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句意填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这句话中“直奔”的意思是________,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_____的心情。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战士们的一片欢笑声中,我慢慢地了解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浪扑上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知道伯牙和钟子期是心灵互通的好友,当伯牙“志在太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当伯牙“志在皎皎明月”,钟子期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有许多提及伯牙、钟子期传说的古诗,请你写出一句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语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改也。
4.书法是我们的国粹,你知道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葱郁---( ) 和谐---( ) 寻常--( )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1)在jì(____)静的树林里,偶尔会听到一声夜yīnɡ(____)的叫声,有时会看到一只乌yā(____)。
(2)那位曾经被他miè(____)视的小作fánɡ(____)主,现如今已成为了一个大企业家。
6、材料。
十五夜望月
,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本诗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___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_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
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______ 歇: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他的诗作创作风格被后人称作“诗中有画,_____。”这首山水诗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____生活的向往。
【3】颔联和颈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颔联主要写景,而颈联主要写__;两联把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结合,以动态衬托静态。其中____、____等动词的使用不是为了突出场景的热闹,而是反衬场景的幽静。
【4】动态和静态描写除了以动衬静,还有动静对比的手法。比如我们在语文教材中学过的《____》。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非连续性文本。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摘编自《兵团日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节气的景色。
【2】后面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适宜的一项是( )
A.结合节气开展民俗活动传承民族文化。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4】“二十四节气”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气有关的知识呢?(至少例举两个)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雨之歌(删减)——纪伯伦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呜罗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1】作者分别把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哭了,山河却在欢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你对文中第6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把1-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请传递给下一位
①一场大雪,将我们困在了沪浙皖高速上。
②七个多小时过去了,车龙动都没动一下。又饥又寒,我们一家三口,蜷缩在小车里。为了省油,车早熄了火。
③儿子又喊饿了。还是早上吃的一点早饭,我们也饿,可是,车上仅有的几盒饼干已经吃完了,只剩下几袋方便面和冰冷的矿泉水。妻子只能无力地安慰儿子。
④我下车看了看,车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十几厘米厚,而且结了冰,踩在上面,很滑,根本不能行走。高速路外,完全被大雪覆盖,甚至连个村庄都看不见。此时我的内心焦虑惶恐。
⑤我回到车上,打开收音机,调到交通频道,收音机在反复播放,因为骤然而至的大雪,高速都已经封道了。我们这条沪浙皖高速也封了。政府正在组织抢修。
⑥突然,前面的小车车门打开了,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扶着车子走到车头,接过一个袋子,又扶着车子走到车尾,在朝我打手势。
⑦我下了车。中年男人大声喊:“这是前面送过来的盒饭,你帮忙往后传一下。”
⑧我小心翼翼扶着车子,挪到车头,伸出手,将他手里的袋子接了过来。疑惑地问他:“怎么回事啊?”
⑨他说:“我也不知道,袋子里是盒饭,是我前面的车子传过来的。”听他一说,我抬头往前一看,果然前面每辆车子边都站着一个人,在摸索着传递。中年男人大声说:“可能是有人将盒饭送上了高速,路太滑,没法一辆辆送,才想出让大家互相传递的办法吧。”
⑩我明白了。扶着车子,我慢慢挪到车尾,喊我后面的驾驶员。后面是辆大货车。我将中年男人的话重复了一遍,请他将盒饭往后传递。
⑪又一袋盒饭传了过来。中年男人问我:“车上有老人和孩子吗?有的话,先拿一份盒饭给他。”我感激地冲他笑笑。
⑫就这样,大雪纷飞中,一袋袋盒饭从前方传来,又从我的手上,传到后面车上的人。几次听到惊叫声,路太滑了,虽然扶着车子,一不小心,还是会摔倒。雪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脸上,身上。我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像个雪人。
⑬终于,后面的货车司机告诉我:“不用再传了。后面的人,都已经接到盒饭了。”
⑭这一袋盒饭,是我和妻子的。坐在车里,打开盒饭,还飘着温温的热气。
⑮几个小时后,高速终于恢复了通车,长长的车龙在缓慢地向前移动,每一辆车,都打开了双跳灯,温暖的橙色,在冰天雪地的高速上,汇成了一股暖流。
⑯我们缓慢而温暖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雪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下面小标题概括的段落内容。
(1)路上被困:第( )自然段——第( )自然段
(2)传递盒饭:第( )自然段——第( )自然段
(3)温暖回家:第(⑮)自然段——第(⑯)自然段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经历了一个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疑惑惊讶→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心读完全文,说说标题“请传递给下一位”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1】第一句话中的“才”表示烈火燃烧的时间_____,表现了邱少云______。
【2】在第二句话中,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请根据两者的共同点来填空。
石头是无声、不怕火烧的,邱少云_________;石头是不动的,邱少云伏在那儿___;石头的质地是坚硬的,邱少云的意志是________的。这一生动贴切的比喻,高度赞扬了邱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整本书阅读。
两位舅舅刷的从座位上弹起来,扑到饭桌上,对着外公乱吼乱叫,像狗一样排牙咧嘴,来回摇晃着身体。
外公恼火地拿勺子敲打桌面,脸涨得通红,声嘶力竭的喊道:“都给我滚出去,看你们除了要饭还能干什么!”
外婆一脸痛苦:“孩子他爸,都分给他们吧。分了干净,你也好落个清静!”
“你给我闭嘴,这还不都是你给惯的!”外公两眼冒火,很难想象一个个子那么小的人可以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母亲站起来,慢慢走到窗前,背对着大家,静静的站在那里。突然,米哈伊尔舅舅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于是他弟弟大吼一声,一把揪住他,两人便在地上扭打起来,喘着粗气,又叫又骂,打得不可开交。
【1】这个片段节选自下面哪一部作品( )
A.《故乡》(鲁迅)
B.《童年》(高尔基)
C.《小英雄雨来》(管桦)
D.《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
声嘶力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聋发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采用__________描写塑造了两位舅舅的形象,使用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外公则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描写方法。
【4】你能通过这一情节的刻画,体会一下这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吗?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不超过10个字。
两位舅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①,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
【1】文中加点的多音字依次应读,正确的一项是( )
A.shǎo tanɡ wéi wèi
B.shào shānɡ wéi wèi
C.shǎo shānɡ wéi wèi
D.shǎo shānɡ wèi wéi
【2】锺子期赞叹伯牙的琴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如果是你,你会赞叹伯牙的琴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
【3】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浪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艰辛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请选取生活中令你陶醉,印象深刻的那道风景,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题目与内容相符且很独特;②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