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常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城下,进退不由,例送死(危险)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使……知道)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美好的声望)       秦王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直到……终了)

    B.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从属二主)       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请罪(通过)

    立石于其墓之门,以其所为(表扬)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空文以自见(依托)

    C.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巡游)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诛五人(追究,查办)

    庭中始为篱,己为墙,再变也(总共)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矣,何足怪乎(明白)

    D.考之行事,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予志焉(思念,同情)

    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喜乐)         张良入,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道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C. 至尊而制六合

    D. 八州而朝同列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收录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B.《师说》的作者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因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亦称韩吏部。又因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C.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D.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诀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经常抛出一些不经之谈,比如“侵略无定义”论,这些荒谬言论令全世界嗤之以鼻。

    ②目前,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沸反盈天。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对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

    ③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

    ⑤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诗中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韩愈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表示寺里有人应门。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让人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1下列不能支持“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的一项是

    A.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B. 读者对“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中“烟”的意义的确定与理解。

    C. 字既有直指的意义,又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固定易用,联想的意义游离难用。

    D. 苏轼把“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形象地表述为“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若用“敲”字,表示寺里有人应门,有一些温暖的人情,但不免剥蚀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

    B. 选文用“推敲”的例子意在说明“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无论用“推”还是“敲”,只要这个字所蕴含的意境是合乎情境的就可以。

    C. 联想的意义难用、游离、偏于个性,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运用联想意义的难处在于含混中有蕴藉。

    D.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妙处只在于“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联想使诗句意蕴丰富,有感染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名篇名句默写。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村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3)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师说》抨击士大夫阶层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向老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见其不从师学习的荒谬心态。

    (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

    (6)《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帽子。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强饮”一词是痛快豪饮的意思,表明诗人晚年要纵酒人生。

    B.颔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感,春来水涨,江流浩瀚,自己老眼昏花。

    C.颈联运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写景由近及远,由蝴蝶而鸥鸟,层次分明。

    D.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2《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停止。

    B.舆马者:借助。

    C.臂非长也:增加。

    D.其曲规,虽有槁暴:合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蓝而青于蓝     ②不拘于时,学

    B.①故木受绳       ②河东凶,移其民于河东

    C.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人非生知之者

    D.①蛟龙生         ②犹且从师而问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不如之须臾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列举事例的论证方法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5(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