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文中有两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可爱的形象,请你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拼音,写词语。

    bāo lěi     cǎo píng     tái xiǎn     gān zhè     yàn yǔ

    ( )   ( )     ( )   ( )   ( )

  • 3、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请填写画出下面的句子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

    (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______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_________

    (3)伯父笑着说:“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_________

    (4)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_________

  • 4、把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换成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在这次运动会上,许多同学都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急切的想试试自己的本领。(   )

    (2)我看着魏小兰的红红的一百分,心里真希望自己也能活的啊!   (   )

    (3)这是我第一次犯错,在走向老师办公室的路上,我心神不定脚步异常沉重。( )

    (4)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全世界华人的愿望终于实现 (   )

     

  • 5、填入反义词补全成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逢源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

    的意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磨:     尔:

    意思:

    2.你从咬定”“破岩中体会到了

    什么?

     

    3.“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绝不动摇的品格。

    4.这是一首   诗,全诗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

  •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词中哪两句描写了六盘山秋天的自然景象?用“ ”画出。

    【2】本词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点”指六盘山的天、山,“面”指________

    【3】展开合理想象,把下列词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

    【4】本词和《七律长征》都写到了山,但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写法上,《七律长征》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写的是群山的形象;《清平乐六盘山》写的是__________这一座山,这是长征途中的一个界碑。情感上,《清平乐六盘山》表现的是一种__________的感情;《七律长征》表现的是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______

  • 8、阅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____________为代表,“千山”以____________为代表。

    【4】翻译下列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领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7】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2018 年十佳微小说之一:撒谎

    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上山放羊,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胳膊。一个小时后,我匆匆赶到医院。见到了手术后还处于麻醉状态的父亲。

    “你爸进手术室前不让我告诉你这件事,害怕你担心,但我没忍住……一会儿你爸醒来了你回避一下。出去打个家常电话……”

    我点点头,但我同时看到了同病房的几个人开始窃窃私语。不一会儿。父亲似乎要醒了,我赶紧走出了病房。大约十分钟后。我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爸,干什么呢?”我忍住哽咽的声腔问道。

    “啊……”父亲声音有些迟缓,“和你几个大伯玩扑克呢……”父亲说到这里。声音显得精神起来。

    “输了赢了?”我问道。

    “啊……输了啊。你这小子,干嘛在我手气不好的时候打电话。”父亲和我开着玩笑,尽力让我感觉到他一切都很正常。

    “我不信。”不知道为什么,我就配合父亲,孩子气地追问到底。但我随之又后悔了,父亲现在病房里,怎么证明给我?

    “老古,该你出牌了……”我听了出来。电话里是刚才父亲病房的一个病友的声音。父亲停顿了一下,紧接着高声对我说:“不和你说了。忙着下牌了。来来来,我黑桃3……”父亲说着,挂断了电话。

    就在刚挂断那一瞬间。我放声大哭,毫无顾忌。

    那天我们都在撒谎。但是那种谎言。让我深深理解了什么才是真实的爱。

    (材料二)2018年十佳微小说之二:母亲的眼睛

    妈妈:儿子,如果妈妈眼睛瞎了怎么办?

    儿子:我会送你去这里最好的医院治疗。

    妈妈:如果这里最好的医院治不了怎么办?

    儿子:我会送你去世界上最好的医院治疗。

    妈妈:如果世界上的医院仍然治不好呢?

    儿子:我会终身照顾你。

    妈妈:好儿子,谢谢你。

    儿子:妈妈,如果我眼睛瞎了怎么办?

    妈妈:我会把我的眼睛换给你。

    1请用“________”画出两处有意料之外感受的情节,并写出某一处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上面两篇微小说中母亲或者儿子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上面某一篇微小说,写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与课文《桥》或《穷人》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阅读《大自然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很厚的,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星就是一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字。

    古代,水手需要在海上找道路的候,他就去看星星成的天。即使他们没罗盘,也照迷失方向。他朝天望望,在多由星星成的星座中,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找到北星,有北星的那就是北方。

    云,也是天空本大上的文字。炎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山得就像匠的砧了。知道,砧云是雷雨的兆,应该它远些才好。如果在里面行,它会机毁掉。

    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也是一本有趣的

    建筑工地上出了一灰色的石只知道是一普通的石,可在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它并不普通。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代,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是一片汪洋。

    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中立着一很大的花石,上面披着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怎么这儿来的呢?这么大的力搬到森林里的呢?而且,又是怎样穿茂密林的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不是人搬的,而是冰搬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根本就有森林。周的森林是后的。

    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小就应当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察。假如有什不明白的地方,再到里去找,看那里有有解你还应该请教学问的人:是什是什么树是坐在家里的人,永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1本文主要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修手法的用有什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ー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解释词语。

    (1)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描写群体人物的句子,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每一个人物的句子。关于这种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的描写给人以整体感,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土群体的英雄形象。

    B.点的描写让人从具体的细节中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壮士的英勇行为。

    C.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生动、形象有趣。

    【3】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填空。

    (1)这段话,把石头比作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五位壮士____________

    (2)充分体现马宝玉英雄气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飞夺泸定桥(节选)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  )着冲锋枪、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有改动)

    1选择正确动词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拿  攀  背  带  冒

    2战士们飞夺泸定桥时遇到的困难有(   )(多选)

    A. 没有武器 B. 桥上无板 C. 敌人固守 D. 敌人火攻

    3飞过来吧含有什么意思?(   )(多选)

    A. 在敌人眼中,这没有木板的铁索是无法过的,除非能长翅膀

    B. 在敌人看来,红军就算能攀索过来,在他们强大的火力封锁下,也无法到达桥头,除非能从空中突然降下来。

    C. 敌人十分狂妄,瞧不起红军。

    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成语。

    (1)形容事态极其危险。__________

    (2)奋勇直前,不顾生命。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对飞夺泸定桥的红军战士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鲁迅日记中的天气

    ①鲁迅日记每则一般不超过100字,最长不超过150字,内容最短的只有“无事”两个字,真可谓惜字如金。然而,他对天气情况的记录却极其详细,这也成了鲁迅日记中相当有趣的部分。

    ②首先,鲁迅记录天气的词汇丰富。一般的天气用语,不外乎“风、云、雨、雪、晴、阴”,而鲁迅日记中却有一般人很少用的字,如“昙”“霰”“霁”“晦”“霾”,还有更生僻的字,如“睨”“燠”……这不仅显示了鲁迅渊博的学识,也反映出他对生活观察感悟之细致。

    ③其次,鲁迅非常详细地记录天气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感受,他在日记中会用“冷”“燠”“大热”等字词。1912年10月5日,“雨,冷,午后雨止而风,益冷”,不仅表明了天气的变化,更写了自己对大自然冷暖变化的感受。

    ④再次.鲁迅日记中有许多极端天气的记载。比如沙尘暴、霾、暴雨、梅雨、台风。如鲁迅刚到厦门不久。就遇到台风。他在1926年9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风,雨……夜大雨。破窗发屋。盖飓风也。”鲁迅这些有关极端天气的记录,对了解民国时期的气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透过天气可窥见鲁迅当日的心情。比如,1912年5月5日鲁迅的一篇日记:“途中弥望黄土,间有草木,无可观览。”这是写他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途中所见、一派萧条悲凉,也显示此次北上的心情。1913年1月15日,“晨、微雪如絮缀寒柯上,视之极美”。那是鲁迅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鲁迅对月色也是情有独钟。如1917年中秋节,鲁迅在日记写道:“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简短的话语,表露出鲁迅内心的愉悦。

    ⑥鲁迅日记中的天气记录,颇具美学意味,让人透过天气的冷暖变化,体会到鲁迅对人间冷暖的深刻感悟。

    (作者是孟祥海,选自《语言文字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鲁迅日记里,记录天气的词汇丰富,记录了__________及身体感受,记录有___________,还可窥见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1)极端:__________________

    (2)溢于言表:_____________

    【3】抓住关键句,可以帮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请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连续性文本。

    公交车是常用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能让出行更便利、快捷。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1】根据上列材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86路和763路公交车都可以到达宋家洼,从始发站出发,763路公交车比86路经过的车站要少。( )

    (2)从温泉镇出发,在早晨8点前到达宋家洼,乘坐763路公交车可以节约时间。( )

    (3)早晨6点,从温泉镇前往宋家洼,只能先乘坐65路公交车,再转乘86路公交车。( )

    【2】小林从温泉镇出发,可以选择乘坐______路和______路公交车出行。今天,小林和舅舅约好一起爬山,他要在早晨9点前赶到宋家洼的外婆家,他需要乘坐______路公交车从温泉镇站到______站下车,然后换乘______路公交车到宋家洼站下车。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月色皎洁、清亮如水的景象。(仿写句子,要求引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习题

    1.用关联词把两个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

    海水呈蓝色。海水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落山了,小鸟儿全都不见了踪影。(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练笔。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进行习作(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