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珠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4月,评选的2022年度全国“诚信之星”面向社会发布。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价值准则,让诚信的价值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这说明(     

    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只要诚信经营,企业就会长盛不衰

    ③诚信经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④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由3名航天员组成,航天员汤洪波(湖南籍)、唐胜杰(甘肃籍)、江新林(河南籍)。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3、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尊重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我们应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公安局的反诈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警惕网络兼职诈骗”专题讲座。听完后,小刘对“网络的影响”有了深刻的感受。你认为小王感受最深的是(     

    A.网络中存在虚假不良的信息

    B.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网络让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D.网络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5、某学校团支部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学雷锋精神、创文明社区”的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小小志愿者们在一小区内开展清洁游乐设施、打扫安全通道、拾捡花坛垃圾等服务。小小志愿者的身影温暖着我们,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①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走进社会②积极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能力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身份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扬州交警微发布“停车入格,文明归位,让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对于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无序化状态

    C.社会秩序大大降低社会运行效率

    D.交通秩序就是日常生活的社会秩序

  • 7、下面是某些中学生的行为,对此点评不正确的是(     

    A.小君经常周末抽时间到网上浏览新闻,还经常和同桌谈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主动关心社会发展

    B.周末的时候,小刘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从来不用父母操心——理性参与网络

    C.小刚就公园乱扔垃圾的问题通过相关网站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积极利用网络为建设美好生活建言献策

    D.小勇看到有人闯红灯,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 8、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李某拾得他人的遗失物拒绝归还

    行政违法行为

    ②於某因犯高空抛物被处罚金

    民事违法行为

    ③刘某贩卖伪劣口罩20万只

    刑事违法行为

    ④张某闯红灯被交警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上映后,掀起了观看热潮,观众纷纷点赞,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表达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部纪录片(     

    ①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②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④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潍坊市政府推行“专业社工+爱心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米”。推行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全面推广“专业社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呈现出“1+1大于2”的效果,探索出了潍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条“新路径”。此举(     

    ①弘扬志愿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②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群众,惠及百姓

    ③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④引导公民服务和奉献社会,追求物质回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1、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三人组成功着陆。小宇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下列不能体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是(     

    ①在家中,李丽总是借口学习任务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②写作业时,李丽一遇到困难就立即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③每次做眼保健操时,李丽都会抓紧时间做作业

    ④李丽与好友约好周末一起去看电影,却失约,事后向同学们道歉解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刑罚包括(     

    A.开除和无期徒刑

    B.管制和罚款

    C.主刑和附加刑

    D.坐牢和死刑

  • 14、“见义勇为”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理应得到发扬和传承。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敢于斗争”条文,这绝不是让学生见义不为,而是希望能根据自身特点,在“自护”和“求救”的基础上“见义智为”。守则的修改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要有一颗广博的心

    B.关爱他人要付诸于行动

    C.关爱他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D.关爱他太不应顾已个人利益

  • 15、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的网上购物人数已超过1亿人,网上购物人数逐年增长,这说明网上购物(     

    ①使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场所

    ②将会取代所有的传统销售

    ③一定会上当受骗,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④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16、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以下三则古语。老师展示这些古语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  )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善者,以有礼也。”

    ---《安子春积》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C.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 17、漫画(下图)《端牢“中国饭碗”》启示我们(     

    A.维护粮食安全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工作

    B.人人都要努力成为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角

    C.公民要尽量履行好维护粮食安全的义务

    D.现阶段的中国不存在任何粮食安全问题

  • 18、在凤中校园,每天都能看见戴红袖章的值日生。他们穿梭于食堂、操场、小卖部,维护校园秩序,为同学们提供服务。参与校园值日(  )

    ①丰富了社会身份,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②是我们不断社会化必须的过程

    ③能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规则意识

    ④是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为整治互联网广告市场“关不掉、乱跳转”等乱象,202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进一步对“一键关闭”情形进行了细化规定,增设了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这一文件的出台(     

    A.是应对当前互联网乱象的无奈之举

    B.表明网络具有虚拟、自主和欺骗的特点

    C.能确保“关不掉、乱跳转”问题不再发生

    D.是因为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规则的保障

  • 20、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表明(     

    A.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所有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C.规则没有规律可循,可以随时改变

    D.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法律等规则的制定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关注公民权利培养责任意识。

    小冰是八年级二班的学生,性喜顽皮。一天午休时,小冰趁同桌小刚不在,恶作剧地将其私人信件拿出来公开展读,还用侮辱性绰号取笑同桌之后,还高声戏说当天的时政新闻人物,影响大家休息。小刚予以制止,他却说:“说话是我的自由和权利,你管得着吗?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从公民权利的角度评析小冰的言行。

  • 22、有的同学认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相互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必然牺牲个人利益。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 23、消防通道被称为生命的通道,而小区内经常出现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占用的现象,遭到大家的反对。车主认为:在小区内停车是我的权利与自由,我不必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事实上,占用消防通道停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法是什么?有人说,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亲”;有人形象地将宪法比喻为“国家的资格证”和“政府开张营业的许可证”。毛泽东主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2)请你为中学生增强宪法意识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 25、情景一   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美国和加拿大采取卑鄙手段扣押,借机疯狂打压华为公司,制裁中国。华为老总任正非说:“华为不怕打击,表示已做好此生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华为不会牺牲人民的利益去换取孟晚舟的自由”。

    情景二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被加拿大非法拘押1030天之后,2021年9月25日晚上,孟晚舟乘坐的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她感言: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回首三年,我更加明白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十指相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企业才能稳健发展,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网友留言   网友心之明玄留言:“孟晚舟事件”加、美的做法威胁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有保障,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谈一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2)请你说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

    (3)你为维护国家安全可以做些什么?

  • 26、走进翠城 爱我家乡

    12.5国际志愿者日,宁化志愿者实际行动践行八不行为规范。今年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建设文明和谐城区,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12月5日上午,由宁化县委文明办、共青团宁化县委、宁化县红十字会、翠江镇委员会主办,在翠园广场举办“美丽宁化为文明点赞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暨践行“八不”行为规范做文明公民启动仪式”活动,100余名志愿者与30余名翠江镇、城郊乡、城南乡干部参加活动。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

    (1)结合教材,谈谈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对个人有什么意义?

    (2)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我们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 27、(文明上网 预防违法犯罪)

    材料一: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的限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现在很多中学生都会使用手机上网,聊QQ,玩游戏,浏览新闻,网上购物,但有些同学利用手机抄作业,浏览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材料二:王强在校期间经常欺负同学,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 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学生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案例给我们青少年学生带来哪些启示?

  • 28、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