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景德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下列生活方式中,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  )

    A.生活习惯不改,烟酒不忌

    B.长期情绪低落,易躁易怒

    C.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运动

    D.饮食高糖高脂,营养过剩

  • 2、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  )

    A.角质层、栅栏层、海绵层

    B.表皮、气孔、叶脉

    C.表皮、叶肉、叶脉

    D.保卫细胞、气孔、叶肉

  • 3、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B.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又是一个个体

    C.“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4、有些俗语能说明一些生命现象。如:“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就说明草本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不会继续加粗,这是因为竹的茎里没有(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髓

  • 5、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 6、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

    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C.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蒸腾速率是不同的

  • 7、“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8、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鲸鱼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 9、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赣江里所有的鱼

    B.赣江中所有的生物

    C.赣江

    D.赣江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 10、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没于水中的叶具有不同的叶形,该现象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 11、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物像大小及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加、物像变大、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物像变大、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加、物像变小、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物像变小、视野变亮

  • 12、下列关于森林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防风固沙

    B.降低湿度

    C.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

  • 13、研究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时,发现她的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由此可以推测她能够(  )

    A.使用简单工具

    B.直立行走

    C.制造工具

    D.适应树栖生活

  • 14、在开展调查活动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C.调查时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对象

    D.开展调查时必须逐一调查

  • 15、我国超级杂交稻亩产不断实现历史突破。判断超级杂交稻亩产连续增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年份

    2004年

    2011年

    2019年

    2020年

    产量(kg/亩产)

    ≥500

    1026.7

    1046.3

    1530.76

    A.观察法

    B.比较法

    C.推测法

    D.分类法

  • 16、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建造我们的身体

    B.补钙的同时还需补维生素B1

    C.给我们提供能量

    D.维持生命和健康

  • 17、下列有关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B.植物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

    D.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是有差别的

  • 18、自然界中的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扩散到大气中,补充大气圈中的氧气

    B.满江红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蕨类,可以作为优质绿肥和饲料

    C.红豆杉是一种高大乔木,可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木材

    D.许多中药材都来自植物,如人参、枸杞、贯众、杜仲、黄连、卷柏、甘草等

  • 19、足底的血液沿下肢静脉回流到心脏不会出现倒流的主要原因是(       

    A.下肢静脉较细

    B.下肢静脉中血流速度慢

    C.下肢静脉里有静脉瓣

    D.下肢静脉管壁薄

  • 20、在夏天,破损的番茄很容易腐烂。从生物体的结构来看,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快

    B.番茄汁液多,细菌侵入快

    C.番茄的保护组织被破坏,细菌易侵入

    D.番茄的果实含糖分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水分在植物体内是通过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运输的方向是______

  • 2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应激性、生长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 23、草履虫靠   运动,用   呼吸。

     

  • 24、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____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的功能.

     

  • 25、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通过 ,数目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分裂前后   的稳定。

     

  • 26、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这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 27、___________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

  • 28、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在裸地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29、植物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 30、______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植物类群与其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①藻类植物 A、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②苔藓植物 B、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③蕨类植物 C、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实验完毕要用洁净的纱布擦拭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如图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

    (1)切取洋葱鳞片叶时常有刺激物喷出,这些刺激物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

    (2)图一中,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步骤③所用液体是_____

    (3)图一中①用镊子夹起_____,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___,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进行染色,染色的结果细胞的_____被染成深色。

    (5)要将图二中的甲转换为乙,应转动_____,换用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

    (6)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

    (7)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④→②→_____

  • 3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