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做样本,喜温耐热的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这标志着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土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是营养器官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果蝇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了系统层次
D.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2、一天,某人感觉发烧,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为准确起见他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度,腋窝下是36.7度,直肠是37.4度。这个人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
A.37度
B.36.7度
C.37.4度
D.37.03度
3、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质量(克) | 20 | 20 | 20 | ① |
水(毫升) | 50 | 50 | 50 | 50 |
温度上升(℃) | 2.2 | 1.4 | 3 | 1.3 |
A.实验中,①应该为20
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C.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4、苦瓜虽苦,但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中的苦叶素被称为“脂肪杀手”,能清热泻火,健脾开胃。苦瓜中的苦叶素位于( )
A.细胞膜中
B.液泡中
C.叶绿体中
D.细胞核中
5、如图,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正确的是( )
A.如图1所示,在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在载物台上放好标本后,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B.如图3所示,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右上方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2),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逆时针
D.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换高倍物镜观察可以提高视野亮度
6、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够繁殖
B.生物有应激性
C.生物能够运动
D.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7、下表为小方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记录并分类的生物名称,小方进行分类的依据为( )
类别 | 类群1 | 类群2 | 类群3 |
生物 | 榕树、冬青、茶花 | 蟋蟀、麻雀、鸣蝉 | 蘑菇、木耳 |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环境
C.作用或用途
D.是否由细胞构成
8、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雄蛙有鸣囊适应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飞行生活
D.蜥蜴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较厚
B.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C.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D.竹节虫的形态酷似竹节
10、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磷、含钾、含锌的无机盐
B.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C.含氮、含硼、含锌的无机盐
D.含磷、含硼、含钾的无机盐
11、在载玻片上甲、乙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连通两滴培养液,在甲的左测放少许食盐(如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侧是对照组
B.食盐对草履虫是不利刺激
C.草履虫将会向乙侧移动
D.该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两个视野。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向右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问右侧移动装片→调节光源亮度→转动细准焦螺旋
13、下列关于桃和桃仁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传粉→开花→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B.传粉→受精→开花→果实种子形成
C.受精→开花→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D.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形成
14、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的无机盐是( )
A.锌、氨、钾
B.钙、氮、碳
C.硼、磷、钾
D.氮、磷、钾
15、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未进行光合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16、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柑橘,有的表面打了“蜡”,这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 )
A.光合作用
B.分裂分化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17、下图中,细胞甲经过a过程形成了细胞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三个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B.该图可以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a过程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不发生变化
D.a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8、确切的说,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 )
A.病原菌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肠杆菌
19、我国植被资源面临严重的人为破坏问题,若在我国西北地区过度放牧,则主要破坏的植被类型是( )
A.草原
B.热带雨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20、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1、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的原则是输__________。
22、“三北”防护林已经成为_________的绿色屏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_________称号。
23、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是由_________控制的。
2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5、下图是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还应该包括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___________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___关系。
26、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移向__________。
27、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人与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人能______________。
28、毛细血管的内径最小,只能允许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_________构成,而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____。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____________;
29、我国森林覆盖率为_______,大大低于全世界的______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_____。
30、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___________。子房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
31、将下列病因和病名用线连接(每题1分,共5分)
①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素不足 a 侏儒症
②胰岛素分泌过少 b 甲亢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c 糖尿病
④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⑤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e 巨人症
32、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33、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
(2)取拿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一手握____________,一手托____________。
(3)要使显微镜的镜筒较大幅度升降应转动_________________。
(4)目镜上刻有“16×”字样,表示_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则被观察物体放大__________倍。
34、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A是 ,它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
(2)B是 ,C是 ,C的染色体数目是 .
(3)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 传给子代的.
(4)D表示 过程.胎儿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