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所示的是小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教科书上“八”字放大的像,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教科书上的“八”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四季交替,水的状态也随其变化,带动着自然界水的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地面水蒸发加快,是液化放热现象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
3、城市道路上常出现下图几种标志,其中与控制噪声源有关的标志是( )
A.
B.
C.
D.
4、在庆祝2024年新年茶话会上,班里的小红同学用古筝为大家弹奏中华名曲《茉莉花》助兴,优美的琴声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下列关于琴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5、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
6、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7、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沿平直公路自东向西行驶,站在路边的小明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路边的树,大卡车是静止的
B.相对大卡车,路边的树向西运动
C.相对大卡车,小汽车向东运动
D.相对小汽车,大卡车向东运动
8、如图所示是新的“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请根据这幅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过三次
D.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9、有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7.1℃,若没有甩过就使用,测病人的温度时,下列哪个读数可能是正确的是( )
A.37.0℃
B.35℃
C.37.5℃
D.36.8℃
10、小文和同学去电影院观看《开国大典》,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刻苦学习。在影院里,他们还感受许多物理知识,如“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响度
B.降低音调
C.通风换气
D.减少回声
11、如图所示,小明用照相机拍摄同一朵花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照相机与投影仪利用的成像规律相同
B.小明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C.照相机焦距一定,拍摄如右图照片时,照相机离花较近
D.在拍摄如右图时,花的像较大,物距肯定小于镜头焦距
12、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两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B.在两侧玻璃门中各成半个像
C.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间的距离逐渐变远
D.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重合且位置不变
13、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龙舟队获得5金1银的好成绩,龙舟比赛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选手能从现场嘈杂声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调来辨别的
14、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C.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
15、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B.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C.靖边最冷温度可达到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6、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17、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处较浓
1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冰雪遇暖消融
B.冬天江河结冰
C.春天白雾弥漫
D.阳光下露珠变小
19、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方队正步通过检阅场地的要求是:96米的距离,必须只走128步正步;而且步速均匀,每分钟112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阅军人走正步的行进速度为1.4m/s
B.参阅军人的步幅为75厘米
C.每个参阅军人通过检阅场地的时间为75s
D.参阅女军人身高都约是1.7米
20、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21、将10厘米高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通过凸透镜折射以后在光屏上成明亮清晰的像高15厘米,则物距的范围在(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大于2倍焦距
D.无法确定
22、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为90℃
B.在10~20min过程中,该物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该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在35~40min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完全是液态
23、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流水
B.河岸
C.船夫
D.行驶的船
24、如图所示,在珠海航展中,大型灭火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号在空中进行12吨投水演示,判断飞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树
B.远处的山
C.河里的水
D.飞行员
25、如图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时,声音较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_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的关系。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6、百米赛跑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你追我赶,小明第一个冲过终点,赛跑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小丽是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运动的。小明的成绩是12.500s,则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7、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________鱼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两条鱼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另一条鱼之所以认为它受的浮力大,是它错误的认为浮力大小与 有关。你认为________鱼受到水的压强大.如果大鱼的体积约10-4m3,当大鱼潜入到水面下2m深处时受到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__N.
28、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达高原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会产生缺氧反应,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人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这时肺的容积与在平原上相比要扩张得更______ (选填“大”或“小”)一些。
29、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位置的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听音乐调节了音量按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小明用手机播放音乐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选填“气体”、“液体”、“固体”)传播的。
30、如图甲,小明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______;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图如图乙、丙、丁,其中响度相同的两个是乙和______,丙和丁的频率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1、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如图所示。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则图______中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最远。如果乙图中凸透镜上滴了一滴水,可将瓶盖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说明书方向适当移动,则透过水滴看到的字的大小将与图乙相同。
32、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图,我国是全球最佳的观测地.日食现象的成因可以用光的 规律来解释,观测日食时用肉眼直视太阳很容易灼伤眼睛,这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镜,对光有 作用.
33、如题图所示为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______;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______,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制动时用力捏住刹车把,制动橡皮就会紧贴在轮框上,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增大摩擦。
3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这里所说的“大量经验事实”指的是: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面滑行的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它停止运动前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通过的“推理”是:如果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到零,物体将保持这一初速度做_________,进而“抽象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35、如图所示,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毛巾、木板和玻璃板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要具有相同的______。
(2)小车在斜面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到达水平面后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______力。
(3)比较三次实验,可知小车在______(选填“毛巾”、“木板”或“玻璃板”)表面停止得最慢,滑行得最远,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最__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将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
C.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D.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36、在一次爆破中,使用长96cm,燃烧速度为0.8cm/s的导火线,如果点火工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点燃导火线后,跑到离爆破点500m外的安全区域?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噪声污染是一种公害,已经引起人类的共同关注.人们在采取种种措施防治嗓声污染的同时,还利用某些噪声为人类服务.例和,有人做了对西红柿植株施放高强噪声(100分贝以上)的试验,发现西红柿植株的根、茎、叶表皮的小孔都扩张了,从而很容易把喷洒的管养物和肥料吸收到体内,使西红柿的果实数量多,个头也大.同样对水稻、大豆做了试脸,也获得了成功.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国的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的杂草制造了不同的“噪声除草器”,它们发出的各种噪声可以诱发杂苹速生.这样,在农作物还没有成长前,就把杂草除掉.还有,利用强烈的嗓声高速冲击食品时,不仅使食物保持干燥,而且其营养成分也不会损失.高强的噪声还具有巨大的声能量,是人类将来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通过阅读上述短文,你有何收获?请写出噪声可被利用的几个方面.
38、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39、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F1、F2的力臂 l 1 和 l 2。
40、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图中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1、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