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推测为植物细胞而不是动物细胞,其依据是该细胞具有(  )

    A.细胞膜和细胞核

    B.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和液泡

    D.细胞膜和细胞质

  • 2、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 3、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

    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 4、小文同学看见有一只蚊子飞过来,她抓住了蚊子想观察蚊子足的结构特点,她最应该选用的方法是(  )

    A.用肉眼直接观察

    B.用放大镜观察

    C.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5、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叶,与此现象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的肥沃程度

  • 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

    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不变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结果

  • 7、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我们食用的豆油、豆腐、豆浆等都离不开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豆属于被子植物

    B.豆腐、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来自黄豆种子的子叶

    C.豆芽是由黄豆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其食用的主要部分由胚芽发育而来

    D.一粒黄豆和一粒玉米相比,玉米有果皮,而黄豆没有

  • 8、2021年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它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 9、“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蓝碳可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沿领域。下列属于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红树林

  • 10、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均表示细胞分裂

    B.F属于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根和血液分别属于C和E结构层次

    D.B和D是组织,类型相同

  • 1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结果得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B.若污点在玻片上,要将污点A移出视野应把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C.显微镜视野中若发现有个污点A,若移动玻片污点不动,则污点一定在目镜上

    D.换用高倍镜后,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 12、某植物体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

    A.8→8→8

    B.8→16→16

    C.8→16→8

    D.16→16→8

  • 13、养金鱼时,人们常在鱼缸内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增加美感

    B.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C.提供鱼饵

    D.增加水中的氧气

  • 14、西红柿的营养器官生长时期,需要大量的含氮的无机盐,而在开花结果时期,则需要更多含磷、钾的无机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氮的无机盐有利于生殖器官的生长

    B.植物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C.一次浇水过少,会出现烧苗现象

    D.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 15、在人的心脏内没有的组织是(  )

    A.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

    C.营养组织

    D.神经组织

  • 16、平和是闻名中国的“蛮柚之乡”,影响柚园中一株蜜柚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水

    B.其他蜜柚

    C.杂草、害虫

    D.以上都是

  • 17、月季和长颈鹿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8、关于玻片标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玻片叫做装片

    B.用于做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要薄而透明

    C.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D.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可以永久保存

  • 19、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看到的视野变明亮

    B.用碘液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

    C.在视野中看到气泡主要是由于材料未展平造成的

    D.制作装片时,所用材料越厚观察到的细胞越多

  • 20、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草、植食性昆虫、食虫鸟、鹰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若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则与乙对应的生物是(  )

    A.草

    B.植食性昆虫

    C.食虫鸟

    D.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靠什么向前生长?根尖可分为几个区?各有什么特点?根能够长长有几个原因?____

     

  • 22、草屐虫虽然是单细胞生物却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请看图识别草履虫的部分结构。填写图中的结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 2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早在1800多年前,古罗马名医盖伦就提出:血液的流动是以肝脏为中心的,血液流动如潮水一样一阵一阵地向四周涌去,到了身体的四周后自然消失。由于当时盖伦是医学界的最高权威,因此人们认为这是不容质疑的真理。

    直到17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果心室容纳的血液是56.8克,心跳每分钟72次,则一小时由心脏压出的血液应为245.4千克,相当于人体重的三、四倍;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靠肘的一端有血管鼓起,在近肩部的一端也有血管鼓起;用探针从离体心脏的右心室伸入肺动脉,可以通畅地进入肺,用探针从大静脉伸入右心房,再入右心室,也很畅通;用探针从肺动脉伸入右心室很困难,从右心室伸入右心房也受到阻碍。通过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实验,哈维认为心脏里的血液被推出后,一定进入了动脉;而静脉里的血液,一定流回了心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液是相通的。

    后来,意大利人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连通于动脉与静脉的微小血管,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哈维提出的理论。

    (1)盖伦提出的血液如潮水一样流动,其动力实际来自于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丝带靠肘的一端鼓起的血管是______,近肩部的一端鼓起的血管是______

    (3)资料中证实心脏中有瓣膜存在的句子是______,其功能是______

    (4)马尔比基观察到的微小血管是______,这验证哈维在资料中体现的哪一观点?______

  • 24、__________是了解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 25、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   。(3分)

     

  • 26、一个B型血的人因外伤严重失血时,最好给他输入___________型血。

  • 27、在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___,变色的原因:遇碘变蓝是_____的特性。

  • 28、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显微镜下看到物像是____,若物像偏向左上方,应向____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 29、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__________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______动物。

  • 30、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_关系.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1把细胞的结构与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2将下列动物所属的类群用线连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人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请据实验回答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________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

    (3)乙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4)如果改为”探究氧气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应如何设计?请写出设计步骤: ____

  • 34、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________

    (2)图中B是________,它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图中的A________

    (4)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

    (5)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原因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养育了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