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建党百年之际,如何在当代青年中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值得进一步探索。
B.由于区块链数据难以篡改,使大数据的统计、管理和应用有了更高的可靠性。
C.根据实验结果证明,疫苗接种是防控传染病的最有力武器,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D.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之本,家风的优劣,不仅关乎个人美德,更关系家国兴盛。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为长句;何辞为 B.学不可以已;天下已定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 D.輮以为轮;铸以为金人十二
3、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能容于远近
A.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B. 激于义而死焉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各组句子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到中年,期望多多,多不过父母健康幸福之乐;担子重重,重不过儿孙修身齐家之贵,椿萱并茂,兰桂齐芳,这既是奢望,又是希望。
②很多人对朗诵颇有情怀,却只能高山仰止,《朗读者》正好带动全民进行一场佳作赏读之旅,熏陶情感,涵养心灵。
③业内人士预计,此次深圳地铁入股后,万科一方的持股比例将一举超越宝能系,万科和宝能系的股权大战也将盖棺定论。
④中方认为,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
⑤在《谈美》中,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玉石俱焚。
⑥在比赛中,选手们带来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既有关于浩瀚宇宙的航天航空,气象卫星等选题,又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前沿科技成果的热门话题。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5、下列各项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乃天子气也。 ②余威震于殊俗
③还军霸上。 ④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⑤得复见将军于此 ⑥君何以知燕王
⑦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⑧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⑨大王来何操 ⑩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 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C.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⑩ D.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既不是行政区域,也不是行政单元,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种全产业链融合、各种创新要素聚集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平台。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建设特色小镇的重中之重。要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特色。
(摘编自山合水易《特色小镇需要具备的特色有哪些?》)
材料二
2/3的人口从事刺绣、2/3的收入来自刺绣——镇湖苏绣小镇创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鲜明的刺绣特色,为在差异化定位和领域细分中构建小镇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而小镇“刺绣”特色的形成、产业的壮大,既来自于八千绣娘的坚守,也来自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科学规划、引导扶持。
对镇湖来说,过去刺绣给小镇带来的是“生存”;而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刺绣则为小镇带来高质量发展契机——镇湖苏绣小镇建设两年多来,当地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在生产上谋划苏绣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在生活上服务绣娘家庭完善配套服务,在生态上发展生态旅游吸引外地游客。
特色小镇建设,至关重要的是理清“特色”与“小镇”的关系,关键在于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对于镇湖苏绣小镇而言,刺绣永远是小镇底色,绣娘永远是源头活水。无论苏绣小镇的业态将来如何丰富,它总要植根于刺绣特色产业之上。
特色小镇应是宜业宜居之地。镇湖苏绣小镇的建设,在完善相关产业、推进载体建设的同时,仍要重点推动刺绣产业在产品定位、市场拓展等方面转型发展,推动小镇建设更好满足绣娘家庭生产生活需要,让八千绣娘在小镇上既乐业又乐居。
(摘编自申琳《特色小镇重在“特”》)
材料三
建设特色小镇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综合平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兴起、成效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倾向。比较突出的是,一些地方不是根据产业发展基础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而是盲目造房子、搞开发,出现了房地产化倾向。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决遏制房地产化倾向,确保特色小镇建设沿着产业升级、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可持续的轨道推进。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坚持以人为本、以产为基,促进人城产融合发展,是特色小镇的成功秘诀。一方面,特色小镇只有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才能汇集资金、劳动力等各种资源要素,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有效解决城镇化后续问题,让小镇居民享受到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实现宜业宜居。
综观比较成功的特色小镇,大都具有坚实的产业根基。从国外来看,特色小镇往往具有发达的特色产业支撑,凭借独特优质的产品或服务闻名于世。从国内来看,成功的特色小镇通常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引进资源、着力打造,走的是产业发展和小镇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摘编自温振洋《厚植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根基》)
【1】下列有关“特色小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特色小镇的“镇”,不是行政区域,而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B.特色小镇找准、凸显、放大“特色”是其建设的重要环节。
C.特色小镇应是宜业宜居的,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需求。
D.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主要抓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镇湖苏绣小镇可以说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刺绣”特色的形成、产业的壮大,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B.镇湖苏绣小镇,2/3的人从事刺绣,2/3的收入来白刺绣,以前维持生存的刺绣为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
C.只要我们在小镇建设过程中,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就能建成特色小镇。
D.特色小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化认识,积极探索建设的有效途径。
【3】请结合材料,谈一谈我们该如何进行特色小镇建设?
7、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1)乱石穿空,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
(2)回首向来萧瑟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雁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闻琵琶已叹息,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①不容幰②,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③祭酒④客,山木女郎祠⑤。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 山间小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两句,诗人明知故问强调蜀道狭险,表明对友人远去的担忧。
B.颔联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一为时间,一为空间,真切具体地写出了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
C.颈联中通过对旅途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入蜀旅途的关切。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尽关切和相思。
【2】尾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木棒。②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魏国自称晋国。③耨:锄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B. “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 “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D.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 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 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 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坐轮椅的残疾青年想冲上一道台阶,几经努力,都没有成功。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姑娘从后面走来,看到了残疾青年的窘境。她从口袋里悄悄掏出一枚硬币,顺手一扔,硬币刚好滚在那青年人的轮椅下,她走到青年人旁边说:“对不起,我的钱掉到你的轮椅下了。”说着,就把轮椅稳当地推上了台阶。姑娘说了声:“谢谢!”就捡起钱走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