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营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全下列信息

    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 (风格)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首。

  • 2、根据情景填写名言警句或诗句。(5分)

    ①“但存方寸地, ”“ ,共营生命绿色。

    这些标语使我们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②“轻诺必寡信”“不精不诚, 这些格言让我们明白了做人处事要

      道理。

    周恩来总理的一句爱国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深深地触动着我。

    鲁迅先生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们鞠躬尽瘁,我想起他的一句名言:  

     

    这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著名诗人的诗句,如:大漠沙如雪,                

    又如:             ,听取蛙声一片。

     

  • 3、慧眼识字并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按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描写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秋天: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4)描写冬天:_______________,凌寒独自开。

    (5)关于送别: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

    (6)关于爱国: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 5、运用积累。

    1.离别,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表达了自已的这份情感。比如李白送别孟浩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劝

    慰董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王勃激励杜少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你结合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3.唐朝涌现了很多著名诗人,他们往往都有一个雅称,比如李白被称为诗仙。你知道下面诗人的雅称吗?

    杜甫: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_____

    李贺:_____________   白居易: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分析诗歌的三、四句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1】发挥想象,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

    【2】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它的妙处在于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根据重点语句,填写表格。

    重点语句

    句子的意思

    蕴含的情感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______

    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______

    ______

     

     

    2选文中,两个“赤裸裸”的意思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一连串问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B.对自己没有作为的自责。

    C.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D.对时光飞逝只是感到无奈。

    4你是如何理解“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的?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 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

    (有改动)

    【1】第1自然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2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文中“窗外的树叶‘ 唰唰啦啦’地飘落”这一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请你写出几个有关守信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

      

    桑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本来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马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悖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孩子每次见到老头空船而归,总要帮他拿拿东西。孩子为老头准备饭菜,跟他一起评论垒球赛。

    老人和孩子相约第二天,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晩老头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了在海滩上嬉戏的狮子。

    醒后他去叫醒孩子,两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天还没有亮,老头已经放下鱼饵。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竿子急遽地附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经过判断,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这激起他要向它挑战的决心。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屈服,老头把钓丝背在脊梁上,但是作用不大,小船向西北方漂去。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太阳升起后,老头发觉鱼还没有疲倦,鱼开始不安分了。老头用右手去摸钓丝,发现那只手正在流血。过了一会儿,他的左手又抽起筋来,但他仍竭力坚持。正在这时,钓丝慢慢升起来,大鱼终于露出水面,它足有18英尺长,比他的船还要大。老人和大鱼一直僵持着,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老人和大鱼的持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大鱼跃起十几次后开始绕着小船打转。老人头昏眼花,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扎进鱼身。鱼仰身朝天,它终于死了。

    老头把大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大鱼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老头见到第一条鲨鱼。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待鲨鱼逼近船尾去咬大鱼的尾巴时,老头用刀杀死了两条来犯的鲨鱼,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断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里鲨鱼成群结队涌来时,他已无法对付它们了船驶进小港时,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朋的白色鱼脊骨。望着那副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

    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老头,老头醒来后,孩子给他端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打鱼。孩子离去后,老头睡着了,他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露岀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刀子几乎戳不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阅读梗概,完成练习。

    (1)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跟他经常在一起的人是______________

    (2)老人已经_________天没有打到鱼了,终于在第_________天钓到了一条大鱼,但血腥味引来了_________,最后到老人回家时,大鱼只剩下了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悖运:_______________     (2)硕大无朋: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中在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

    1顶天立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在进行人物描写时采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描写。文中两处强调一级一级,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按   顺序来写的,从     两个词语可以明显看出来。

    4从老人的外貌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霉菌的功与过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是梅雨季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北京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也会进入三伏炎蒸,汗流如雨桑拿天。这些日子闷热、潮湿,气压变低,为霉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常见的有曲霉、根霉、毛霉和青霉等。

    人们透过显微镜对霉菌繁衍的过程了解得十分清楚。开始长出的白绒毛是霉菌的菌丝体,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它用来分解食物,吸收营养。随着菌丝的蔓延,颜色逐渐加深,有黑、绿、灰、棕和土黄色的粉末状细粒出现,这就是传宗接代的孢子。这些孢子有的像绒毯,有的像棉絮,还有的像蜘蛛网。多达几千亿的孢子成熟后,随处散播,当它们到了潮湿、阴暗、温暖、有氧气的环境里,只需要很少的养分就可以再繁殖出新的霉菌。

    霉菌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古人们从黄曲霉中提取黄色液体,为皇家染制黄色衣服。腐乳,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其生产工艺早在公元五世纪的魏书上就有记载,其中在豆腐上接种蛋白酶活力很强的根霉或毛霉是一道重要的工序。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后来,他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制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1945年.他们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虽然霉菌对人类的贡献无法磨灭,但是它的危害也有目共睹。

    科学家证实,目前地球上被人类认知的霉菌病毒大约有64200种。仅从一般建筑物中,能检测出并被认定的霉菌病毒就有57种。它们繁衍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外墙长期受到阳光照射和雨水的侵入,室内墙壁又被化工装饰材料乳胶漆、壁纸等密封起来,这就导致了墙体内过多的湿气难以释放,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最佳条件。霉菌病毒有可能会影响居住者的健康。

    霉菌对于动物的危害也是致命的。1960年,在英格兰一个养殖场里,十万多只火鸡突然倒地,不几天就全部死光了。经过一年的仔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火鸡饲料中掺杂着的发霉的花生粉。研究人员从发霉的花生粉中找到了具有强致癌性的毒性物质黄曲霉毒素。

    1本文主要介绍了霉菌滋生的时间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霉菌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及________

    2短文中第③④段划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短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引人入胜                                     B. 首尾呼应                                     C. 承上启下

    4用波浪线在短文第⑥段中画出一般建筑物中繁衍霉菌病毒的主要原因。

    5短文第⑥段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霉菌病毒有可能会影响居住者的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 

    ①发霉的花生中有黄曲霉毒素。(  )

    ②长绿毛的橘子上繁殖了霉菌。( )

    ③腐乳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接种根霉或毛霉。( )

  • 14、阅读理解。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扶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苹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小弟人生的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棵忍冬树,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 )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处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⑤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滕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⑥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⑦去年,月固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色,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颤颤地开放!

    ⑧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⑨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⑩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昆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作者宗璞,有删改)

    【1】请给选文取个合适的题目,你的选择是( )

    A.木槿花

    B.好一朵木槿花

    C.园中的花

    【2】选择一个动词填入第④自然段括号中,最合适的是( )

    A.露

    B.冒

    C.闪

    【3】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偶然”,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提示,提炼文中关键词,简要填写表格。

    看花的时间

    生长的环境

    花开的状态

    给“我”的印象

    “我”的情感

    以前

    _____

    各色的花开了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废墟中

    _____

    一朵童话的花

    _____

    【5】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是个爱花、懂花的人。

    B.文章主要描写了木槿花在小园中两度开花的样子,写出了此花的不同凡响。

    C.本文语言质朴,娓娓道来,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真挚的感情。

    【6】文章结尾,为什么作者“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 19、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用上下列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写一段话。

    漂亮   知道   关心   功劳   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