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石头书》中的川川是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B. 他的进步实在太大,令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惊奇。
C. 凡事不能蛮不讲理,应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和睦相处。
D. 一群杂草不由分说地要小稻秧把营养交出来。
2、与“秋高气爽”一词所描写的季节不同的词语是( )
A.层林尽染 B.果实累累
C.金桂飘香 D.鸟语花香
3、下面故事中哪个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 )
A.《野天鹅》
B.《白雪公主》
C.《拇指姑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汪曾祺的《自报家门》里,从他家到小学要经过大街小巷,那有很多店铺,他百看不厌。
B.法国的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C.“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是叶圣陶对瀑布声音的描写。
D.宋代诗人曾几的《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5、积累填空。
(1)风,是大自然的_______。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_______。当他______,树叶便像______一样,唱出_______的歌曲。
(2)《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诗中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____代诗人李白《______》一诗中的句子,“楚江”指的是__________。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英子一样身体有缺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mò(______) bō dòng(______) bǎi bù(______) tòu míng(______)
qīng shuǎng(______) yāng qiú(______) fēi yuè(______) qīng chú(______)
7、组词。
浇________ 鱼________ 载________ 蓝________ 状________
饶________ 渔________ 栽________ 篮________ 壮________
8、看拼音,规范地写词语
chuān dài piào liang huǒ yàn chàng gē tiào wǔ
大家着节日的盛装,
极了,在
旁尽情地
和
。
9、课内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杨桃画出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出什么样。”
【1】老师的话共有____句,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态度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2】按要求把相应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A.说怎样看别人的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B.说自己怎样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本文,我们主要懂得( )
A.要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去管别人的意见。
B.笑话别人是不对的,应该学会尊重别人。
C.无论什么事都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10、课外阅读。
小驴儿的理想
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房子里设有楼梯和滑梯,上楼的时候从楼梯往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能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小动物们一说,大伙儿都齐声说好。
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子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yán)下,咱们当邻居。”
小猴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子吧,到时候我天天到你家滑滑梯。”
喜鹊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子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盖房的基地也没有选好。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小驴儿又遇上了燕子和喜鹊,又对它们说:“等我盖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燕子和喜鹊一声不响地飞走了。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
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它突然仰起头,顿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小猴和其他动物见小驴儿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
一年一年过去了,直到今天,光说不干的小驴儿还没有盖好它理想的房子,它还在想着:“我要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发出一点声音。________
(2)形容性情直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________
【2】小驴儿的理想是:___________,大伙儿表示赞同,燕子想_______,小猴想__________,喜鹊想_____________。
【3】“小猴和其他动物见小驴儿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小驴儿发怒是因为 。它是怎样发怒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读了《小驴儿的理想》一文后,你想对小驴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狐狸和山羊
①一天,狐狸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井不是很深,可是井壁平滑,而且长满青苔。狐狸不论怎么使劲儿往上跳,也没办法跳出去,只好很无助地看着井口。
②这时,恰巧一只渴极了的公山羊来到井边。它看到井下有一只狐狸,便好奇地问:“狐狸,你在井底干吗呢?井水好喝吗?”陷入苦恼的狐狸看到突然出现的山羊,觉得机会来了,心中一阵激动。不过,他马上镇静下来,装出快活的样子,极力赞美道:“亲爱的山羊,我在喝水呀!这水清甜爽口,比蜂蜜还甜,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井水,你也快下来尝尝吧!”
③山羊信以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它“咕咚咕咚”痛饮完井水,看看井的四周,却发现自己上不去了。此时,狐狸故作轻松地对山羊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如果你用前脚扒在井边,低下头,这样我就可以踩着你的后背跳出去。等我到了地面,再拉你出来,这样我们就都得救了。”
④善良的公山羊听从了狐狸的建议。于是,狐狸踩着公山羊的后腿,跳到了它的背上,然后又踩着它的角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⑤狐狸上去后,准备独自逃离。
⑥山羊愤怒地喊道:“你这个不守信用的家伙,丢下我不管了吗?”
⑦狐狸回过头,轻蔑地对公山羊说:“喂,愚蠢的家伙,如果你的心眼能像你的胡须一样多,就不至于在没看清楚出口前,就盲目地跳下去,更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无法脱身了。”
【1】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烦恼——( ) 惊奇——( ) 毫不犹豫——( )
反义词:粗糙——( ) 慌张——( ) 疑神疑鬼——( )
【2】用“~~~~~~~”画出山羊说的话,用“——”画出狐狸说的话。
【3】短文主要写了狐狸不小心掉进了井里,它用___________为理由欺骗公山羊也跳进井里,接着踩着公山羊的________ ,跳到它的________ ,又踩着它的 ______ ,然后跳出了井口。最后丢下公山羊独自离开。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遇到事情要先判断真实性,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
B.做人做事要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都要做到。
C.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不然可能会遇到危险。
D.以上全部都是。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猜猜他是谁
他留着短短的头发,一双小小的眼睛非常有神,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镶着金边的小眼镜,一张小嘴总是振振有词。他是一个智慧少年,学习成绩在我班一直名列前茅。
虽然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他特别好动。有一次,数学老师正在讲课,同学们都在专心地听讲,只有他东瞅瞅,西看看,还不时弯下腰掏书包。老师转过身来,不动声色地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严厉地说:“专心听讲,小动作不要太多!”只见他大惊失色,马上坐好。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手伸进桌子下面,好像在玩什么东西。他的动作又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耐心地教导他:“别玩了,上课走神一分钟,下课学习十分钟也补不回来!”他低下了头,开始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就是我要向你们介绍的人,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眼睛 一______少年
一______眼镜 一______小嘴
【2】填上合适的修饰语。
( )的鼻梁 ( )的眼睛 ( )的头发
( )地教导 ( )地说 ( )地听讲
【3】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
【4】画“﹏﹏”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承上启下的作用
B.承接上文的作用
C.总起下文的作用
【5】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件事来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方法——这篇文章先抓住了人物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再通过列举事例说明了他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让人读完后立刻就知道了他是谁。
13、自然之道
登上加拉巴哥岛,我们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这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们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在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的强烈要求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成百上千的小海龟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海鸥、嘲鹰的口中之食。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这样的伤害。”
(有删改)
1.联系短文写出词语,解释词语。
(1)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出来。( )
(2)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所说的“食肉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短文中的哪些句子表现了“我们”的后悔之情?请用“——”画出。
4.“自然之道”在短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短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请以下面的句子作为开头,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自然之道,神秘莫测,我深深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选文中的“这个念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老渔翁是在告诉我们,喜欢翠鸟就可以捉来饲养,像好朋友一样地照顾它。
B.老渔翁是在告诉我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让翠鸟自由地生活,不能捉来饲养。
3.读选文中加点的词,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远远地看翠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与鸟儿做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1】“雨后竹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 )
A.形容植物生长得很茂盛。
B.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说说文中的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狐狸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改为提示语在引语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急得直跺脚。(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我们身边的很多“小事”,反映的却是大问题。请选择其中一幅画,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姑父的睡衣就像_______________,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②孩子们像_______________,扇翅膀拍水戏耍。
(2)几只燕子停在电线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围绕开头写一句话)
姐姐特别心灵手巧,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读了这个故事,非常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全校师生和王老师都参加了这次运动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有四处错误的文段。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胜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白骨精、诸葛亮等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能力。
题目: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提示:通过叙述一件事,揭示自己所领悟的道理,注意把过程写清楚。字数在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