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D.污染空气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 2、宏观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医用酒精

    B.硫酸铜溶液

    C.冰水共存物

    D.黄金

  •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

    B.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含物质a的质量是50g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D.若c中混有少量a,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c

  •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氮气N2

    B.氢氧化钠NaOH

    C.氧化镁MgO2

    D.硫酸铜CuSO4

  • 5、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6、下列图示与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元素含量图

    B.物质分类图

    C.物质组成及构成图

    D.原子结构模型

  • 7、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这座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甲醇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4:1

    D.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 8、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反应后的质量/g

    6.6

    11.8

    x

    y

    A.x+y=18.4

    B.丁可能是反应物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若有a个甲分子参与反应,则一个丙分子的质量为

  • 9、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将废弃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

    C.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喷灌技术给作物供水

    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

  • 10、利用氢氟酸(HF)蚀刻玻璃,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4HF =X↑+2H2O,物质X为

    A.SiO

    B.SiF4

    C.SiF

    D.F2

  • 11、全球参与控制CO2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对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双面使用纸张

    B.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

    C.充电器使用后及时拔下插头

    D.每天使用一次性餐具

  • 12、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必备素养之一。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都可以在反应中提供氧,从而体现还原性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 1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的是

    A.氧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干冰

  • 14、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占78%,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21%

    B.目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C.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D.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从空气中获得氮气

  • 15、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加油站内不吸烟、不打电话

    B.冬天用煤火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

    C.用燃着的木条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16、下列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应用:农业上可以用苛性钠改良酸性土壤

    B.性质与结构: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

    C.化学与安全:室内使用木炭烧烤应保持空气流通

    D.食品与安全:霉变食品禁止食用

  • 17、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中,管口放棉花,并塞好橡皮塞、d.熄灭酒精灯、e.收集气体、f.把装有药品的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g.将导管移出水面。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f-a-e-g-d

    B.b-c-f-a-e-d-g

    C.c-b-a-f-e-g-d

    D.a-b-c-e-f-d-g

  • 18、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一定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A.A

    B.B

    C.C

    D.D

  • 1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酒精消毒

    C.石油分馏

    D.木柴燃烧

  • 2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加热固体

  • 21、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锰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

    C.锰原子的中子数为30

    D.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 22、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部分地区因暴雨发生洪灾,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农田被淹没

    B.山体出现滑坡

    C.粮食浸泡后发霉

    D.树枝被折断

  • 23、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而超滤膜不能

    B.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

    C.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

    D.实验室通过过滤也可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

  • 2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气密性

    B.熄灭酒精灯

    C.滴取液体

    D.铁丝的燃烧

  • 25、氢氧化钠是实验室中常见的碱,下列属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是

    A.易潮解

    B.易溶于水

    C.白色固体

    D.能与酸反应

  • 26、根据图示,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选择装置①制O2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实验室制H2、O2、CO2均可选择装置②

    C.O2和CO2均可选择装置③收集

    D.选择装置②制气,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方法是________。

     

  • 28、按要求填空:

    1)保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性质的微粒符号是_____

    2)净化水时常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_____

    4)将某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 29、(3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化学用语与化学学习密不可分。请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铜元素______

    (2)氮气______

    (3)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4)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5)请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3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回答:

    1A操作错误是_________

    2B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

    3C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

  • 32、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只容积相同的烧杯,内盛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两端平衡后,分别加人Mg、Al并使它们完全溶解在酸中,最终天平仍保持平衡,写出Al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加人Mg与Al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 33、一个氨分子中(NH3),共有_____个原子核,_____个电子。

  • 34、填写下表

    实验目的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理论依据

    研究水的组成

    _______

    _______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_______

     

     

  • 35、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④澄清的石灰水⑤5%的过氧化氢溶液⑥红磷,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 36、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如图是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锰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请写出含有+4价锰元素的氧化物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下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对装置密闭性改进后,借助数字技术、依据红磷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

    1)干燥空气中各组分的_______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1%

    2)当氧气浓度为_______时红磷熄灭,集气瓶中氧气的最后浓度为_____。从微粒性质的角度解释红磷熄灭后氧气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3)观察图像分析,你认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所得数据小于五分之一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

    4)通过该实验,你对燃烧的一点新认识是______

  • 38、用如图装置研究水的组成。

    (1)此实验中水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理论上若得到16mLH2,同时可得到O2的体积为______mL。

    (3)由“管2中气体为O2”,可得到关于水的元素组成的结论:水中含有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

  • 40、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硝酸钾固体.

    (1)若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可观察到试管中有什么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若试管内盛放的是饱和石灰水,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后,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