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毁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其势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⑧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⑨何以谓之文也
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D.①/②③④/⑥/⑦/⑧/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B.夫在殷忧 殷:深
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简能而任之 简:挑选,选拔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诚能见可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
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全社会开始重视汉字读写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B.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理喻。
C. 对于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麦当劳和肯德基都只是偶尔可以光顾的地方。
D.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有人计算过,一个好的习惯至少要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加之以师旅(侵略) ②比及三年(等到) ③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 ④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 ⑥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⑦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
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①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②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③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④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
⑤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⑥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节选自《贾平凹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第③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境,而现在我们又时常不在她身边。
C.文章两次写到“钱”,第③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⑥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D.第④段写母亲喊醒熟睡的我和弟弟继续推磨,“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生活的艰苦。
【2】本文是怎样刻画母亲的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我不是个好儿子”的含意。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氓》中“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现出女主人公决绝而刚烈的性格特点。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lián]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注)处士: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
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词的下阕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
D.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
【2】本词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黎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招奖谕之。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骑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康,又称建业、金陵、株陵,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相同。
B.缗钱,指用绳串、穿连成串的钱;也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C.江右,古时以左为东,右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东成为“江左”,长江之西称为“江右”。
D.长短句,是宋代以后词的别称,词也可以称为“诗余”“曲子词”,《草堂诗余》《白氏长庆集》《稼轩长短句》都是词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忠于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不顾同僚的猜忌和非议,藏起了御前金字牌,最后建成飞虎营栅栏,再将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给皇上,消除了皇上的疑虑。
C.辛弃疾胸怀大局。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他成功贩灾;信州太守谢源明不顾幕僚和下属们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采。他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写下了《九曲掉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所学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松骄傲地对荆棘说:“我质地优良,躯干粗壮,既能做庙宇的栋梁,又能建造船只,而你能做什么呢?”
荆棘说:“当你想起劈你的斧头和锯你的锯子时,恐怕你还是会愿意做荆棘吧。”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