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白城初三下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说》《陋室铭》中,“说”“铭”分别指古代的一种文体。“说”一般是用韵的,“铭”是叙事兼议论。

    B. 《二十四孝图》和《无常》都出自鲁迅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前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乡间迎神赛会时无常的形象,后者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钱塘湖春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为“苏东坡”。

    D. 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 2、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它告诫人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B. 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C. 《童年的朋友》《一面》都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童年的朋友》通过刻画外祖母的眼睛,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面》描写人物的外貌时按照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的顺序,突出了人物瘦且精神很好的特征。

    D. 《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 3、“有些人仅仅为了活着,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气”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骆驼祥子》的封面上的一句话,请仿照这句话,给相关名著的封面配上一句话。下表中从甲到丁,所选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游记》

    《简·爱》

    《艾青诗选》

    《水浒传》

     

     

     

     

    ①不能治国安天下,妄称男儿大丈夫。

    ②所谓终成正果,只不过比别人多了无数的负累面已。

    ③每一个黑暗的日子里,眼里从来就没有离开光明。

    ④真正的爱,是挣脱世俗的不羁之爱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居里夫人说,从她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她受益匪浅

    B. 那条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小路上,荒草凄凄,十分幽寂。

    C. 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瑕想,遨游在美妙的梦中。

    D.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桓,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课内文言文阅读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加横线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湍绿潭我行我   B.虽乘御风万马

    C.沿溯阻滔滔不 D.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各句中的春冬之时中的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暝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策之不以其道 D.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作者用”“”“”“数字,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词的上片写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用一个①“____”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词人用②“____”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

    【2】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如果你是一棵青松,就不要害怕严冬的侵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不要害怕乌云的遮蔽。挫折往往是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3)把酒问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秋远塞若为情!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不断超越的人工智能

    ①2016年3月9日至15日,在韩国首尔进行的五番棋比赛,阿尔法围棋总比分4∶1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在中国嘉兴乌镇进行了三番棋比赛,阿尔法围棋总比分3∶0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

    ②两次人机大战的结果不仅激发出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无限热情,更是让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人工智能在围棋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③顾名思义,人工智能就是人造的智能,它是一门通过计算过程力图理解和模仿智能行为的学科。其基本目标就是使机器表现出类似人类的判断、推理、感知、学习等思维活动,使机器能拥有人类的思考方式般的思维。

    ④在我们的印象中,人工智能通常是一个计算机软件,其实它也可能拥有一副有血有肉的身躯在现世界行走、奔跑甚至飞翔。生物电子体技术就是让人工智能拥有活动能力的一种全新技术。生物电子体是生物细胞与电脑微芯片有效协作的共存体,可以实现部分或全部生物的智能。

    ⑤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方向是人工大脑。开发人工大脑就是从信息处理切入,结合脑科学研究大脑对信息流的处理逻辑以及脑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来为大脑建模的过程。美国IBM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第一代神经突触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可以模拟大脑的认知活动,完全不同于计算机设计与制造的传统理念。

    ⑥智能软件不止于围棋。所谓智能软件,是指能够产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软件。击败李世石的“阿尔法围棋”便是一款智能软件,这款智能软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主要原理就是用一层神经网络把大量矩阵数字作为输入,通过非线性激活方法取权重,再产生另一个数据集合作为输出。

    ⑦人工智能的最后一个研究方向就是研发家庭机器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危险环境中,如今,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转向家庭。那种可以和人成为朋友,陪人聊天,也可以帮助人们看家、清洁地板、照顾孩子等做一系列家务活儿的家庭机器人引领了新的时尚。

    ⑧人工智能学科的出现与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它是与整个科学体系的演化和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在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发展中,人工智能学科必将掀起一场智能技术革命,从而开辟人机协同思考的新纪元。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文章以围棋“人机大战”开头,其作用是什么?请联系全文作答。

    2根据第③段文字,给“人工智能”作简要解释。

    3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哪些?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回答。

  • 10、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_______、处困顿而不_______、临诱惑而不______,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______________。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依次填入第③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摇摆       忘形       沉沦

    B.忘形       沉沦       摇摆

    C.忘形       摇摆       沉沦

    D.沉沦       忘形       摇摆

    【3】第②划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构成排比。(要求:联系初中阶段学过的经典课文)

  • 11、寒门多出贤  (张保振)

    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窃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③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不爽,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使得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④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⑤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细读全文,对文章大意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本文在中心论点提出后,从“在古老的中国,不乏寒门多出贤的故事”“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寒门要出贤,就离不开学习”“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四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 第三段引用俗语、古语等道理以及孔子的事例均有力地论证了“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的观点。

    C. 作者认为:寒门多出贤,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

    D. 无论出身多么卑微,只要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3结合文意,请为第五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想多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