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生态系统中,能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水源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2、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阳光→玉米→鼠
3、每年11月份中下旬,孝昌县国有陆山林场近千亩“红杉”渐次染红,绚丽灿烂,如油画般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影响杉树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水分
4、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在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
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6、屠呦呦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黄花蒿的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黄花蒿细胞内指导合成青蒿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D.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7、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的生命活动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8、人们在制作盆景、生态瓶等微景观时,常将苔藓、蕨类和被子植物等不同植物进行搭配,显得生趣盎然。下列关于这三类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不具有输导组织
C.蕨类植物能产生孢子
D.被子植物具有六大器官
9、题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C.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③有机物中
D.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是相同的
10、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③中小烧杯内是清水,大烧杯内是酒精
B.步骤②的处理是为了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步骤⑤中滴加碘液后叶片未变成蓝色的部分产生了淀粉
D.步骤①的主要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运走耗尽
11、某消化道疾病患者暂时不能进食,需要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最可能含有的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无机盐 ④葡萄糖 ⑤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王大爷在花盆中种了一棵观赏橘,他每年春天都换一次营养土。换土的目的是营养土中含( )
A.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二氧化碳
13、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里缺少( )
A.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14、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松树、桫椤、银杉、牡丹、水绵都是种子植物
B.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C.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D.种子植物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关系密切
15、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6、春树吐绿,葵花向阳;家燕捕虫,蜜蜂采蜜……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千姿百态,奥妙无穷。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
B.喷发的火山
C.电脑病毒
D.岩石上的地衣
17、土壤板结硬化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
C.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
D.缺少水,妨碍光合作用
18、观察如图的植物细胞,关于该细胞的状态和解释,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植物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D.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19、切西瓜时会流出很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
A.细胞壁
B.液泡
C.叶绿体
D.线粒体
20、据调查,附近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某稻田土壤中,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明显较高。推测该稻田中,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稻
B.蝗虫
C.青蛙
D.蛇
21、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繁殖、新陈代谢等。
22、胎儿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
23、观察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是细胞膜,它的功能是 .
(2)细胞结构中,[ ]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
传信息.
(3)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细胞中液泡的 里含有大量的糖分.
(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实验中,染色的目的是 .
24、当人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____(收缩、舒张)。
25、取一支带叶的凤仙花枝条,把它的末端切去一段,随即插入到稀释的红墨水里,然后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清楚的看到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染上了红色,这说明了这些结构中都有_______,并且是_____。
26、为了解身边的生物,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 方法,记录下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为了搞清楚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
27、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构成;多数生有_________。
28、在一定地域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 、 、 ;非生物部分有 、 、 等。
29、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
30、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处理情况 |
①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充分搅拌 |
② | 馒头碎屑+2ml清水 | 充分搅拌 |
③ | 馒头块+2ml唾液 | 充分搅拌 |
④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不搅拌 |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与①进行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3)在设计方案时,有的同学提出:“这个实验有严重失误的地方.”你认为 (填“有”或“无”)失误,理由是没有提供 的温度.
(4)①在适宜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是否变蓝? .
31、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32、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随着细胞的分裂进行递减(____)
33、请据图回答以下各题,顺序用图中字母(或数字)加前头表示。
(1)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一个植物细胞连续分裂四次后所形成的细胞数目是_________。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
(2)制作临时装片的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按适当顺序完成以上步骤后,还要用___________对标本进行染色。
(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撕取洋葱内表皮前,需向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通过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5)在上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_______。
34、我市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C°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请分析回答。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写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 种植环境 | 产量 | 个体大小 | 甜度分析 |
A组30株 | 150米朝南坡地 | 84千克 | 小 | 不甜,酸味重 |
B组30株 | 300米朝南坡地 | 102千克 | 最大 | 甜 |
C组30株 | 450米朝南坡地 | 91千克 | 大 | 甜,略带酸 |
①选择90株柑橘苗,把它们_____分成三组。
②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③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a.选取每组30株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
b.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_____。
c.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