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传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很多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憔(qiáo)悴 管弦(xián) 曲(qū)罢悯然
B. 幽咽(yàn) 冷涩(sè) 转轴(zhóu)拨弦
C. 铁骑(jì) 教坊(fāng) 春江花朝(zhāo)
D. 红绡(xiāo) 掩抑(yì) 虾(xiā)蟆陵下
3、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D.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残骸(hái) 一椽(chuán) 窈陷(yǎo) 少不更(jīng)事
B.新正(zhēnɡ) 祷(dǎo)告 榫(sǔn)头 两靥(yàn)
C.草窠(kē) 歆享(xīn) 荸荠(qí) 袅娜(nuó)
D.踝骨(huái) 忖度(cǔn) 瞋视(chēng) 蓊蓊郁郁(wěng)
5、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类于,等于)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碑记)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头颅)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邑,作动词)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出任巡抚) 枉用相存(问候)
就有道而正焉(匡正) 不爱珍器重宝(吝惜)
D.奋六世之余烈(威势) 君子不齿(并列)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圣人无常师(固定)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摘自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2】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哪些作用?
【3】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
【4】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诗经》中女子思念情人的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的世界。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1.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2.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 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颔联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层面抒发诗人的烦恼苦闷。
【2】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
9、阅读《论语》中的两段话,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小气)。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借口
C.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安定平和
D.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尊重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C.何以伐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择可劳而劳之
【3】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恐年岁之不吾与
【4】翻译以下句子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文明的进程里,五千年华夏的历史中,许许多多的人物出现在历史的某个重 要的节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传奇的故事、超凡的智慧甚至不朽的精神。在你的阅读学习过程中,一定有不少这样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请你选择一位(屈原、文天祥除外.)回想他们的事迹,思考他(她)们的价值,传扬他们的精神,写一篇纪念性文字。
要求:①根据你的观察、经历或思考、感悟,选择一个角度;②自拟题目;③文 体不限;④不少于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