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当前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努力,积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正确道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D.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2、在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之际,中山某校拟开展“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游。你认为合适的路线是( )
A.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理由:重温革命岁月,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B.中山市博物馆—孙文西路步行街。理由:感悟与传承侨乡文化之美
C.珠海日月贝剧院—港珠澳大桥。理由:弘扬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D.中山西江花木生态景观廊道—牧语田园。理由: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3、近年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3.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7.8个百分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寄托了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是解决我国所有发展问题关键④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11月26日,云南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运营,全长139.7公里,设计时速140公里,香格里拉从此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②是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
③有利于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④将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举措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无关的是( )
A.倡导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B.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
C.全面关停违规排污企业
D.禁止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
6、某校开展“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主题活动。以下是李明同学收集的几项内容,其中与勤劳勇敢相符的是( )
A.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B.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C.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D.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7、老人摔倒“扶不扶”? 这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也关系到社会文明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社会善行义举提供法律“托底”。这一规定( )
①维护了老年人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反映了法律对道德具有促进作用
③体现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这体现出( )
①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各国深度互动
②中国的发展不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③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④中国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9、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捷报频传,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欣逢盛世的你感受至深至切。以下最能表达你心声的是( )
A.回望复兴路,铭记党恩勇担新使命
B.走中国道路,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C.治国先治党,反腐倡廉才能促发展
D.开启新征程,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10、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下列“南宁市民生实施项目的流程图”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我国实行全过程人民民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④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记录了纪念郑成功盛大游行、孔庙祭的祭祀大典、元宵灯会的热阳场面,反映出两岸歌颂着共同的英雄、尊敬着共同的老师、庆祝着共同的节日。此镜头下的内容( )
①体现了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②展示了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③推进了两岸经济合作④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12、在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向华为提供芯片和技术后,华为经过数千个日夜打造的麒麟芯片,兑现了对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 )
A.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B.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强国之路
C.要完全自主研发,避免借鉴学习
D.创新能解决发展中的遇到一切难题
13、如图所示是我国一些重大航天工程的名称,它们生动形象,极具中国气派。这一命名( )
①体现了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的诗意结合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饱经沧桑和海纳百川
③增强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④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语句中,属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
①以我为主,抵制外来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交流互鉴,消除差异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②④
15、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区议事厅”,围绕小区停车场地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社区居委会综合居民意见后,完善了小区停车场地建设方案并实施。这说明( )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社区居民代表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④社区居委会通过社会听证制度促进民主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2022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老人在小区内被巨型犬咬伤,养狗人“不承认、不道歉”,有关管理部门“推诿、敷衍”,在证据清晰、媒体多次介入的情况下,2022年11月23日,“狗咬人”事件终于有了结果:给予养狗人王新刚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给予其他相关责任人诚勉谈话、警告、记过等处分。这告诉我们( )
A.厉行法治要求行政机关做到公正司法
B.法治要求实行善治,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C.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司法机关科学立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
D.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进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17、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在修订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有98512位网民对修订草案提出了513719条意见。此外,还收到近三百封群众来信。以上材料体现了( )
①让法律更好的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积极参与立法工作
③立法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民主科学立法
④公民有序行使立法权,提高法律专业素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年会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这启示我们要( )
①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增长,实现共同富裕
②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③坚持资源消耗优先,保护经济发展优先的方针
④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自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以来,志愿者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在这些报名申请人中,青年学生依然是主力军,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海外华侨华人、国际友人也纷纷报名。这些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A.积极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
B.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C.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D.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21、某校学生在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时,进行了小组讨论,其中夏雨同学认为:“权利就像橄榄球,我要抢到手,随心所欲;义务就像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不关我的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夏雨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2、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形容现在的中小学生,也许算不上是夸张之词。造咸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负担繁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在考试、升学重于一切的前提下,家长连基本的家务都不舍得让孩子去做,更别说拿出专门的时间去进行劳动了。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劳动教育将纳入必修课。
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不会劳动情有可原。
加强劳动教育对中学生意义重大,中学生要做全面发展的人。
23、对于中国的担当,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
甲: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该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乙: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
丙:中国发展好自身,就是承担了对世界的责任。
利用所学知识对三人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材料: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未来7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中兴通讯或因此进入休克状态。此次事件引发国内“芯痛”,直刺中国集成电路的脆弱内“芯”。而从整件事看来,中国终端产业如履薄冰,这主要是由于国产的芯片产业缺失不如人。在中国的通讯、终端等多个领域,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不够强,“缺芯少魂”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打破,需要我们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继续补课。某校九年级学生小辉看到此新闻后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小辉的观点进行评析。
2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26、读下列三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新闻一: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出调整;扶助小微企业转型成长;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1)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新闻二:江西人民2015年新年新心愿:平稳的物价,公平的分配,满意的收入。
(2)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或国情(2分)。
新闻三:2014年上半年,江西省生产总值(GDP)突破6000亿元,达6464.95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全国第七,与湖北并列居中部首位。1至11月,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1.8%,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居第四位:投资、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8.1%、12.6%,出口额突破300亿元美元,增长15.8%。
(3)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初三学生王某有写日记的习惯,其日记经常被同学和父母偷看,为此他经常责怪父母,也常挨父母打骂。同学给他起了不少外号,如“三只手”、“王八”,后王某辍学在家,结伙斗殴、持刀抢劫而锒铛入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王某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写两个)
(2)谈谈王某经历给我们同龄人带来的启示。
28、“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批评是照耀心灵的镜子,能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据此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