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连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研究者从热泉的嗜热菌中提取出了耐高温淀粉酶,图甲表示该酶在各温度下的相对酶活性;图乙表示该酶在温度为a的适宜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将温度从b升高到c的过程中,耐高温淀粉酶的活性不断下降

    B.将温度从c降低到b的过程中,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变

    C.若将温度从a升高到b,则d点左移、e点不移动

    D.若同时增加耐高温淀粉酶和淀粉的量,则d点右移、e点上移

  • 2、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

    B.胰高血糖素的合成与加工

    C.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 3、“山水画卷,郴州相见”,郴州以第二届旅发大会为契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了一幅绝美郴州画卷。仰天湖大草原是中国最南端的高山草原,一度因过度开发和放牧,草场损毁、土地沙化流失。通过实施禁牧封育、生态修复等措施,仰天湖水面面积由20多亩增至近70亩,草原覆盖率由64%提高至91%,成为郴州一张靓丽名片、打卡胜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禁牧封育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仰天湖生态修复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自生等原理

    C.仰天湖景区的美景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属于其间接价值

    D.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苔藓

    B.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 5、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植物细胞中的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连接而成

    C.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乳糖水解后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 6、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方面,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另一方面,种群可通过自我调节使数量保持平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B.改变培养温度会影响草履虫的数量,温度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实现

    D.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波动主要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 7、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组织→细胞→系统→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8、滚环复制是某些环状DNA分子的一种复制方式,新合成的链可沿环状模板链滚动而延伸,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起始需要用特异的酶至少打开2个磷酸二酯键

    B.以b链为模板的新链合成中不需要额外的引物

    C.整个复制过程不需要DNA连接酶的参与

    D.滚环复制最终仅能产生单链的子代DNA

  • 9、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

    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 10、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消毒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是为了保障人体细胞有氧呼吸

    B.在马拉松长跑的过程中,人体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之比为1:1

    C.在储藏粮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时,应降低环境温度、降低氧气含量

    D.给土壤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系呼吸,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

  • 11、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B.溶菌酶对多种病原体有非特异性防御作用

    C.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溶酶体酶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种抗体可以与多种抗原结合

  • 12、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都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

    B.顶端优势有利于植物获得更多的阳光

    C.顶端优势强的植物得到生存和发展,而顶端优势弱的植物必然被淘汰

    D.保留顶端优势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

  • 13、西华师大教授、“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蟸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大熊猫保护事业,他带领团队首次调查出了我国大熊猫的数量。胡教授的研究内容在生命系统层次上属于(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 14、蚊子叮咬后释放出致痒物质,使痒感受器兴奋并经脊髓传入大脑形成痒的感觉。薄荷醇(薄荷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止痒,近来的研究揭示了薄荷止痒的机理,如图所示。

    若某人因外伤导致②处受损,当他被蚊子叮咬时,最可能的表现为(  )

    A.不能产生痒的感觉

    B.大脑无法支配抓挠的行为

    C.无法针对致痒物产生可以传导的兴奋

    D.针对蚊子叮咬依然可以完成挠痒反射

  • 15、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只产生少量 NADH,适用于不严格的厌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生[H]的场所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基质

  • 16、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等设计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B.验证酶的高效性,可通过设置自身对照,比较盛有H2O2的试管中加入H2O2酶前后,H2O2分解速率的变化来进行验证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简要流程可以是:将底物加入各组试管→调节装有酶液的各试管的pH→向底物试管加入酶→混匀并进行保温→观察结果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 17、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a、b、c中都含有DNA与RNA

    B.图a、b、c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

    C.图a、b、c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

    D.图c中的孔道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 18、某耐盐碱水稻品种M是由野生海水稻与栽培稻杂交后培育而来,其耐盐碱能力远远高于野生海水稻,且产量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生海水稻与栽培稻存在生殖隔离

    B.盐碱条件会诱导野生海水稻发生适应性变异

    C.耐盐碱水稻品种M的育种原理可能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利用野生海水稻培育新品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19、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该模式不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

    D.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点,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2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为(  )

    A.A、a、B、b

    B.AB、Ab、aB、ab

    C.Ab和aB

    D.AB和ab

  • 21、种群增长率=(Nt2-Nt1)/ Nt1×100%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某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数值变化如图所示(注:X>0或X=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曲线 A 表示某种群增长率,且X=1,则该种群第二年末的数量是第一年初的2倍

    B.若曲线B 表示“S”形曲线的增长率,则X的值一定大于零

    C.若曲线A 表示死亡率,曲线B 表示出生率,则交点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一定为稳定型

    D.若曲线 B表示增长速率,且X=0,则该种群一定还未达到 K 值

  • 2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

    D.可用H2O2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23、2023年,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中国队获得201枚金牌,这是中国健儿奋勇拼搏的结果。运动员在运动时,机体会发生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口渴等一系列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

    B.运动时,呼吸加快的原因是体液中CO2浓度升高

    C.运动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维持血糖稳定

    D.运动时,出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渴觉

  • 24、下图1表示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图2表示用TTX物质处理神经细胞后,得到的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c段主要是Na+外流引起的

    B.图1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为负值

    C.图1中ce段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此过程需要消耗ATP

    D.图2中TTX物质可能抑制了Na+的跨膜运输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 1982 5 月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据此回答:

    1)脑啡肽由_____个氨基酸构成, 这些氨基酸的共同结构特点是_____

    2)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

    3)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水解后的产物有_____种。

    4)脑细胞也能够合成脑啡肽,其合成、加工、分泌需要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 26、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两种。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说明:若花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是两对等位基因,则用AaBb表示,以此类推)

    杂交组合

    父本(表现型)

    母本(表现型)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10(紫色)

    10(紫色)

    81(紫色)

    260(紫色)

    61(蓝色)

    10(紫色)

    10(蓝色)

    79(紫色)

    247(紫色)

    82(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该花色的某一基因,因某些原因插入了一段碱基序列,使其为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

    2)杂交组合II中的蓝色植株________________(是/不是)一定为纯合子。

    3)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植株与蓝色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该植物蓝色花为观赏品种,在生产上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蓝花品种,请用杂交组合IF1植株为材料,用遗传图解表示育种过程。_______________

  • 27、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寒冷刺激下,皮肤中的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传递至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生理活动以维持正常体温。

    2)寒冷刺激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但并不至于过高,原因是该过程存在________

    3)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引起的,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增生、甲状腺激素浓度偏高以及低烧的症状,由此推测,该抗体最可能发挥了类似于________激素的功能。

  • 28、如图甲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是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染色体的柱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该图是_______(植物/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在观察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处于图_____(填数字)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此时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有_____,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图甲中的M为_____,最终形成细胞壁;N为_____

    (3)图甲中①~⑤处于图乙中BC段的有_____,图丙中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____(填字母)。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

    (4)在图乙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_________段;核仁的重建发生在_____段。

  • 29、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 000mL

     

    (1)该实验中所用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殊要求是___ 。培养基中葡萄糖可以为细菌提供___ 

    (2)实验中所用锥形瓶、试管都必须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图中接种的方法为___ 法,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实验过程中,除了需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还需设置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未接种的空白平板”的对照实验,其目的是___

    (3)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见下表,其中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用该方法统计的细菌数目会比实际数目___(偏大/基本相同/偏小),其原因是___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 30、如图1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O的生成场所是[   ]   ;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一种   方式.

    (3)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4)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图2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   .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5)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右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  

    (6)若图2中④为抗体,则该细胞是由   细胞分化而来,是   细胞.并且当该细胞的   被破坏以后,将会直接影响到抗体的合成.

    (7)图2中有些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它们存在于[]  

     

  • 31、科学工作者用荧光标记法对某品系二倍体植物AA(2n=24)的花色基因(A-红花、a-白花)进行研究,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

    (1)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在该品系中,偶然发现有一棵植株的绝大多数体细胞中有三个红色荧光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株育性正常。取该植株的体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数量为24条,但染色体的结构异常。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实验:

    ①让该植株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得F1

    ②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得到F2(假设F2的数量足够多)

    ③统计F2中各花色的比例:

    若后代红花∶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确定属于第二种情况。

    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

  • 32、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索草莓栽培中人工补光的最佳光质条件,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处于生长中期长势健壮且相同的红颜草莓(品种)植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补光处理,但光照强度相同,每天补光5小时,为期2个月,然后测定各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草莓产量。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注:表中R/B表示“红光∶蓝光”)。

    组别

    处理

    叶绿素a

    (mg/g)

    叶绿素b

    (mg/g)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g

    平均单

    果重/g

    亩产

    量/kg

    茎叶

    果实

    总计

    1

    R/B=1∶1

    1.51

    0.58

    11.10

    16.95

    7.90

    35.95

    15.51

    2 208

    2

    R/B=2∶1

    1.75

    0.72

    11.77

    20.75

    6.41

    38.93

    16.23

    2 222

    3

    R/B=3∶1

    1.69

    0.69

    11.92

    21.08

    6.36

    39.36

    19.32

    2 739

    4

    R/B=4∶1

    1.66

    0.69

    13.91

    25.25

    4.57

    43.73

    19.68

    2 812

    5

    R/B=5∶1

    1.50

    0.67

    11.76

    23.34

    6.29

    41.39

    19.72

    2 768

    6

    白光

    1.49

    0.66

    11.13

    21.22

    6.14

    38.49

    15.78

    2 215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第6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人工补光常用红光或蓝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①在一定R/B比值范围内,蓝光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②在一定范围内,R/B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________(填“地上”或“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③R/B比值与草莓产量的关系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的补光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