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芜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长安街上,人民军队 wēi   fēng   lǐn   lǐn( ),等待接受祖国和人民的jiǎnyuè( )。长安街两侧身穿节日盛装的群众 rè xuè fèi ténɡ( ),向全世界展示着充满 xǐ yuè( )的微笑。我们忘不了那些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fěn shēn suì ɡǔ( )的无数先辈,忘不了他们铸就的坚强 bù qū( )的民族脊梁。我们将继续 pǔ xiě( )新中国的壮丽篇章。

  • 2、经典诗词默写。

    (1)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李贺《马诗》)》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郑燮《竹石》)

    (3)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5)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6)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 3、一字组多词。

    德: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2)完全跟过去一样。( )

    (3)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   )

    (4)偷偷地走开,一走了之。(

     

  • 5、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________  暴露--________  挺进--________

    璀璨--________  黑暗--________  漆黑--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的革命豪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

    【3】用“﹏﹏﹏”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

  • 7、识字与写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注意行款整齐、书写正确。

    【2】读句子,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字词。

    读这首诗,我心潮pénɡ pài。面对xiōnɡ yǒnɡ的河水、yǎnɡ qìxī bó的雪山、páo xiào的子弹,红军没有zhòu méi,没有qū fú。lónɡ lónɡ炮火中,他们挥舞着革命的旗帜。党领导下的队伍就是yì立不倒的diāo xiànɡ,就是永不xī灭的明灯。

    【3】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请你再写出一句他创作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凉月如眉挂柳湾。_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2越中山色镜中看。_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3)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

    4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①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5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立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坚 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②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 瞻)下,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8面红旗迎风招展。

    ③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6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 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文中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②自然段,并作如下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文字,在写法上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重点写了 。 “直奔”用词准确,反映出人们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记叙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入场的场面。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B.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C.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会场的设置和布局。

    D.以上都正确。

    【6】选文写的是________的场面,作者按________顺序,略写________的情况,详写 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7】“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表现了大典开始前( )

    A.场面的宏大

    B.广场的美丽

    C.群众很激动

    D.群众很高兴

    【8】说说文中画线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①直奔:________

    ②一齐:________

    【9】第③自然段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句子并作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这句话体现了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的描写,表现了鲁迅

     

     

  • 11、阅读

    小雪花的泪

    ①尽管夜晚雪下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 一样。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给还在睡觉的小孩大人一个惊喜,听他们一早推开窗就喊“下雪了,下雪啦”,那是多么热烈的呼唤啊!

    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花都已经落了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

    ③停留在路旁的一群小雪花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一朵小雪花说“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不对不对,应该是一个去上班的叔叔”另一朵小雪花说。 ‘还可能是早起做操的孩子’

    ④话音刚落,远处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⑤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一齐使劲儿翻了个身,叔叔摔倒在地上。小雪花们得意的笑了!

    ⑥可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大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直到所有门窗都打开、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⑦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奔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盲人叔叔,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⑧小雪花们听了一惊,什么?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

    ⑨“孩子们,叔叔向你们一般大的时侯也见过这么美的雪景,可现在……”他边说边叹了口气。

    ⑩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说:“下雪了,下雪了!”

    望着叔叔渐渐远去的背影,听着那渐渐模糊的声音,小雪花们难过极了。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听了却想哭。

    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了眼泪。

    中午的时候,太阳出来了。雪慢慢地融化了,人们看不到了雪花,但雪花的眼泪仍在一滴一滴地从树上、房檐上流下来……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到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A.小鸡啄米 B.小溪流水 C.小猫走路

    【2】在括号里填上反映小雪花情感变化的词语。

    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④自然段,想一想叔叔的哪些行为与“盲人”身份相一致,用“ ”画出本段里的两处地方来。

    【4】短文中,盲人叔叔的两次呼唤分别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读一读,想一想,然后答题(在正确答案后打√,错的打×)。

    (1)“下雪啦!下雪啦……”下面哪些成语能准确地形容此时此刻叔叔的内心活动:

    A.心花怒放_________ B.欣喜若狂_________ C.得意洋洋_________

    (2)“下雪啦!下雪啦!”此时此刻,叔叔可能在想:

    A.雪好美,所有的雪花是那么晶莹透亮啊!_________

    B.瑞雪兆丰年,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_________

    C.多好的孩子啊,她们在雪地里一定更加美丽。_________

    【5】针对题目《小雪花的泪》,下面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雪花被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 _____

    2.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_____

    3.小雪花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而后悔不迭,心里感到十分的痛苦。 _____

    4.瑞雪兆丰年。小雪花听到了人们的呼唤,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_____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有研究表明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0.8米。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对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1】为什么要提倡建立“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在文中相应句子的下面画“——”。

    【2】“低碳生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的一项是(            

    A.爸爸经常骑共享单车上下班。       

    B.妈妈把收到的文件袋留下来备用。

    C.朋朋洗完手总是不关水龙头。

    D.奶奶买菜时使用环保购物袋。

    【4】请你为“低碳生活”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   )办法,原因是(   )。

    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   ),原因是(   )。

    3.结合本段,说说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仔细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东升学校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材料二: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1阅读材料一,并完成下列任务。如果请你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图表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 16、改为转述句。

    1.“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小强说:“下课后,你帮我把作业本拿到教导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大观园

    1.新冠病毒被勇敢的白衣战士打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为转述句。

    奶奶对我说:“我去跳广场舞了,你在家要注意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乐”的快乐。你是如何感受“乐”的呢?请围绕“乐”写一篇习作,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的故事。

    要求:①围绕中心选择适当的事例。②语句优美,书写认真,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