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兔的减压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该反射弧中连接减压神经中枢的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某同学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以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手术处理和结果如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 减压神经 | 迷走神经 | 血压 |
甲组 | + | + | 下降 |
乙组 | — | + | 下降 |
丙组 | + | — | 不变 |
注:“+”表示该神经完好,“—”表示剪断该神经。
A.手术离体部位要用蒸馏水浸润以维持反射弧活性
B.减压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C.该实验证明减压反射中减压神经是传出神经
D.减压反射可以缓解血压突然升高带来的变化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乙烯利处理西瓜幼苗可促进西瓜成熟
B.用α-萘乙酸(NAA)处理棉花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
C.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处理可诱导葡萄果实无核化
D.用芸苔素内酯(油菜素内酯类)处理小麦种子可抑制其萌发
3、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的离心速度保持不变
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P2、P3、P4和S3均与合成蛋白质有关
D.S1、S2、S3、和P4中均存在具膜细胞器
4、城市化进程重塑了地球的外貌,也改变了大量生物栖息的环境。白三叶草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HCN),可作为防御机制来抵御环境压力,增强在干旱或霜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某地不同区域白三叶草种群中产HCN植株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中的白三叶草与其他生物及生存环境协同进化
B.城市化导致白三叶草的防御性分子的表达明显下降
C.经过选择,白三叶草不同种群的进化压力是相同的
D.白三叶草种群的进化机制有利于其适应特定的环境
5、控制果蝇正常眼/粗糙眼的基因和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现有三个小组均选择正常眼灰体果蝇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小组1:正常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1∶1
小组2:正常眼灰体∶正常眼黑檀体∶粗糙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1∶1∶1∶1
小组3:正常眼灰体∶正常眼黑檀体∶粗糙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5∶1∶1∶5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组2选择的正常眼灰体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小组3选择的正常眼灰体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C.若选择小组3的正常眼灰体果蝇相互杂交,子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D.小组1选用的正常眼灰体果蝇中,正常眼基因和灰体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6、幽门螺旋杆菌(Hp)是导致胃癌的致病细菌,医生检测患者是否感染Hp的原理是: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后被幽门螺旋杆菌(Hp)产生的脲酶(本质是蛋白质)分解生成NH3和13CO2,收集受检者服药前后呼气样本进行对比,可快速、准确鉴定是否被感染及感染程度。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脲酶是由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下,合成并分泌的
B.向脲酶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混合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紫色
C.幽门螺旋杆菌能耐受强酸性环境,所以脲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D.受检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后产生的13CO2量与其感染Hp的程度呈正相关
7、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9-12 月含水量下降,主要与自由水减少有关
B.气温低自由水含量降低,可防止结冰损伤细胞
C.结合水增加,有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环境
D.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植物抗寒能力增强
8、退耕还湿是湿地面积恢复的主要措施,湿地生态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而湿地斑块之间的水体连通是湿地生态恢复的基础,其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化学组分,保持土壤种子库的迁移和流通,从而影响地表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湿地群落由相同时间内生活在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
B.不同湿地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空间结构存在差异
C.沼泽斑块之间的水体连通可影响沼泽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影响湿地生态恢复进程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变化和人类的活动
9、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斯他林和贝利斯刮下小肠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可有效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
C.沃泰默实验中,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血液也能使胰腺分泌胰液
D.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面对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
10、凋亡诱导因子(AIF)是一种具有凋亡诱导活性的蛋白质,该蛋白位于线粒体的膜间隙,其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当凋亡信号刺激线粒体时,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强,导致AIF分子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基质,然后再转移到细胞核,与染色体DNA结合使染色体凝集和DNA断裂成片段,进而引发细胞凋亡过程的发生。AIF还可催化相关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使体内产生自由基。如图为AIF发挥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IF诱导的细胞凋亡与X染色体及线粒体中的基因均有关
B.线粒体膜上运输AIF和NAD+的载体蛋白均有特异性
C.AIF与凋亡基因的mRNA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DNA损伤可能引发AIF的释放
1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DNA、呼吸酶
B.葡萄糖、血红蛋白
C.CO2、受体
D.抗体、血浆蛋白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序号 | 项目 | 试管1 | 试管2 |
1 |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 |
2 | 注入蔗糖溶液 | - | 2ml |
3 |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 2ml | 2ml |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的水解产物中都有还原糖
B.实验自变量是底物的不同
C.保温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测都会出现砖红色的沉淀
D.本实验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13、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酸奶的制作,利用了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原理
B.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的纱布可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C.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系进行有氧呼吸
D.储藏粮食时,为了减弱细胞呼吸作用,应处于无氧条件
14、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 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为 4 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类别 | 玉米地 | 荒地 | 湖泊Ⅰ | 湖泊Ⅱ |
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 | 1.6% | 1.2% | 0.4% | 0.1% |
呼吸消耗量(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 | 23.4% | 15.1% | 22.3% | 21.0% |
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 76.6% | 84.9% | 77.7% | 79.0% |
A.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 CO2供应不足导致光合速率较低
B.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
C.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 4 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
D.玉米快速生长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净初级生产量
15、为研究吲哚乙酸(IAA)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②同时出现IAA,说明IAA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B.若①④中出现IAA,说明IAA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C.若①中出现IAA且②中没有IAA,说明IAA为极性运输
D.若①中出现IAA且③中没有IAA,说明IAA为极性运输
16、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涨破
17、广东籍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再一次上演“水花消失术”,完美的一跳最终让她夺得亚运金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跳水动作的完成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B.跳水过程中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C.长期刻苦训练使跳水动作的完成转变为非条件反射
D.跳水动作完成后,体内相关信息分子的调节作用可能还在持续
18、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①鸟类鸣叫 ②孔雀开屏 ③萤火虫发光 ④蜜蜂跳舞 ⑤昆虫发出的声音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9、基因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且能与目的DNA片段进行互补配对的核酸序列。基因探针与目的片段结合后会形成杂交信号。研究人员利用能与某一基因的特定片段结合的探针开展实验,下列各组检测结果中最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的是(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 )
A.
B.
C.
D.
20、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21、豌豆和玉米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植物材料,图1和图2分别表示豌豆和玉米的雌雄花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套袋处理
B.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但不套袋
C.玉米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套袋处理
D.玉米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只套袋即可
2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C点所示浓度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 A 低于 C 时,根生长仍被促进,茎的生长也被促进
C.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 B 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应在 B~E所示浓度范围内
D.若该植物茎表现出向光生长,则该植物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一定小于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2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以碳的有机物形式流动一般不发生在( )
A.大气和生产者之间
B.生产者和植食动物之间
C.肉食动物和分解者之间
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
24、“中国脑计划”以“认识脑、模拟脑、保护脑、开发脑”为目的,目标是在未来十五年内,在脑科学、脑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类脑智能器件三个前沿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C.对第一级记忆的某一信息加以注意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
D.同声传译员进行翻译时,参与的大脑皮层言语区主要有H区和S区
25、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Ⅰ、下图是胎儿手的发育过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_,又有细胞的________,而后两者的实质________(填“是”或“不是”)相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过程中编程性细胞死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细胞来源 | 胎儿 | 中年人 | 老年人 |
增殖代数 | 50 | 20 | 2~4 |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年老细胞中,在体外培养重组细胞,结果重组细胞分裂活动增强;将年老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年轻细胞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重组细胞,结果重组细胞分裂活动减弱。
(3)实验Ⅰ说明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长,细胞分裂能力________。
(4)实验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6、下图为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容器A中放入的一般是健康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其细胞__________、易于培养。培养时要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胰蛋白酶的处理时间不能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将B瓶中的细胞悬液转入C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_。B、C、D瓶的培养液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以保证无菌的环境;还需要提供O2和CO2等气体环境,CO2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
①据图可知,有无添加血清对培养___________细胞的影响较大。
②在探究物质X对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时,必须采用有血清培养,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7、HA蛋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抗原。鸡卵清蛋白是由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卵清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后分泌至输卵管内,参与构成鸡蛋清的蛋白质。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A蛋白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过程。几种可供选择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利用禽流感病毒的RNA进行逆转录,获得能表达出HA蛋白的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使用的酶是________,原料是________.
(2)通过设计引物,可在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时,使目的基因两端加入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进而使目的基因能够与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载体正确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应具有________限制酶识别序列;此外,引物还需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②过程需使用的限制酶有________。
(3)使用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的目的是________。
(4)上述过程获得的HA蛋白可作为________的主要成分对鸡进行免疫,使鸡获得抵抗禽流感病毒的能力,这属于________(填“免疫预防”“免疫诊断”或“免疫治疗”)。
28、吗啡是常用的镇痛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成瘾,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如图1所示,吗啡与脑组织V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M结合,V区细胞产生____________沿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多巴胺以____________式释放到_________________,引起N区神经元兴奋,经一系列传递过程,最终引起强烈刺激和陶醉感。长期使用吗啡,会使V区细胞对吗啡刺激的依赖性增大,导致成瘾。
(2)科研人员构建转基因秀丽隐杆线虫作为该研究的模式生物,为使蛋白M在秀丽隐杆线虫神经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科研人员需将蛋白M基因与___________等调控序列进行重组,再将重组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法导入受精卵,获得转基因线虫(tgM)。
(3)为了在tgM线虫中找到抑制吗啡作用的基因,科研人员进行图2所示筛选。
据图分析,最终在___________区得到的tgM,可用于筛选具有抑制吗啡作用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某些新型毒品的成瘾危害要远大于吗啡,让个体表现出难以中断、行为自制障碍、对药物的渴求、人际关系淡化、情绪失常等反应。有人说:“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为避免毒品成瘾,从行动上我们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30、下图1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相关实验结果,图2是验证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类似物是___________的与生长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______果实和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2)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指______________,在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前,可以先做一个__________,这样可以避免浪费。
(3)图2实验的实验结果是,琼脂块①___(填“有”或“无”)生长素,琼脂块②_______(填“有”或“无”)生长素,说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_______运输到形态学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_______运输,这种运输是细胞的________运输。
31、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硝化细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他欲通过实验将两种微生物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灭菌;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常用__________灭菌。
(3)该同学配制了无碳培养基,用于筛选出__________,其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和渗透压等条件。
3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2]、[1]、[3]、[4]、[5]、[6]、[7]部位。
(1)图中[7]是 ,它是由[1] 合成的。
(2)[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大量能量由[ ] 供给。
(3) [7]在[4] 中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4)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形成囊泡的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
(5)除囊泡外,参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还有[ ] ,其组成成分有 。
(6)为研究细胞器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