的宅院里出来了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往外伸,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___个句子写得好,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的____

    改写: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草原》一课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客人的动人情景,反映了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____

    (2)《丁香结》一文中丁香结象征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幽怨,表达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____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一样。____

    (4)《花之歌》是黎巴嫩的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诗表面上是在写花,实际上是在写人。____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团结友好的中心。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大兴安岭的林海开满花。(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一走进公园,就看到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扩句

    鸟儿唱歌。

    松鼠是动物

     

  • 20、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文中提到多处风景名胜,你能写出下列与之有关的诗句吗?

    桂林:

    西湖:

    庐山:

    长江:

    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风景名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