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或操作,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手摸敲响的音叉,感受音叉发声时的情况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塑料屑不停地跳动
D.花样游泳比赛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随音乐起舞
2、根据《国旗法》国旗通用尺度定为五种,在必要时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是全国升降的国旗中最大的,旗长为5米、宽3.3米,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可判断出天安门国旗杆的高大约是( )
A.10m
B.30m
C.60m
D.90m
3、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4、在闷热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镇饮料。过一会儿,瓶子外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对其形成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周围水蒸气液化而来
B.瓶中水蒸气液化流下
C.由饮料瓶壁渗漏出来
D.由手指沾附到瓶壁上
5、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体检,下列各项体检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1.6cm
B.质量50kg
C.体温20℃
D.1分钟脉搏跳动20次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80kg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6s
C.八年级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
D.宣化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0℃
7、下列各种情形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猎豹飞奔
C.心花怒放
D.枯叶飘落
8、下列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小松鼠在水中的倒影
C.镜子中的小猫
D.鱼缸中游动的鱼
9、小明早上出门上学时将一支示数为36.5℃的体温计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放学回家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6.5℃。则他去上学的这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 )
A.可能高于36.5℃
B.一定高于36.5℃
C.可能等于36.5℃
D.一定低于36.5℃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4s末甲、乙速度相同
B.10s末甲在乙前方3m
C.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11、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初一(10)班的同学们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B.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洪亮的歌声”指的是响度大
D.唱歌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12、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变大的是( )
A.铁棒磨成针
B.橡皮泥捏成小船
C.冰熔化成水
D.使用中的粉笔逐渐变短
13、如图所示。小刘买了一双国产品牌“李宁”球鞋,穿上新球鞋的小刘发现,球鞋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走路时,球鞋与地面的摩擦是有害的
B.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小刘在冰面上行走打滑时,球鞋与冰面的摩擦力变大
D.小刘站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自动扶梯上时,球鞋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14、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人一分钟心跳约60次
B.课桌的高度约8m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g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15、如图所示是小月拍摄“库车东湖”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们看到水中“罗什塔”是由于光的折射
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16、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月食形成
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
D.水中倒影
17、杯内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则该物质此过程( )
A.要放热
B.质量变大
C.温度可能不变
D.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8、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所示为某段时间降落伞随返回舱一起匀速直线下落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D.以返回舱为参照物,降落伞是运动的
19、下列应用中涉及到的光学元件,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放大镜
B.潜望镜
C.近视眼镜
D.汽车前灯反光装置
20、声在下面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煤油
D.钢铁
2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5颗静止轨道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
2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丙
2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24、下列例子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附近的烛焰会不断摇晃
25、如图所示,一辆装有货物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东行驶,请根据表格要求,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向如何?
参照物 物体 | 汽车 | 货物 | 树 |
汽车 | —— | ______ | ______ |
货物 | ______ | —— | ______ |
树 | ______ | ______ | —— |
2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小王同学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等大的像。现将物体放在了凸透镜前的某处,光屏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出现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27、滑板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运动。小明站在静止于水平地面的滑板上,一只脚用力向后蹬一下地,滑板就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请你从上述情景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要求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不要与示例重复。
(示例)问题:小明为什么能站在滑板上静止?
解释:小明所受到的重力和滑板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平衡力作用下小明静止。
问题:_____?
解释:_____。
28、某同学想借助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两辆汽车行驶的快慢.应利用右边 (甲或乙)图的方法.
29、如图1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如图2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在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30、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举行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惊艳世界。现场观众听到的首曲天籁之音是《春江花月夜》,美妙动听的琵琶声通过_____传播到人耳的。
31、如图,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c)图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___________。
32、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33、如图所示,这是一名武术爱好者练习扎马步时的情景,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由__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则他拾起一只脚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p(选填“>”“=”“<”)。
34、科学探究七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______;⑥评估;⑦交流合作。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环节是______(填序号)。
35、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______;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4)实验前,器材应由 ______而 ______进行安装;(选填“上”或“下”)
(5)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 ______遇冷 ______形成的;
(6)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待温度达到90℃以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T/℃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7)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 ______图(选填“a”或“b”)。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______热,但温度 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 ______℃。
36、自行车是同学们上学的常用交通工具,小青同学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400 m,她某次骑车到学校刚好用时10min。若小青的质量为40kg,自行车质量为15kg,求:
(1)小青这次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2)小青骑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37、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一辆从新都开往成都的小车经过三河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3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求: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3)小车的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38、如图所示,某冰块夹杂着一个石块。其中冰的质量是45g,石块的质量是12g,冰块的总体积是。(冰的密度为
),求:
(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克每立方厘米?
39、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及再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40、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
4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