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氧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避免潮湿

    B.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C.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杀毒灭菌

    D.喷空气清新剂,让室内清香四溢

  • 2、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结出各种不同的“果实”——血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等等,其中依据的原理是(  )

    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衰老

  • 3、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4次,形成了16个新细胞,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A.8对

    B.4条

    C.16条

    D.8条

  • 4、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结构层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血液——细胞

    B.番茄——系统

    C.叶——组织

    D.眼球——器官

  • 5、下图为某些动物的检索表,表中的⑤与那种动物最相似

    A.山羊

    B.乌龟

    C.青蛙

    D.蜥蜴

  • 6、如下图表示的是白天发生在植物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甲表示的是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在了甲过程

    C.乙过程分解的有机物是甲过程制造的有机物

    D.植株的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物的甲过程

  • 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施实验并记录⑤设计实验方案⑥得出结论⑦分析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②①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 8、某兴趣小组对常见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Vc)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名称

    柠檬

    橙子

    大白菜

    鲜枣

    中华猕猴桃

    番茄

    青菜

    菜椒

    苹果

    Vc含量(mg/100g)

    22

    33

    47

    243

    62

    19

    40

    130

    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越酸的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

    B.新鲜水果和鲜榨果汁的营养价值完全相同

    C.可用维生素C片来替代新鲜的水果蔬菜

    D.相同质量下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鲜枣

  • 9、将收获的小麦、玉米尽快晒干后入仓存放,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保证种皮干燥坚硬,防止虫类咬损

    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 10、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  )

    A.数量多

    B.有细胞核

    C.成两面凹的圆饼状

    D.富含血红蛋白

  • 11、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番茄表皮和大豆颗粒

    B.甘蔗和萝卜的可食用部分

    C.人体的肝脏和血液

    D.人体的心脏和神经系统

  • 12、日前,新疆地区发现了消失已久的伊犁鼠兔,是一种既像老鼠,又像兔子的哺乳动物,其体型娇小,只有20厘米左右,长着一对大大的耳朵,喜欢住在岩石区。下列关于伊犁鼠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伊犁鼠兔的体细胞通过不断分裂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B.伊犁鼠兔的皮肤主要由上皮组织和输导组织构成

    C.耳朵属于组织这一结构层次

    D.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细胞内含有线粒体

  • 13、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使防治新冠肺炎的任务更加艰巨和迫切。下列关于奥密克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侵染细胞的种类,奥密克戎属于动物病毒

    B.为进一步研究,可在营养物质充足的培养基中培养病毒

    C.奥密克戎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D.“核酸检测”目的是检测人的细胞中是否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 14、所谓“三北”指的是我国的(  )

    A.东北南部、华北西部、西北

    B.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C.东北东部、华北西部、西北

    D.东北西部、华北南部、西北

  • 15、图是豌豆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豌豆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6、青少年作为时代的引领者,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下列不属于“爱护植被”措施的是(       

    A.节约用纸

    B.不践踏花草

    C.杜绝浪费,实施“光盘行动”

    D.参加植树活动

  • 17、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的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

    B.墙藓——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

    D.大豆——被子植物

  • 18、有关图中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是构成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甲图中的细胞壁和大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

    C.乙图中所示的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D.丁比丙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多了系统

  • 19、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 20、下图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滴加的是稀碘液

    B.操作②滴加的是清水

    C.操作③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D.操作④要将附有碎屑的一端,在液体中涂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软体动物一般都有__________,所以也叫__________

     

  • 22、精子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缓移动,最终植入___________,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这是________的开始。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________、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 23、秋天,张强剪取了一段桃树枝条,发现上面有10个节,请你帮忙分析:应该有多少个芽?

    _________

     

  • 24、为什么珊瑚虫一般要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________

  • 25、生物体由小长大是因为细胞_______________

     

  • 26、在花的结构中   是花最重要的结构。如果一朵花的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这朵花便不能结果,说明被害虫吃掉的这部分最有可能是花的  

     

  • 2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血液循环包括     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   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 29、识图实验题

     

    1、图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   。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是     的关系。

    3、图中各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4、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  

     

  • 30、许多生物生长发育都是从_____开始的。它是由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各组织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怀孕是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例:[①]_上腔静脉_)

    (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___________(填“同时”或“分开”)进行的;

    (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当病人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

    (3)肺循环开始于图中心脏的[]___________血液由[⑦]肺动脉进入到肺部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后再由[]___________回到心脏的[⑧]心房完成肺循环。

  • 34、分析下列资料,请回答:

    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唯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自公元前707年起,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两千多年间,见诸史籍的重大蝗灾就在中国发生过800余次。19世纪,河南、山东的一群飞蝗危害面积就达5800km2;过境时遮天蔽日,太阳为之失色,危害惨重。

    (1)“蝗灾”之所以发生的面积大、范围广,主要是因为蝗虫具有_________,适于飞行;还有它的______很发达,适于跳跃。

    (2)蝗虫之所以給农作物造成严重灾害,是因为蝗虫具有_________口器,这种口器中的_______很坚硬,适于取食农作物的叶和茎。

    (3)“蝗灾”一般发生在干旱年份,这说明蝗虫有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结构是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_,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