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更好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顾之忧,许多学校设立助学金,由曾经的大张旗鼓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发放仪式,转变为让困难学生能在保障尊严隐私的前提下,单独领取助学金。这一做法说明关爱他人( )
A.要讲原则、明是非、重仪式
B.要竭尽全力,默默付出
C.要尽己所能,不计代价
D.要换位思考,心怀善意,讲究策略
2、《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明确:“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不作任何变化
B.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
C.要经常性地修改规则,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D.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应完善原有的规则
3、某中学改造校内的闲置土地,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带领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劳动课的开设是否会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对于劳动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提前走入社会
B.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
C.学校要将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必要劳动技能作为主要任务
D.开设劳动课有利于学生体验劳动生活,提高经济收入
4、2023年3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将一批抗肿瘤、罕见病治疗等急需药品纳入新版目录,平均价格降幅达60.1%。由此可见( )
A.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B.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C.着眼长远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D.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实现
5、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处处有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有的打扫社区卫生,有的劝导文明通行等,中学生参与此类社会活动是( )
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关心社会,亲社会的表现④热心公益、服务人民的表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成都某地区一外卖小哥为了及时送达商品,不顾“禁止翻越”的标识和他人劝说强行翻越,最终被马路另一侧正在行驶的车辆撞翻在地,腿部严重擦伤,三个月卧床,无法上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②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③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④自由需要规则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政府工作只有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企业只有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生活有序进行;社会成员只有遵纪守法,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这说明( )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B.社会秩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
D.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不会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8、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___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
A.严重社会危害性、不违法
B.刑罚处罚性、道德
C.严重社会危害性、道德
D.刑事违法性、刑罚
9、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因此,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公民( )
①构建国家安全体系,重视国家安全教育
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
③适应国家安全需求,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④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把不守诚信的个人列入“黑名单”,并且采取其他惩戒措施,比如限制“老赖”们办理信用卡等,让其“品尝”失信的代价。这样做( )
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②有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③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④有助于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为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宿城法院举办了主题为“法护青春,筑梦未来”的开放日活动。法官助理赵靓婧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重点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青少年来讲,预防违法犯罪应做到( )
①加强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行为②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自律
③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图示法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①尊重与诚信②社会与个人③主刑与罚金④规则与道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关于下图内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我们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D.我们的生活空间在不断地变化和延伸
14、小磊的妈妈是个网购达人,“双十一”购物节马上就要到了,因为许多商家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他还从新闻里看到,有部分商家通过先涨价再打折的方式变相加价。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商家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带来持久效益
③失信者处处受益,守信者寸步难行④不讲诚信会伤害他人、社会,但不会伤害自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做法能体现诚信的是( )
A.期末考试时候,小阳为了考出好成绩和同学对照答案
B.“双十一”期间,电商对一些商品采取先涨价后降价
C.科研所工作者坚决不把需要保密的研究内容告诉别人
D.旅游景点声称假期打折,却因为觉得成本太高没兑现
16、生效判决书内容:被告人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以未成年人为作案目标实施诈骗,量刑时应酌情从重处罚。结合各被告人认罪认罚及退赃情况,最终判决被告人黎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下列对生效判决书的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①预防犯罪,需要青少年积极执法
②有期徒刑和罚金均属于刑罚中的主刑
③黎某某的诈骗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
④作出上述判决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一男子帮助境外电信诈骗分子在国内架设网关设备、提供网络信号,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该男子受到刑罚处罚是因其行为( )
①具有刑事违法性 ②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③违反行政法律法规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3年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份成绩单( )
①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②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而来的
④说明国家发展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跟我们初中生无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以下“微行为”、“点评”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点评 |
1 | 小晶对餐饮服务员说:“辛苦您了!" |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
2 | 小芳见客人来访,未打招呼而避让到书房 |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 |
3 | 小军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 |
4 | 小桑把自己的废书和破旧玩具捐献给贫困因山区孩子 |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中央文明办下发《关于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中国文明网等网站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此举有利于( )
①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
③拓宽民主渠道 ④保障公民的参与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尊法守法,善用法律】
学习了“做守法公民”后,两位同学围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善用法律”展开讨论:
请结合两位同学讨论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2、2017年4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游客“追逐孔雀,拔孔雀尾巴毛”。爆料图片中有四名游客,包括两名成年游客及两名儿童,一名男性成年游客手中持有扎雀羽毛。孔雀开屏很漂亮,可却有游客去拔孔雀毛,如此不文明的行为让人纷纷指責。不文明的游客从来都不缺乏,在公园中游玩,随手就将花摘了,或在公园涂上“到此一游”,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受诟病,尽管如此,不文明行为并未得到完全杜绝。阅读上述材料后,有人认为,不文明行为只会损害自身形象。
这种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3、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一种“晒物”行为。但对于晒什么、怎么晒,人们看法不一。
以上是小海和小红的观点,请你进行评析。
24、小倩自幼丧母,前年父亲沈某又因病去世。沈某去世后,小倩的叔叔代为主持料理了后事,并趁机控制了沈某的所有遗产和证件。此后,未成年的小倩随奶奶一起生活,小倩的奶奶提起让小倩继承遗产的事情时,小倩的叔叔总以小倩是未成年人而予以拒绝。
小倩要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向那些机构寻求法律帮助?
25、小李从小就明理懂事,乐于助人,多次被评为校十佳少年。一次乘车时,他发现有个小偷在偷别人的钱包,他急了,大喊“有小偷!”正义的群众当场抓住小偷并扭送到公安机关,追回了被偷乘客的钱包,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小偷因为是惯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人民法院处以刑罚处罚。
(1)很显然,小李和抓住小偷的群众是正义的。那么,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分)
(2)法院处以小偷刑罚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保护伞作用的哪一方面?(1分)
26、法制宣传教育,依据国家颁行的宪法、法律向社会广泛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的统称。某校为了增强在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开展法制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3)在法制教育活动中,你打算怎样讲解法律的特征?
27、【网络有利弊,参与要理性】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教育部提醒,家长要切实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善引导、重表率、常陪伴、导心理、多配合,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成瘾、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
请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8、[新闻速递]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重要讲话]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1)全国人大修改立法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2)为什么以它为依据?(2分)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