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名著知识积累。
①孔子东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其故。
②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_________________。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
⑤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声音高叫着:______________,给你自由。
⑥读书犹如漫步春天,感受“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机;读书犹如徘徊夏日,欣赏“____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清幽;读书犹如回味秋天,感叹“_________________,欲作家书意万重”的乡愁;读书犹如追忆冬天,领略“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阔。
⑦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
⑧请你为母校写一条临别赠言:________________。
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⑩“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你的同学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你会推荐他读一读法布尔《______________》想要阅读革命题材的小说,你可以推荐他读一读《______________》,想要阅读表现童年生活的作品,你则可以推荐他读《______________》。如果你的同学喜欢探险,你可以建议他读《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____)(____)成钢 不落(____)(____)
一如(____)(____) 涸(____)而(____)
3、通过课外阅读,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这学期我还阅读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我给同学们推荐《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__。小说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
“驯养培育”“救‘星期五’”“___________”的故事。读了这部小说,你一定被鲁滨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精神所感动。
4、我会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_____________)
(2)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____________)
5、慧眼识字并组词
邀(________) 至(________) 桑(________) 谐(________)
激(_____) 致(________) 嗓(________) 皆(________)
6、阅读与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___。
【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
第一节:(___) 第二节:(___) 第三节:(___) 第四节:(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解释词语。
中庭:__________________ 地白: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写月夜。“地白”从__________来写;“冷”从__________来写;“树栖鸦”从__________来写。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节选)
老人已经航行了两个小时,他一直在休息,时不时从大鱼身上撕下一块肉放进嘴里咀嚼(jiáo jué)。他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着准备。
当那两条鲨鱼中的第一条出现时, 他叫了声。那叫声不免带着一些惊慌和愤恨。那是两条铲鼻鲨——他叫它们“加拉诺鲨”。这两条鲨鱼闻到血的气味,正在兴奋地向小船冲来。
铲鼻鲨和灰鲭鲨不同,它们对吃的东西来者不拒,哪怕是腐烂的死鱼,又或者是身上并没有血(xuè xiě)腥味的人。现在一条铲鼻鲨狡猾地在小船下面钻来钻去,趁机用嘴撕扯大鱼的肉。另一条则在水面上径直向大鱼发起了攻击。
老人举起绑了刀子的桨,朝水面上那条鲨鱼戳去。他先是把刀扎(zhā zhá)进鲨鱼的头部,接着是黄色的眼睛。鲨鱼因为突如其来的死亡而松开咬住大鱼的嘴,滑入海里。
那条船底下的鲨鱼把小船弄得摇摇晃晃。老人把脚从帆脚索上挪开,小船转过来,这样他就能看见那条鲨鱼了。他拿桨去戳它,但只在鱼皮上刺了一个口子。鲨鱼浮上海面,老人迅速地用桨上的刀扎了它两下。这两下又准又狠,可鲨鱼却死死咬住鱼。老人再次把刀刺进它的左眼和脑子,连头上的软骨都扎断了。
鲨鱼还是没有松开那条鱼。老人用力撬开它的嘴,鲨鱼的嘴张开了,身体溜进海里。
“去吧,你这条加拉诺鲨,”老人说道,“去海里找你的那位朋友吧。”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突如其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_____________
【5】在《老人与海》这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名言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文引用_________的话分析了死的不同意义,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解释字义。
固: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
②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 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等。
【4】结合生活或阅读,你还知道谁的死重于泰山?谁的死轻于鸿毛?分别用一句话进行实例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边的说明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地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10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有望达到7.4×10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吃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1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②③两段中列举了大量数据,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文章两处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处,写出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左右”是否可以去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当百灵鸟敞(chǎng)开歌喉(hóu)。那优美的歌声立刻招来无数听众,大家纷纷夸奖它。百灵鸟听了高兴万分,但一点也不骄傲,每天从早到晚不知疲(pí)倦(juàn)地唱歌。可它唱得越卖力,听众越少,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百灵鸟很难过,它便到喜鹊大姐那里去诉苦:“大姐,我的歌声那么好,但大家为什么都不来听我唱歌呢?”
喜鹊说:“小妹,你的歌声还是那么好,但你总是反复地唱那一支歌,大家都已经听厌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听了。”
百灵鸟听了,连忙谢过喜鹊大姐,当天就赶去学了几支新歌。第二天,当它又亮开歌喉时,大家又都飞来了,听得津(jīn)津有味。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百灵鸟为什么很难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灵鸟听了喜鹊大姐的话后,是怎么做的?请在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近义词:立即——________ 表扬——________
②反义词:虚心——________ 高兴——________
【5】你有为什么事而感到苦闷或烦恼的时候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写出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宽慰——( ) 困境——( ) 调整——( )
【2】理解文中的句子,并填空。
(1)选文中画“﹏﹏﹏”的句子中,“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_________“值得宽慰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这句话体现了鲁滨逊的____________精神。
(2)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说一说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对身处困境的人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说一说本文以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读课文 《天火之谜》选段回答。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 )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是富兰克林用手指( )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 ):“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1】给这段话取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雨倾盆— ________ 欣喜若狂—________ 骤然— ________
【3】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________ 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是富兰克林用手指________ 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________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________ :“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缩句)
2.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 ,(A.冲垮海堤 B.毁灭沿海的城镇
C.无情地掀翻船只)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将正确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3.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两句合成一句)
4. 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改为被字句)
5.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不可缺少的每日的食盐。(修改病句)
16、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心愿就像一颗刚刚发芽的种子 ,播种在心的土壤里 ,你有什么心愿呢?是希望生病的奶奶赶快好起来?是希望科学家能够发明新的药品?还是希望自己要努力学习 ,长大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 ,将自己的心愿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