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眉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几年,《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等一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综艺节目陆续推出,在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中持续收获口碑与热度,屡屡成为爆款。这是因为中华文化(     

    ①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上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A.

    B.

    C.

    D.

  • 3、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新征程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③我国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

    ④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已经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70多年前,11万筑路军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修筑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在“人类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积淀出催人奋进的“两路”精神,极大促进了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路”是民族团结之路、共同富裕之路

    ②“两路”的建成表明艰苦奋斗是第一动力

    ③“两路”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两路”精神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习近平在二十国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各国要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以上材料体现了(     

    A.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

    D.我国坚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 6、《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举办此活动(     

    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和文明素养

    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被看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政策大礼包”。随着合作区建设的推进,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澳门四大新产业。材料说明(       

    ①共同繁荣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澳门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③“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我国贯彻“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因为(     

    A.老龄化程度加深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C.人口质量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D.人才是第一动力,高质量人口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9、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大力发展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     

    A.追求民主价值

    B.走向共同富裕

    C.以人民为中心

    D.全过程人民民主

  • 11、2023年12月,我国运动员在滑雪大跳台世界杯比赛中屡获佳绩。当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升起时,运动员们自信而深情地亲吻国旗,赛场上的中国红格外耀眼。运动员亲吻国旗的行为是基于(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 12、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灾害。既有地震、暴雨、火灾、洪水这些自然灾害;也有战争、恐怖主义这些人为灾害,我们还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对于这些灾难带给人类的启示是(     

    ①各国在各种灾难面前都能独善其身

    ②人类在灾难面前很渺小,束手无措

    ③各国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④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以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思想”是指(       )

    A.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4、下侧漫画《保护知识产权》启示我们(     

    A.不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B.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C.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够了

    D.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都是严重违法行为

  • 15、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海,部分不法商人借此哄抬盐价。某地市场监管局依法加强对食用盐价格的监管巡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材料说明(     

    ①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用权须谨慎,防范行政权力濫用

    ③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行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党的二十大把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代会主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 17、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厉行法治要求的是(     

    ①某企业先提价后打折,搞虚假促销

    ②刘某未经他人同意,私自拆开他人信件

    ③某市交警使用执法记录仪上岗执勤

    ④某市司法局召开立法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2022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这是因为它(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②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勃勃生机

    ③保障了香港同胞民主权利和实现当家作主④实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某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之朗诵比赛和文艺汇演。读千古美文与历史相许,诵诗歌经典与圣贤同行。该校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增强(     

    A.制度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道路自信

  • 20、《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以来,铺展开一幅恢宏的法治画卷,映照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实步伐。这些法治举措的实施是因为(     

    A.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需要坚持依法治国

    B.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D.走法治道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新疆、西藏地区的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

    判断:(     理由:

  • 22、   背景材料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互联网成为全民“大隔离、大消毒”时期的主要窗口,是人民获取各种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官方通过互联网发布真实、准确、科学有效的防控信息,也有很多人通过网络进行监督,如“云监工”“云教学”“云签约”等等。了解上述现象后,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展开热烈的讨论。

    小丽说:“网络监督好处多,我们要积极参与网络监督。”

    小明说:“国家要求加强网络监督,以后在网络上想怎么监督就怎么监督。”

    请你辨析小丽和小明的观点。

  • 23、2021年,中国被形容“开了挂”,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磁性芯片高精度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核聚变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中国将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中国首条采用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铁路成功运行。科技为中国腾飞插上翅膀。为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力量。有人认为,“坚持科技创新,就能实现中国梦”。请你就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这份通知明确,根据国家“限塑”要求,努力实现“无塑开学季”,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尤其不能使用有问题的塑料书皮。

    面对这样的通知,有些网友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不就是中小学生发了新书包个书皮吗,竟然还要教育部办公厅等四个部门下发文件来进行规定,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针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 25、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 26、【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核心价值】

    材料一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自信,作为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材料二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自信源于历久弥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是我们的自信之根。

    (1)请列举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并说明中化文化的特点。

    (2)自信扬帆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我们应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至少3条)

    (3)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魂魄”。我们为什么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至少3条)

    (4)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步入新时代,我们应如何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7、   材料一:建国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民主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___________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__________,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请在上述材料的“__________”上,填写正确的内容。

    材料二: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和护航。今天,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心、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期完成党的十九大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的战略安排,发展出更加适应中国社会具体需求的法治文明,走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

    (2)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心、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28、   2019年以来,在美国的支持下,香港极端分子的暴力行为愈演愈烈,手段不断升级、破坏性不断加剧。他们肆意打砸,践踏国旗,围攻警察......他们的暴力行径引起国人包括香港内地人民的强烈谴责。

    (1)香港极端分子的暴力行径为何引起国人包括香港内地人民的强烈谴责?

    (2)假如你是香港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