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成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为下列字写上正确的拼音

    蟒(   剖( 辍(   嚼(

     

  • 2、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当局者迷,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4.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凡卡,___________的周总理,___________的邱少云,___________的叙利奥___________的孔子,___________的外祖父……

    2、写出你最喜欢的描写大榕树静态美的句子:___________

    3、《学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的道理。

  • 4、本文《吾腰千钱》的作者(   )朝文学家、哲学家( ),是( )八大家之一。

  • 5、写字表写汉字。

    _____ zhōu__________ yàn_____ chí_____

    jiǎo_____ chóu_____ zhǒng_____ áo__________

    gāng_____ zāng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 解:___________

    【2】从“_____”和“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 8、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suō)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磷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1给第1自然段的内容加一个标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自然段中运用了 __________ 修辞手法。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一望无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石磷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作者分别在龙岩的 等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用“______”画出第1自然段中“我”的话。

    【2】仔细体会“我”的心情变化,把表格补充完整。

    起床,刷牙,吃饭

    兴奋、期待

    藏在大门后等母亲

    _______

    跳房子

    _______

    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

    孤单、寂寞

    翻看画报

    _______

    【3】第1自然段特意写到那天“阳光明媚”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中心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匆匆》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jǐn jì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zhuǎn  zhuàn)。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bó báo)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选文作者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

    2给文章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用____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_______________,表示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小节中最后两句话中反复使用了_____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

    5写一条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句子正确的修辞方法。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______

  • 12、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①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寄信。他发现身旁有一位外地人,正对着一张大邮票而发愁。原来,那时人们常常买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   载)开。很明显,那位外地人一定是忘了带小刀。“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②“很抱歉,我也没带。”亨利·阿察尔无可奈何地(摊  张)开双手。那位外地人一抬头,看见了亨利·阿察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顿时,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先生,能借你的别针用一下吗?”

    ③( )当然可以( )可是( )(  )亨利·阿察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外地人接到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快地就把这枚邮票(撕   扯)了下来。

    ④亨利·阿察尔回到家中.脑海中一直思索着刚才在邮局发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是很方便了吗?

    ⑤不久,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因为这项发明立即被英国邮政部采用,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纹的邮票。

    1 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画“√”

    2在文中的口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13、课外阅读。

    科学研究,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事情,却常常伴随着令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付出和牺牲。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以身试药……这群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人,被称为自体实验者。科学家的这些行为让人心生敬畏。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那实在是一种混合着无私、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还好,科学的领奖台上不乏这样的傻人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集中爆发。19593月,顾方舟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经过严密论证和考察,他认为应该选择活疫苗,于是争分夺秒研究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先是通过在猴子身上测试,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但只有在人身上测试通过,疫苗才能真正算作安全。冒着有可能瘫痪的危险,顾方舟决定从自己开始,验证成品的安全性。他带头第一个喝下疫苗溶液,以身试药。一周之后,他和同事的身体各项指标全部达标,但是成人和幼儿对疫苗的耐受性有很大区别,顾方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让自己的孩子喝下了疫苗溶液。在顾方舟的带领下,其他同事的适龄子女有很多参与了人体实验。十天过后,喝下疫苗溶液的一批孩子一切正常,这意味着国家的孩子们都将得救了。自脊灰疫苗在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四点零六,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零点零四六,使无数儿童免于残疾。因为顾方舟在医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为了研制治疗疟疾的药物,提取青蒿素,并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亲自试药,导致自己肝中毒。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人类治疗和控制疟疾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她本人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共和国勋章

    就像一位科学家所说: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科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挑战,可是那些勇于挑战、敢于牺牲自我的人总是会有所发现,走上科学的领奖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体实验者: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

    【3】为了证明中心观点,本文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引用科学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获得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镇的早晨

    城市的早晨是被汽车短促洪亮的喇叭声惊醒的、人称世外机源的蚕乡桃源小镇,四周河溪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则是被木船悠闲的摇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沿着小河缓缓踱步,在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一片片斑的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两座石拱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已经驶远了,但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着从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还在河面上荡漾着。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闹的旋涡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沿街摆满了各种土产:那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青菜、韭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刚从河里捕上来的鱼虾,又蹦又跳,鲜嫩嫩的水灵灵的;还有那雪白的羊羔、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一张张黝黑淳朴的脸带着微笑,甜甜地诉说着他们各自产品的鲜活肥美。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点心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装、饨的小摊上热气腾腾,主人正忙着不停地招揽过往的行人。旁边有一家经营熟食的个体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衣着鲜艳的农家姑娘。如今,小镇建起了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霞光 __________的银鳞

    ___________的脸 __________的香味

    2“~~~”画出文中出现的排比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表现小镇的紧张的时候,只写到了一个经营熟食的个体户和一群上班的姑娘,作者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船工的小调和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表现小镇的宁静,这属于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描写小镇早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加工厂。

    (1) 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个汉语家园。(修改病句)

     

    (2) 乡亲们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农业。(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人类 语言 发展  变化 (连词成句)

     

    (4) 农民们把米粉出口到美国。(改为被字句)

     

    (5)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吗?(改为肯定句)

     

     

  • 17、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它特别的形式和独特的内涵,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感受。请你以“过   节的感受”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