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 余船以次俱进
B.吾尝终日而思矣 或百步而后止
C.其皆出于此乎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王道之始也 青,取之于蓝
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______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2)“身在红尘,心在青山”是句蓄满了生活深思的哲言。身在红尘而不想被“红尘”______,只有保持着对浊世某种程度的疏离和超越,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出生命的意义。
(3)与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___、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A. 调剂 湮没 骨鲠在喉 B. 调节 湮没 芒刺在背
C. 调节 淹没 芒刺在背 D. 调剂 淹没 骨鲠在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虽然我们学校学生人数多,但是同学之间缺少沟通,所以希望建立一个微信平台,推动同学之间的联系,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C.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D.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先生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失其所与,不知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俄罗斯和土耳其因俄战机被击落事件发生的口水战升级,吵得 。俄罗斯总统普京扬言要报复,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警告莫斯科不要“玩火自焚”。
②日前,一张照片引发了媒体议论。衣着随便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与中国外长王毅握手时,一手插裤兜。这一傲慢的举动,让人觉得此君 。
③入冬以来,北京的雾霾天又渐渐增多,大概是对生活在雾霾中 了,有网友调侃这是长期“喂人民服雾”。嬉笑之余,也不免觉得无奈。
A.沸沸扬扬 不可思议 习以为常
B.沸反盈天 不可理喻 习以为常
C.沸沸扬扬 不可理喻 司空见惯
D.沸反盈天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用马克思主义为文艺“补钙”
董学文
①文艺研究的理论自觉,归根结底是对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自觉。这一信念,不是出于宗教式的虔诚,也不是出于无知的盲目,而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艺术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门科学。正因为它是科学,所以才能为我们树立信心和增强自觉性输送力量;正因为它是科学,所以才能为文艺研究保持活力和开创新局面提供依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艺术家和文论家们的一门必修课。
②搞好文艺研究,必须得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为“主心骨”。这是因为它的总体性研究方法,是我们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保障,是防止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碎片化、浅表化和片面化的法宝。文艺研究如果食洋不化或食古不化,不“接地气”,不能打造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形态,那是没人爱听、没人爱看的。反之,如果有了这份理论自觉,那就很容易明白,从事文艺研究的关键也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这一点的阐释最为彻底。当文艺研究树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那就表明我们的文艺研究有了前行的灯塔,有了指路的航标,那就意味着我们有能力去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与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不可动摇的。
③文艺研究的理论自觉,还表现在于众声喧哗中能贯彻辩证而无畏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遏制的吸引力,正在于它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在于它对一切现代的对抗形式都具有批判的能力,它是使我们战无不胜的武器。在文艺研究中,在理论争鸣中,我们要敢于褒贬,敢于“亮剑”,敢于向错误观念说“不”,敢于揭露和批驳唯心论或教条化的东西。信奉“价值中立”,充当“和事佬”,一味顾及形象,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是同马克思主义精神格格不入的。
④文艺研究中借鉴外国出现的新说、新论、新观点、新知识,是很正常的,对我们的文艺研究也是有益的。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理论的自觉要求我们对外来学说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态度,要学会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为我们所用。借鉴外来学说,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文艺研究水平、文艺创作水平和批评品质的提升,所以我们务必要处理好“主元”与“多元”的关系。如果对西方现代文艺学说缺少辨析、速信热捧、推崇有加,把它变成垄断性的理论资源和主导性的权威话语,变成贬损、弱化、消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借口和理由,那么,文艺研究就会走向反面。事实证明,通过辩证批判有效地进行理论甄别,通过区分而正视不同理论语境的文化差异,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优势,也是我们理论自觉中应有之义。
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所谓“看家本领”,就是自己擅长而别人难以胜过的本领。只要我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原著,在实践中学会创新性表达,那么,我们文艺研究的能力就会倍增,我们就会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绝不能半信半疑、三心二意。“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倘若想让别人信,首先须得自己信;倘若想让它对人有启发,首先须得自己能吃透;倘若想要让它强旺起来,首先须得自己硬气起来。兼持虚无主义或实用主义,是要不得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坚定信仰之中.
⑦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文艺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增强理论自觉的重要性,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威力,使文艺研究努力攀上新的台阶。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阐释不属于用马克思主义能为文艺“补钙”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门科学,而科学能够为艺术家和文论家们树立信心、增强自觉性输送力量。
B.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文艺研究要解决的“为什么人”的问题阐释得最为彻底,它能够为文艺研究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使之方向明确。
C.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可以作为文艺研究的“主心骨”,因为它的总体性研究方法能增强艺术家和文论家的思维能力。
D.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习,必须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必须相信这种学说对于文艺研究的重要作用,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都要不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研究要避免食洋不化、食古不化,努力打造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形态,否则就达不到令人喜闻乐见的效果。
B.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能够将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具有对一切现代的对抗形式的批判能力,这是它成为我们战无不胜的武器的重要因素。
C.文艺研究中少不了理论争鸣,艺术家和文论家们必须敢于褒贬,敢于批判错误观念,敢于否定唯心论与教条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全部内涵。
D.文艺研究借鉴外国出现的新说、新论、新观点、新知识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如此才能使外国的东西为我们所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有文艺研究的理论自觉,就必须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自觉,也就是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艺术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B.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优势,是通过辩证批判有效地进行理论甄别,通过区分而正视不同理论语境的文化差异,而这是其他理论自觉所没有的。
C.既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要在实践中学会创新性表达,如此才能增强我们文艺研究的能力,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D.要想促进我国文艺研究水平、文艺创作水平和批评品质的提升,就要适当借鉴外来学说,但应正确处理“主元”与“多元”的关系。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 _____ ,_____”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风(其二)
杜 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 第二句写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捣衣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2】有人说,诗的后四句“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B.乃辞谢固请 谢:推辞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佯:假装
D.卒廷见相如 廷:在朝廷上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蔺相如“智斗秦王”的一项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持其璧睨柱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⑤遂许斋王日 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⑤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假托“璧有瑕”将璧收回;然后将赵王的“修敬”与秦王的“甚倨”进行对比,当面斥责秦王无理无信。
B.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两个条件,以获得回旋的余地
C.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背信弃义是秦的惯用伎俩,并表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使得秦王无可奈何。
D.秦王的左右想把蔺相如拉去杀掉,但秦王决定不杀相如,是因为他觉得杀掉相如既得不到和氏璧,又影响与赵国的关系,同时会失掉天下人之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无能为力了。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