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人人都曾有过伟大的梦想,但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心无旁骛

    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林清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推出《温一壶月光下酒》《冷月钟笛》等一系列著作,而立之年就已经获得很多文学奖项,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现代人忙于工作,无暇打理家事,往往聘请家政人员帮忙打理。但目前,我国高学历高技能的家政人员还是凤毛麟角

    和谐的人际关系,卓越的工作业绩让他的职位顺利升迁,对此,他总是安之若素

    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 ②劳苦功高如此

    B.①今乃弃黔首资敌国 ②损民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人民也

    D.①今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问君西游时还?②青泥盘盘。

    B.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②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人胡为乎来哉!

    C.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秦塞通人烟。②所守或匪亲,化为狼豺。

    D.①危高哉!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来哉!

  • 4、下列各句中有拟人、排比的一项是(

    A.“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内熔岩在燃烧,拼命巴望着挣扎着要出来。”

    B.“好,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你们很勇敢。”

    C.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写好的文章也整整齐齐地躺在书下边,毛笔也安静地在小龟背上站着。

    D.雪静静地来了!严寒报到后,街道像银子筑成的,它们是那么亮,亮的令人晃眼;它们是那么有光辉,光辉的令人向往;它们是那么洁白,洁白的令人心生敬畏。

  • 5、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   ②至尊而制六合 ③王无岁 ④学而大遗 ⑤赢粮而从  ⑥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⑦吞二周而诸侯 ⑧括四海之意

    A. ①④/②③⑦/⑤⑧/⑥ B. ①④/②③⑥/⑤⑧/⑦

    C. ①②④/③⑦/⑤⑥⑧ D. ①④⑥/②③/⑤⑧/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称《条例》),修改后的《条例》注重源头减量,鼓励快递企业回收快件包装材料,设定多项罚则,餐饮、旅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处5000元以上罚款。

    修改后的《条例》进一步简化了垃圾分类标准,将厨余垃圾、餐厨垃极两类整合为厨余垃圾一类,明确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类。

    修改后的《条例》规定,单位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针对个人违法投放垃圾的行为,实施渐进式惩戒,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不予处罚。

    修改后的《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地点,分类收集、贮存生活垃圾。及时制止翻拣、混合已分类的生活垃圾的行为。违反这些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摘编自东方网)

    材料三:

    古人的垃圾分类其实并不复杂,由于古人生活比较简单,因此产生出来的垃圾与现代相比也相对较少,主要有餐厨垃圾以及土石、木屑、废铜烂铁等其他生活垃圾。古人很有环保意识,这些垃圾并不会一股脑地随便乱扔或就地掩埋,而是不同垃圾不同处理。比如餐厨垃圾,早在秦汉时期以前,人们就将有利用价值的动物类垃圾如骨头、皮毛等,用来做成衣服、饰品等物,植物类垃圾用作燃料使用,一小部分还能入药,如橘、袖之皮。

    据《周礼·秋官》记载,周朝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垃圾处理专业机构:“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日知录·街道》中也对此有记载:“古之王者,于国中之道路则有條狼氏,條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條狼氏的职责就是清除道路垃圾与驱避行人,保障城市环境干净卫生,维持良好秩序。在当时还出现了公共卫生设施。《周礼》记载:“宫人为其井匿,除其不蠲,去其恶臭。”“井匽”就是排除污水秽物的设施。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其中有一句“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就是说,乱丢垃圾者会被剁手。虽然这句话的真伪性尚无依据可判断,但根据甲骨文的整理研究,有一点可以肯定:商代刑法严酷,但凡一些小错也要受到重刑。战国时代,秦国至秦孝公时求变法以图强。商鞅相秦,变法而定秦律。秦法严苛,世人所知,其中就有一条规定:“弃灰于道者,黥。”有人在大道上倒垃圾,直接抓起来在脸上涂墨刺字,以后不管去哪儿,都让人知道这是一位“弃灰”者。

    (摘编自王宁《垃圾分类有历史:且看古人的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单位、个人违反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分别作了明确的规定。

    B.北京市规定,对于个人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处理,应该以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处罚最高不超过200元。

    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和垃圾分类标准太复杂是影响上海市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

    D.从材料三可知,條狼氏是已知最早有记载的垃圾处理专业人员,他们的职责是保障卫生,维持秩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政府出台垃圾分类制度要充分考虑民众需求,贴近百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B.在我国古代,已经有了环保意识。古人会根据垃圾的不同种类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包括二次利用和焚烧等。

    C.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政府都有对个人违反垃圾分类的惩戒。只不过现代多是教育和罚款,古代多是刑罚。

    D.因为商代刑法严酷,但凡一些小错也要受到重刑,所以乱丢垃圾者会被剁手这一刑罚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的实施。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名句名篇默写

    ①《诗经•卫风•氓》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③《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曹操《短歌行》借用《诗经》表达对人才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曹操在《观沧海》(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王国维的话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注)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③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④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里诗人笔下黄州的环境乱山环抱,江水侵门,淮南尽处道出了偏僻低湿荒远。

    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

    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

    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

    2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阻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相同。

    B.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左”,长江之东称为“江右”。

    C.长短句,和曲子、曲词、诗余等,都是词的别称。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成“词牌”,依调填词为“依声”。

    D.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点至次日1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整治时有作乱的湖南草寇,辛弃疾斥巨资修建营垒,招兵买马,这表现他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

    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

    C.虽然部属都反对,但辛弃疾还是坚持把买来的粮食的十分之三赈济信州百姓,这表现了他的仁政爱民和博大胸襟。

    D.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庙宇时,听到“若鸣其不平”之声。文章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辛弃疾生前的愤激不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阻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加强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国之栋梁!——李兰娟

    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

    ③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傅雷家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一个角度或整体角度出发,解读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