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字词。
1.爸爸答应在我小学bì yè(_______)那年的shǔ jià(________),péi(________)我去福州游玩。
2.叔叔cí bié(_______)我们后就回家了,但是他的yì xí huà(________)给了我很多qǐ dí(________)。
2、查字典。
“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下面是“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请你根据词语选择相应的词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熟,①(食物)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②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③程度深;④熟练; ⑤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瓜熟蒂落( ) 深思熟虑( ) 熟能生巧( ) 熟视无睹( )
3、把下面句子中的加线字词换成现代用语,写在括号里。
(1)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居__________下 心_____意_____ 理_____气_____
日_____同_____ _____笔_____花 行_____流_____
5、形近字组词。
蜘:________ 脂:________
知:________ 指:___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
【3】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
【4】本词上阕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声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用斜线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2】读前两句诗,说说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文段选自________,主要描写了_________的场面。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段中描写群众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4】文段表达了群众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2022冬季奥运会》,完成练习。
材料一
第24届冬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北京冬奥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雪上项目。北京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同时中国也将成为第一个实现奥运“全满贯”(先后举办夏季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国家。
材料二
冬奥会吉祥物第一次问世在1968年的格勒诺布尔冬奥会上,当时是一个身上印着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滑雪人。有意思的是,这个吉祥物的设计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但销量特别好,因此吉祥物也成了历届冬奥会的一部分。但这个吉祥物并不是官方的奥运吉祥物,真正的官方吉祥物在1972年夏奥会诞生,冬奥会的首个官方吉祥物是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的雪人Schneemandl。
材料三
2019年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终于开了神秘面纱。吉祥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冰墩墩”形象来源于熊猫,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冰象征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波、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忍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设计上,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来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看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1】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 )
A.北京 B.张家口 C.延庆 D.北京和张家口
【2】截至2022年3月,中国承过几次奥运会?(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五次
【3】下列关于2022年冬奥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历史上第一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
B.2022年冬季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五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C.北京是奥运史上第一个同时举办夏冬两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D.晓东对冬奥会期待已久,他打算去延庆观看2022年冬奥会的冰上项目。
【4】下列关于冬奥会吉祥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奥会的首个官方吉祥物是一个身上印着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滑雪人。
B.冬奥会有吉祥物的原因是第一个吉样物的销量特别好,受到人们的重视喜爱。
C.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样物有四个,是成员最多的冬奥会吉祥物。
D.2018年8月18日,北京冬奥会的吉样物就已经问世。
【5】关于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代表着纯洁、坚强、敦厚、健康、活泼、可爱。
B.“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C.“冰墩墩”在设计上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时尚,销量特别好
D.“冰墩墩”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追求卓越的奥林克精神。
11、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恬静——_____
反义词:波涛汹涌——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描写现实场景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选段中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分别是:①月亮初升图;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第2、3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_______,第4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第5、6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柔和舒缓
C.高昂激越 D.悲伤沉闷
【5】与选段的意境相符的诗句是( )(填序号)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湖光秋月两相和
D.烟笼寒水月笼沙
12、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1】“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2】说说你从选文的画线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两个“多么”充分表达出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们的________之情,尽管如此,他却不能回家乡去看望孩子们,他为此感到深深的________。
13、阅读下列材料,答题。
六(1)班计划组织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和韶乐就是雅乐,是古代皇家祭祀天地日月时的音乐,至今有3000年历史。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正式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沿用至今。
《律吕正义后编·祭祀乐通例》中记载,乐队中有乐生71人、舞生128人、执事生5人,共计204人。在乾隆二十六年增加镈(bò)钟特磬,乐队增编至206人。由此可见,中和韶乐在人员数量上有严格的规定。
中和韶乐所用的乐器必须是“八音乐”,就是以“金石土木丝竹匏(páo)革”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进行演奏。古人认为只有八音具备了的音乐才能称得上最正统,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华夏正声。其中金类乐器编钟、石类乐器编磬,既是乐器又是重要的礼器,在宫廷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直是祭祀和宴饮中最为隆重的乐器,被形容为“金声玉振”。
材料二:
2006年1月29日,天坛神乐署凝禧殿展演厅正式对游客开放,用现场演奏的方式介绍中和韶乐及中国古代八音乐器。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以观赏到金玉生辉的全套中和韶乐乐器,聆听到古老庄重的中和韶乐,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音乐历史文化。
神乐署凝禧殿开放时间:08:00-18:00(旺季);08:00-17:00(淡季)
中和韶乐展示时间:09:00-09:20;10:00-10:20;11:00-11:20;
13:30-13:50;14:30-14:50;15:30-15:50
观看神乐署凝禧殿中和韶乐表演,须持天坛公园和神乐署门票或天坛公园通票。
材料三:天坛公园平面图
【1】小明负责在活动前向同学们介绍中和韶乐,他阅读了材料一,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同学们计划1月29日(周五)中午放学以后,集体去观看天坛中和韶乐的表演,委托小明订票,他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___,需要购买___________票,可以定___________时间段的票,理由是________
【3】同学们观看中和韶乐表演要到天坛公园_________凝禧殿展演厅,所以进天坛公园时,从________门进离观看表演的地方最近。
【4】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中和韶乐一定还有很多疑问,请选择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我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缩句: 。
(2)少年出场了。
扩句: 。
(3)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例子,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如 ,如 。
17、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都……
20、按要求写句子。
1.您是国王,您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斯说:“我想要一管笛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是一个聪明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你有过激动、难过、感动……等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写下来。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迹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