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洛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指出与例子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项,画“√”

    (1)蝉:昆虫

    A.蛇:田鼠 B.钢笔:文具 C.船:运输

    (2)娇嫩:柔嫩

    A.巧妙:巧合     B.模仿:创造 C.气息:呼吸

    (3)法布尔:《昆虫记》

    A.晏子:《史记》 B.陆游:《示儿》 C.杜甫:《秋夕》

     

  • 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打(dǔn) 躬() 羞()

    B.蝠(piān) 立() 铃(dāng屏(yénɡ)

    C.(ɡòu) 耍(lài)   力(qián) 硬(jiānɡ)

    D.(suǒ) 情()   秘(jiē) 障(ài)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吹雨淋  奔流不息  滋润万物  精卫填海

    B.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造福人类  奋奋不平

    C.挽弓搭剑  钻木取火  如毛饮血  未卜先知

    D.腾云架雾  神机妙算  各现神通  惊慌失措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鼎(fèi) 时(shà)

    B.愚(mèi) 石(nuǎn)

    C.霸(zhàn) 立(yì)

    D.时(dùn) 民(sú)

  • 5、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钟南山爷爷是新冠肺炎抗疫团队的______,84岁高龄,依然深入一线,指挥抗疫。

    A.千里马

    B.领头羊

    C.小蜜蜂

  • 6、下列语境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我们要讲究个人卫生,不散布谣言,切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B.老师总是告诫我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要马虎,否则酿成大错,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爸爸引用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来告诉我做人要讲诚信,说话要算数。

  • 7、下面这些关于古代文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著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笔下。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写出文言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再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而不返,为精卫

    溺:____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如果说《绝句》是一幅画的话,这幅画中主要有哪些景物呢?

       

    3.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文链接。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训斥 斥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惩办:_________   举目四望: 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填字母)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 11、课内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蝙蝠嘴里发出的是____________

    2超声波是怎样帮助蝙蝠探路的?用“____”在选段中画出来。

    3根据选段内容,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

  • 12、阅读练习。

    小雪花的泪

    ①尽管夜晚雪下得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______样。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给还在屋里睡觉的小孩大人一一个惊喜,听他们一早推开窗就喊“啊,下雪啦”,那是一种多么热烈的呼唤啊!

    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雪花都已经落了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

    ③停留在路旁的一群小雪花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一朵小雪花说: “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不对不对,应该是一个去上班的叔叔。” 另一朵小雪花说。“还可能是早起做操的孩子” ……

    ④话音刚落,远处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⑤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齐使劲儿翻了个身,叔叔摔倒在地上。小雪花们得意地笑了!

    ⑥可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大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直到所有门窗都打开。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⑦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奔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盲人叔叔,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⑧小雪花们听了一惊,什么?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

    ⑨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说: “下雪了,下雪了!”

    a.此刻,细心的人能听见雪花的泪一滴一滴地从树上、屋檐上落下来、落下来……

    b.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听了却想哭。

    c.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了眼泪。

    d.望着那渐渐模糊的声音,小雪花们难过极了。

    【1】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可以选择下面的哪个语句?(  )

    A.小鸡啄米

    B.小溪流水

    C.小猫走路

    D.小鸟飞翔

    【2】第③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语言的断断续续

    B.省略部分内容

    C.语意未尽

    D.强调的作用

    【3】下面能够反映小雪花心情变化最恰当的一组是( 

    A.期待  难过  得意  气愤

    B.气愤  难过  得意  期待

    C.期待  气愤  得意   难过

    D.难过  期待  得意  气愤

    【4】针对题目《小雪花的泪》下列理解恰当的个是(  )

    A.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雪花被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

    B.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C.小雪花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而后悔不迭,心里感到十分痛苦。

    D.瑞雪兆丰年。小雪花听到了人们的呼唤,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5】第四段共有a、b、c、d四句话,这四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A.cdba

    B.bdca

    C.dcba

    D.dbca

  • 13、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从画 的句子中挓挲一词,可以想象此时老麻雀的样子是_____绝望的意思是______,文中指_________

    2一种强大的力量_________的力量。

    3读完文段可以感受到老麻雀___________

  • 14、   科学地锻炼身体

    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地锻炼身体吗?

    锻炼身体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天气。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不适合锻炼身体。阴雨天,树林中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低,在这样的条件下锻炼身体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在这样的天气锻炼身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风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热量,这时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锻炼身体还要注意适度、适量。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儿童可以做操、游泳、滑旱冰;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登山;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跳广场舞、打太极拳。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80%。例如,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80%=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度。如果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吗?

    1下列不属于短文中介绍的如何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一项是(  )

    A.锻炼的地点 B.锻炼的天气

    C.运动的项目 D.锻炼的器材

    2雾天不适合锻炼身体的原因是(  )

    A.雾天没有阳光,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

    B.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C.雾天道路能见度低,会出现危险。

    D.雾天会带走人体热量,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3下列不适合老年人运动的一项是(  )

    A.慢走 B.打太极拳

    C.蹦极 D.跳广场舞

    4下列关于锻炼身体最科学的一项是(  )

    A.奶奶喜欢在马路旁的树荫下散步。

    B.爸爸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坚持晨跑。

    C.虽然今天阴雨绵绵,妈妈还是到公园里慢跑。

    D.只要天气好,爷爷早晨都会到公园里打半小时太极拳。

    5张奶奶今年60岁,锻炼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为150,请结合短文内容判断她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并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写信能让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逐步提高和扩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了一个夏天的烦恼。(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李丽说话的声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你能修改下面的病句吗?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尽管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不但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可天气再冷,我也要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5处错误)

    周老师是我们四(一)班的语文老师,她不但长得漂亮,并且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周老师每天要求我们读课外书,她经常对我们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是否广泛阅读有很大关系。”在她的督促下,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了。今年,张老师光荣地被评为“优秀教师”称号。我们为有这样的好老师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妙笔生花

    欢迎你来到妙笔生花小天地,读完了《小燕子和大野猫》,你肯定有不少感想吧,小燕子真的瞪起眼向大野猫扑去……”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想一想,续写这个故事,试试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