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 销:熔化
B.有暗香盈袖 盈: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盈袖 暗香:清淡的香气
乍暖还寒 乍:忽然
D.憔悴损 损:相当于“煞”
最难将息 将息:调养,保养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A.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士大夫之族 族:类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絜:衡量
C.谨庠序之教 谨:认真从事 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君子不齿 齿: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序八州而朝同列
B. 过秦论
C. 却匈奴七百余里
D.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能在史上留名的诗人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
A. 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B. 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C. 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D. 积北宋南宋300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可怜辜负好韶光 / 可怜体无比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是谁之过与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臣虽下愚 连峰去天不盈尺 / 一去紫台连朔漠
C.简能而任之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始速祸焉 / 千呼万唤始出来
D.承天景命 / 赢粮而景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假乔二
孙方友
陈州城清化北街路口有一卖大肉包子的,姓乔名二,城北乔村人,干着卖包子的营生,却酷爱评书。每当包子熟了揭笼之后,他将案上的“醒木”一甩,开始书归正传,很受食客称道,观者络绎不绝。肉包置于案旁,吃者自取,掷钱于筐。一场书下来,能卖包数屉。这叫以商养文,又叫以史经商,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因此,乔二的日子不坏。
这一日,乔二刚开张,来了一客,来客年近七旬,银须泼面,双目有神,稳坐一旁,气宇轩昂,一不吃包,二不喝茶,只是听乔二说书。乔二见来客非常,格外下了功夫,换得阵阵喝彩。说到热闹处,老者突然起身,掏出一把银钱掷于筐内,然后望了乔二一眼,扬长而去。乔二见老者离去,情绪顿时低落,出口索然无味,急忙刹书谢场,目光却直直追随老者很远很远……
不料打烊时分,那老者却突然又闪进店内,双手抱拳道:“先生发财!”乔二一见是那老者,让座沏茶。老者并不客气,上首落座之后,顺手拿起那块醒木,笑道:“此木周祖留,文武分龙虎。我辈登场用,其名曰醒木!”乔二一听,同行来了,急忙让人备下酒席,请那老者入了上座。
“请问先生贵姓?”乔二斟酒敬上,问道。
“免贵!老夫姓乔名二,字轩亭!”那老者笑答。
乔二一听是艺界大名鼎鼎的真乔二来了,面如泥色,急忙磕头谢罪道:“万请乔先生海涵,小的原名乔虎,虽寒门出身,但自幼热爱评书,更是慕先生绝技,赶巧你我同姓,便借了你的大名在此养家糊口!”
老乔二见乔虎真诚,拈须片刻,突然仰天大笑道:“贤弟不必多疚,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能混饱肚皮为上策!”
乔虎一听此言,千谢万谢,连连施礼,让酒又让菜。
酒过三巡,老乔二突然说道:“实不相瞒,我今日也有一事相求。”
“先生请讲。”
老乔二叹了一声,凄凄地说:“想我乔二,一生漂泊,被有钱人唤来叫去,如今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眼下我已老,底气不足,已不宜在书界留恋!今日来到陈州,是想借您的地盘,讨几个饭钱!”
乔虎一听,满口答应。第二天生意一开张,老乔二登场亮相,“醒木”一拍,果真是开口惊人。一传十,十传百,乔虎的铺子前人山人海。老乔二口喷珠玑,声音庄重,远听如高山流水,近听如琴似筝,一场书下来,盖了整个陈州城。
老乔二一连说书十场,场场爆满。这天生意未开场,场地上已水泄不通。可直到太阳竿子高,却不见老乔二。乔虎甚急,匆匆进了老乔二下榻之处,却不见人影,只见一封书信置于桌子正中。乔虎急忙拆信,上面几行小字:“大凡从文从艺者,不养小不养老!望贤弟悬崖勒马,专心经商,富甲一方!”乔虎暗笑老头儿多事,出门与众人解释一番,然后亲自登场。不料一开口,像一下从高山跌入深谷,书淡如水,大扫了听客兴致,连喝倒彩。原来没比较,如今一比,听客自然有了鉴别。乔虎从此再不敢说书,一心一意卖起包子来。
陈州人再说乔二时,只夸那说评书的真乔二,假乔二无形中恢复了原名,只落个“卖包子乔虎”的名声。没书做引,乔虎的包子生意也开始清淡。乔虎很伤心,只得专心研究包子的质量和销路。不想几年过后,乔家包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连汴京、上海一带都开了分店。乔虎成了有名的富商。
一日,他突然在《申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著名评书艺人乔轩亭,因年老多病,穷困潦倒,于×日凌晨投入黄浦江……”乔虎看后,如炸雷击顶,怔然许久才泪流满面地说:“恩公……多亏您当年指点迷津,我乔虎才有今日啊……”
言毕,乔虎匆匆赶赴上海,为乔二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没书做引,乔虎的包子生意也开始清淡”可知,乔虎卖的包子的味道一般。
B.小说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老乔二说评书技艺的高超。
C.小说语言隽永,并夹杂少量文言词语,这与文章涉及的题材相得益彰,毫无突兀之感。
D.老乔二认为乔虎说评书的技艺拙劣且没有天赋,才劝他悬崖勒马,专心经营包子铺。
【2】请简要概述小说的情节。
【3】简要分析小说中老乔二的人物形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音乐演奏的一种特殊效果:虽然中间暂时停顿,但听众仍会沉浸在原来的审美情境中。
(3)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杜甫在《登高》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两鬓白发之多,悲愁难遣的状态。
(4)韩愈认为,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大的人只要“__________________”就以之为师;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只要“__________________”也要以之为师。
(5)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边将
施肩吾
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
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
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①时把阵图看。
(注)①柳营:汉代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防备胡人。周亚夫以治军严明著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高昂激越的调子挈领全诗,“轻生”“奉国”两相对照,凸显边将的崇高心灵。
B.首联“苦”“多”“旧”三字突出边将是一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甘冒锋镝的英雄。
C.颔联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都运用了互文手法,写边地寒冷景象。
D.本诗用“玉匣”“金铃”“皂貂”等色彩浓丽的词语将边将形象描绘得十分鲜明。
【2】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9、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文后各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武器
B.数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D.王无罪岁 罪:归咎,归罪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移其粟于河内
B.则移其民于河东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然而不王者 填然鼓之,兵刃相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填然鼓之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树之以桑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地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最高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0、作文。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写道:
他是孤独的……孤独的!多快乐啊,独立不羁,完全自主!……多快乐:生活而不为生活俘虏,做着自己的主人!
我不需要人家了解我……现在我再也不需要谁,不需要什么了,我心里什么都有!啊,他终于把自己找到了!误入歧途已经有多少时候!他急于要在自己的思想中沉浸一番。
对自我的探索和认识,是人生最重要的命题。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感受或思考?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