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侵入靶细胞后其抗原会被降解为抗原肽,抗原肽与内质网表面的MHCI类分子结合后会被加工和转运至细胞膜上,引起靶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免疫细胞X活化后能识别并裂解靶细胞,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靶细胞参与细胞X的活化
B.靶细胞内质网结构被破坏会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
C.活化的细胞X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D.靶细胞释放出的病毒与抗体结合后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已知小麦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0℃,科学家研究小麦30℃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25℃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上移,a点会上移
B.b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左移动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光合色素的量有关
3、新冠疫苗有多种类型,mRNA疫苗是其中一种,科研人员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制成mRNA疫苗。mRNA脂质纳米颗粒主要进入树突状细胞,然后通过合成抗原蛋白(S蛋白)引发免疫反应。如图示意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过程及mRNA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抗体阻断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ACE2受体的结合可抑制病毒感染
B.RNA包裹在纳米脂质体中,可降低其被RNA酶水解的风险
C.病毒RNA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相比灭活疫苗,注射RNA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更多
4、下图是Ca2+在载体蛋白协助下,进行跨细胞膜运输的过程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跨膜运输时,Ca2+需与特定的载体蛋白紧密结合,表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B.该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可降低ATP水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每次转运都会发生同样的结构改变
D.此过程是主动运输,细胞在ATP供能的情况下主动吸收以提高胞内Ca2+浓度
5、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充分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中
B.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1~2次
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可以直接观察
6、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7、图1表示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的情况,其中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装置②中蚕豆幼苗的弯曲生长受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其弯曲角度比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大
B.图1装置①根的生长情况是向地生长,若将装置④匀速旋转,茎尖生长情况是竖直向上
C.若图2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幼苗的关系,当其出现向光性时,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0,小于m
D.若图2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c
8、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图甲中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中不能由a→b传递
D.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表会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9、如图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的细胞膜功能是(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具有选择透过性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0、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守的时代,下列关于太空中开展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植物,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B.血液是细胞外液的组成部分,无重力时更多地分配到头部和上身
C.太空特殊的环境可培育新品种
D.太空课堂中,用荧光标记的心肌细胞节律性地收缩需要ATP的参与
11、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能促进其生根,与生长素有关
B.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放一起,促进柿子成熟,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C.水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喷洒一定浓度的2,4-D以避免减产
D.成熟种子经历持续干热后又遇雨天会在穗上发芽,与脱落酸被降解有关
12、下列关于探究抗生素对细菌选择作用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平板培养基划了4个区域,1个区域为对照组,另外3个均为实验组
B.对照组不放置无菌纸片,实验组放置含抗生素的无菌纸片
C.接种涂布后的培养皿正向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h
D.抑菌圈越大细菌耐药性越强,应从远离抑菌圈的菌落挑取细菌继续培养
13、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e2+是组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无机盐离子,所以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Fe
B.种子晒干的目的是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代谢水平,便于储藏,同时减少霉变
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既容易形成,又容易断裂,决定水具有流动性,这是物质运输所必需的,也为生物化学反应所必需
D.人体中的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这主要与人体中的缓冲物质有关
14、土壤中的生物是土壤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释放多种酶类,参与土壤有机质降解、养分循环等过程。下列关于土壤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处理运用了减法原理
B.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
D.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土壤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
15、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产生ATP的场所相同
B.运动员跑1500米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运动员跑5000米时,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运动员跑马拉松时,血液中成熟红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16、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交配(♀×♂) | ①×② | ②×① | ①×③ | ③×① | ②×③ | ③×② |
交配率/% | 0 | 8 | 16 | 2 | 46 | 18 |
精子传送率/% | 0 | 0 | 0 | 0 | 100 | 100 |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①和②的生态位有重叠
B.①③之间的生殖隔离可能与卵细胞膜上受体不同有关
C.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D.自然条件下,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产生可育后代
17、研究发现,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的形成经历了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灌乔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和顶极群落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喀斯特森林从草本群落阶段到顶极群落阶段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生态位和群落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季节性变化
C.与草本群落阶段相比,顶极群落阶段的抵抗力及恢复力稳定性均较强
D.演替的结果是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无关
18、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每年5月是萤火虫的最佳观赏期,黑夜中看荧光点点,宛若置身星空。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通过断裂A与P之间的化学键来提供能量
B.ATP水解的过程总是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联系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生命活动旺盛时会大量合成
D.ATP断裂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19、CADASIL是一种由NOTCH3基因显性突变导致的单基因遗传性脑部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偏头痛、认知障碍及癫痫等。现对某该病患者家系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判断出NOTCH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图中患病个体均为NOTCH3基因的杂合子
C.通过对该家系调查估算出该病发病率为4/11
D.Ⅲ-1和Ⅲ-2再生一个健康儿子的概率为1/4
20、研究人员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J·m-2·a-1)。根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生 产 者 | 植食性动物 | 肉食性动物 | 分解者 |
流入能量 | 9.8×108 | 1.5×108 | 2.1×107 | — |
呼吸作用 | 6.1×108 | 8.1×107 | 1.6×107 | 1.7×108 |
A.肉食性动物处在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B.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相同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总能量是1.5×108J·m-2·a-1
D.该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约1.03×108J·m-2·a-1
21、某女生血常规检验报告显示血红素偏低(即血红蛋白偏低),原因可能是她体内缺乏( )
A.Mg2+
B.Na+
C.Ca2+
D.Fe2+
22、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平衡和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A、B、C均是由相关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若激素B由下丘脑分泌,其分泌量增加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
D.下丘脑在上述调节中既可以传导兴奋又可以分泌激素
2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古诗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还蕴含着许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对古诗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两种生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该食物链上有三个营养级
C.“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吞春”的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化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2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25、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第二代果蝇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发生了进化。
26、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_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__,因此可用_____________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2)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材料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浊液,得到的乳浊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乳浊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_____________,此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回答下列与细胞代谢有关的问题:
(1)图1表示某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过程,其中物质A是___________,物质C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物质B的产生场所有___________,阶段③产生的H2O中,H的来源是___________。
(2)图2表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图3表示CO2浓度改变后,叶绿体中的物质H和物质I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①在叶肉细胞中,与叶绿体一样具有双层生物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图2F部位发生的过程为G部位发生的过程提供_____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和CO2浓度直接影响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
②图3中在200s时,物质H开始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突然降低时,短时间内图3中物质I的含量会___________。
28、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1)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能否_____(能或否)观察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2)黑藻叶片细胞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用 0.3g/mL 的蔗糖溶液和黑藻细胞临时装片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 1,图 1 中结构__________(填字母)构成原生质层,图 1 中 b、d 处颜色依次是________。若实验材料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图 1 中 b、d 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
(3)为比较不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的效果,观察临时装片中分别浸润在 0.3g/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 KNO3溶液的黑藻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与半透膜相比,能体现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4)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提取过程中加入碳酸钙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如图 2 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黑藻和一种蓝藻,从图 2 分析可知,该蓝藻缺乏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
29、下图为某家族甲(由基因A、a控制)、乙(由基因B、b控制)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且I只携带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I1携带_____(填"甲"或"乙")病的致病基因;从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分析,甲病的遗传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乙病的遗传,原因是_____。
(2)"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为获得这一结果,在调查时关键应做到_________。Ⅱ6为被调查人群中的一员,其与Ⅱ5婚配后,生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
(3)Ⅱ3的基因型为_____。
30、草莓果实的表面有很多瘦果,瘦果是果实的一种,内有一粒种子。某生物小组已知瘦果会影响果实的发育,为确定果实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以及叶片喷施生长素类似物两种方法对果实发育的影响设计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幼果正常发育的过程中,瘦果中的__________可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2)为验证瘦果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实验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上述两种方法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写出合理的实验方法:
①选材: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指标:_______________。
31、在畜牧生产中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原本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生长速度、肉质等),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如图所示,依据X染色体的DNA含量比Y染色体多,用流式细胞仪将牛的两种精子分离开来,再通过试管动物技术获得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回答下列问题。
(1)将分离出的精子用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与培养成熟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和卵细胞膜反应。
(2)若培育生产血清白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血清白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受精卵_________(填“甲”或“乙”)中,然后将该受精卵继续培养到____________或囊胚阶段移入受体,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试管牛。
(3)在胚胎移植前,需要用激素对“代孕母体”作____________处理。由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
(4)用Y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SRY基因探针对滋养层细胞的DNA进行检测,可达到鉴定胚胎性别的目的,这种检测方法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技术。
32、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 X 染色体上(甲病由 A 和 a 控制,乙病由 B 和 b 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
(2)图中 3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7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11 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6 号和 7 号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该患病男孩所患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 _______ 号个体。
(4)已知正常女性中,乙病的携带者占 1%,则 9 号和 10 号后代中正常的几率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