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初一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是古体四言诗,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虚实结合,写出了大海磅礴的气势,表现了诗人曹操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B.“热烈”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者环境气氛,而《雨的四季》中“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这句话中的“热烈”有“强烈”“热情四溢”的意味。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写想象之事,以儿童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件事情,他们的看法大相径庭,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B.我们不能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因为只有全社会的关心才能使他们战胜困难。

    C.这部电视剧吸引了各地观众,声势咄咄逼人,创下了收视率新高。

    D.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 3、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日中”表示正午时分,“俄而”“少时”“顷刻”都表示一会儿时间,“久之”表示时间长了。

    B.大雄四十岁了,正值而立之年;儿子小雄刚读初中,正是豆蔻年华;二胎雄咪出生不久,尚在襁褓之中;而父亲老雄早已退休,年近古稀。

    C.《猫》的作者是郑振铎,笔名西谛,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

    D.《植树的牧羊人》 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两文都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

  • 4、阅读下列文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透过诗情画意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他的脉脉情思和独特心境。

    (2)对于教育,他有坚贞的信仰,虽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坚持砥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

    (3)他是我们个人的榜样

    A.选句中加点的“那、我们、他、每”都是代词;“打开、感受、砥砺”都是动词。

    B.选句中“独特”是形容词,“榜样”是名词。

    C.“坚贞、气节”是褒义词,“教育”是中性词。

    D.文段画横线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明喻,“钥匙”用的是比喻义。

  • 5、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       

    A.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

    C.平地木

    D.经霜三年的甘蔗

  • 6、《朝花夕拾》中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人是( )

    A.阿长

    B.衍太太

    C.沈四太太

    D.范爱农

  • 7、请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朗读时,为了突出小草生机,可在“小草”后停顿,然后重读“钻”“嫩嫩的”“绿绿的”。

    B.“冯伯伯,您惠赠给我的书内容翔实,观点新颖,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细心研读。”句中“惠赠”“惠存”两个词使用得当。

    C.“他画的画得奖了。”句中两个“画”的词性不同。

    D.《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征于声色:表现在语言和脸色上。②儆:使人警悟,不犯过错。

    (1)用“/”线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2处)。

    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2)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邻翁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积累。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朱自清)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熟悉的声音

    何佳

    ①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

    ②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每天从窗外传来社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喇叭声,上午和下午,由远及近地响起来,又逐渐远去。还有哨声,是紧邻小区的消防队发出来的,每天早上6点多钟响起,7点多的时候还要再响一次,高亢嘹亮。应对疫情以来,每当听到这些按时响起的声音,就会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心,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③我渴望着更多声音。向每一缕吹进窗内的风儿问好,下雨的时候,与窗前的每一滴雨交谈。我家二楼和顶楼种了花草和蔬菜,常有很多鸟儿光临,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也听得如痴如醉。有些菜起苔开花了,菜花招来不少蜜蜂,它们嗡嗡地鸣唱着采蜜。菜地里培育了南瓜、冬瓜、丝瓜,还种了四季豆和豇豆。一场春雨后,果蔬纷纷发芽。刚冒出土的小小芽孢,像举起的小拳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柑橘树、葡萄树上缀满小果子,像一串串小铃铛。花盆里的花也长得很好,月季花、绣球花的花枝上,有很多花蕾,有的已经打开,有的还在苞里。小小的、翠绿的、粉红的,一嘟噜一嘟噜的花蕾,仿佛在交谈。

    ④宅家两个多月后,我第一次上街。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奔涌而来: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店铺伙计的吆喝声音,挑橘子卖的果农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路边小摊上铁铲在锅里翻动油炸三角粑的声音……也有相互打气鼓劲的声音:“生意清冷只是暂时的,大家稳起、雄起!”

    ⑤“大家都稳起、雄起!”

    ⑥最喧闹的是高笋塘广场。

    ⑦茶馆老板吆喝:“东边客西边客,东西南北四方客,请进店里把脚歇——”

    ⑧卖汤圆的吆喝:“盯倒起,看倒起,醪糟汤圆炒米糖开水烫背呀——”

    ⑨这些热闹的、有人气的、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我如饥似渴地倾听着这些久违而亲切的声音,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天多么来之不易啊!

    ⑩春意越来越浓,好消息也渐渐多起来。我在网上购置了一些果树苗,趁一个下雨天,与两个弟弟相约回老家栽果树。

    出城时还是小雨,路上浙渐下大了,这是立春之后下得比较大的一场春雨,对庄稼来说,这是一场喜雨。到了老家,正是午饭时间,远远近近的乡村房舍飘起了袅袅炊烟。在大兄弟家闲置的厨房里,自己动手做起饭菜来。伴随着屋后泉水涌出的声音,屋下燕儿的呢喃声,一桌饭菜很快做好。那满满一桌土生土长的新鲜菜蔬,仿佛让人听到乡村深处生机勃勃的声音,一时食欲大增。

    正是麦苗青、菜花黄的季节。午饭后我去田野里走一走,一边采摘野菜,一边聆听声音。水从一丘一丘的田里翻出来,又一丘一丘往下流。流动的声音急促而不可阻挡。河开、地开、眉开,清朗之气上升,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澎湃的力量。

    地气升涌,心气复元。大地变得松软又湿润,水塘里的水一波波地往上鼓涌,鲜活而润泽。顶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农人,手拿锄头在培护田坎。干裂的田坎,趁着春雨要培护瓷实。大水牛正在水田里打滚。老牛大概知道,大地生机盎然,盼望多日的鲜嫩将来到嘴边。有农人在修理犁头和锄头,为春播作准备,吱吱嘎嘎的声音格外动人。正是下种的好季节,大地的脉管里仿佛也传出躁动和嚣响声,源源不断地涌现能量。

    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它们恰似青山起春雷,又如天公重抖撒。我心爱的土地正在生机勃发!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将下表填写完整。

    地点

    “我”听见熟悉声音后的感受

    宅在家里

    亲切和安心

    第一次上街时

    回老家煮饭时

    在老家的田野上散步时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疫情期间一切声音暂停后,“我”对声音的渴望。

    B.第⑤段单句成段,作用是突出强调了大伙儿相互打气鼓劲的声音。

    C.第⑧段中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文中多处运用了描写声音的拟声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3】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奔涌而来: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店铺伙计的吆喝声音,挑橘子卖的果农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路边小摊上铁铲在锅里翻动油炸三角粑的声音……

    ②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澎湃的力量。

  • 11、老王(节选)

    杨绛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着:“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老王送的鸡蛋并不多,为什么“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4】课文结尾句子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愧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课间花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