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加入固体粉末
D.检验氢气纯度
2、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6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实现在轨交接。空间站中有一套完善的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实现舱内氧气和水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在轨驻留的需求。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点火发射
B.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使其生成氧气
C.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气
D.冷凝回收舱内的水蒸气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B.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反应
C.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D.加热一定质量的木炭粉和CuO的混合物
4、一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其中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b代表高锰酸钾
B.c曲线代表氧气
C.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D.t3时刻,生成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
5、下列图像与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加热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
B.表示一定量的镁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D.表示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6、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制取并收集CO2气体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7、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有毒气体,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减少空气污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9、菠菜是含铁量很高的一种蔬菜,据分析,每100g菠菜中含铁2.5mg左右。这里的“铁”指的是
A.原子
B.物质
C.元素
D.分子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振荡试管
11、王同学想比较两种未知金属M、N和金属铝的活动性大小关系。他将M、N、铝三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金属M、铝粉表面有气泡产生,金属N无明显现象。另取一小块金属M投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A.铝>N>M
B.N>M>铝
C.M>铝>N
D.铝>M>N
12、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
B.丙三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3
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丙三醇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
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13、煅烧石灰石(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含钙、碳元素,且不参与反应)可制得氧化钙。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已分解的碳酸钙与原有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
B.
C.
D.
14、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市雾霾天数已达146天,面对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我市提出了以下解决污染具体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增加道路洒水的次数
B.使用清洁型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D.提倡私家车出行
15、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近热映的连续剧《破冰行动》涉及到的毒品有海洛因和冰毒,其中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甲基苯丙胺含26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16、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盘子:我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蔬菜:我腐烂了
17、关于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C.升高温度,饱和溶液都能变不饱和溶液
D.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
18、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 |
B | 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 加肥皂水,振荡 |
C | 检验NaOH固体变质 | 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
D | 制备硫酸铜 | 向金属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A.A
B.B
C.C
D.D
19、如图所示,下列图像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分别向等质量锌和铁中,逐渐加入组成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给水通电一段时间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20、化学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的发展,学习化学家研究化学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化学家的研究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C.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1、炒菜时油锅着火了,我们可以盖上锅盖会灭火,这种灭火的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移除可燃物
D.以上都不是
22、关于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水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热
23、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24、采取加压措施,使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大小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数目
2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软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2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用于干燥氧气
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7、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观点2:单质分子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
观点3: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______。
(2)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______。
(3)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下同),不变的微粒是______。
2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3)铅酸蓄电池是一种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其放电阶段的原理是利用过氧化铅(PbO2)、硫酸、海绵铅(Pb)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9、某品牌苏打水的主要成分说明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种金属元素:__________。
(2)在偏硼酸中标出硼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30、下列六种气体:①水蒸气;②氮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氦气,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在(1)到(5〕题中的空白处.
(1)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 ;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 ;
(5)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________ ;
(6)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上述污染指数中的____造成的,下列措施可减缓雾霾天气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
31、请用化学符号或文字填空:
(1) 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合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4)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32、(2分)水的净化过程中需要用到活性炭,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需加入明矾,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化学使我们的生结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面出 O2-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2)某水样加入肥皂水后产生了较多泡沫,该水样是(选填“硬水”或“软水”)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生活垃圾“一包扔” B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
C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D各地应建生活垃圾处理厂
(4)干冰 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冰 。
(5)电解水时,正极产生_____________,加少量 NaOH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在净水过程中加明矾的目的是_____,部分地下水含较多_____物质称为硬水,生活中常通过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3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_____。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___________。
(3)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稀硫酸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5)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6、根据下图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1)参加反应的B和D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种类(填“分子”或“原子”)一定发生改变。
37、“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
A 其水溶液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 B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8、小明同学很细心,他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这些白烟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于是他在参加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时提出这一问题。 小强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CO2 );小韦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H2O);小明同学则猜测白烟是石蜡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固体小颗粒。他们做了以下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同学的猜测。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住白烟,烧杯内没有出现水雾,证明白烟的成分不是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能与烛芯接触), 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这为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白烟是_____的猜测,因为_____。
(4)若小明的猜测正确,则蜡烛产生白烟这一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9、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分子构成的物质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____(填句子前的序号)。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___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食物腐烂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红磷燃烧
(4)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分解”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
①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任意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②从上述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____。
40、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骨折。补钙保健品“盖中盖”钙片中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CaCO3],试计算: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每片“盖中盖”钙片中含碳酸钙0.5g,成年人每天需要补钙0.4g,他应每天服用多少片“盖中盖”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