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丙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2、我国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上,生活着一类像鼠又像兔的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它究竟是“鼠”还是“兔”呢?通过分辨它的上门齿层数可确定它的归属。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原鼠兔有发达的门齿用于磨碎食物
B.根据图中三种动物的头骨可判断高原鼠兔与兔的亲缘关系更近
C.图中三种动物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繁殖后代
D.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通常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3、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蛔虫——相似的体节
B.蝗虫——气管
C.河蚌——湿润的体壁
D.蚯蚓——角质层
4、一位体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而造成下肢截瘫,那么他可能摔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5、大多数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其最擅长的运动方式是( )
A.奔跑
B.蠕动
C.爬行
D.行走
6、使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 )
A.肌腹
B.肌腱
C.血管
D.肌细胞
7、下列关于细菌和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B.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C.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D.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9、钩虫、鞭虫,蛲虫等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生殖器官退化
C.体表有角质层
D.寄主只限儿童
10、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C.大脖子病—缺碘
D.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1、成语“狼吞虎咽”和“狡兔三窟”,分别体现了动物的哪种行为( )
A.防御行为、社会行为
B.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迁徙行为
D.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12、2022年9月,贵州省有4人因电捕蚯蚓被处以20万罚款。蚯蚓是有益动物,对自然界的贡献很大( )
A.蚯蚓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B.蚯蚓运动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
C.蚯蚓身体分节,便于灵活运动
D.蚯蚓体表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目的是降低体温
1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质库
14、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②是组织培养过程,能够快速形成新植株
C.①属于无性生殖,②属于有性生殖
D.①②都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15、生物进化的长河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表面有滑滑的黏液,适应于水中生活
B.部分爬行类如乌龟和鳄鱼用肺呼吸,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
C.鸟类和哺乳类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D.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对复杂多变环境作出反应
16、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被称为“南方人参”,有消痛、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的功效,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下列关于海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活在水中,可以靠鳃进行气体交换
B.其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属于消费者
D.身体稍斜可以直立于水中,完全依靠背鳍进行运动
17、下列例子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①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②蚂蚁家族的分工合作;③干草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④蜜蜂采蜜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从以下动物中识别出真正的鱼类,它们是( )
①娃娃鱼 ②章鱼 ③鲨鱼 ④鲸鱼 ⑤中华鲟 ⑥海马 ⑦黄鳝 ⑧海豚
A.①②③⑧
B.③④⑥⑦
C.②④⑤⑧
D.③⑤⑥⑦
19、在稻田中放养青蛙来捕捉农业害虫,这种现象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 )
A.能维持生态平衡
B.能促进物质循环
C.能消化吸收有机物
D.能帮助植物传粉
20、下列例子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①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皮毛上 ②蚂蚁的分工合作
③某地区蛇被大量捕杀导致老鼠猖獗 ④蜜蜂采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________在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
22、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___和___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___关系和____关系。
23、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主要部位在_______。其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区。
24、生物的分类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 、 、 、 、 、 等分类单位。
25、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______)
①染色 ②撕取实验材料 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②⑥⑤④①
C. ③④②⑥⑤① D. ④②①③⑤⑥
26、千百年来,人们对生物的运动有了不少认识,有人将其凝炼成一些成语或短语,如“鲤鱼跳龙门”中的一个“跳”字,将鲤鱼的运动描写得活灵活现。请你写出以下成语中表明的运动方式:
万马奔腾-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飞蛾扑火-________,蜗行牛步-________。
27、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是通过_________从母体血液里获得______和_______,同时母体血液中的其他物质包括药物和一些病原体也会进入胎儿体内。
28、地球上现在的动物按其体内有没有脊椎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动物,如蚯蚓、蛔虫等;一类是_____动物,如娃、龟、鹤和野兔等。
29、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分析下面资料并回答:
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然而,要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实现的。
(1)资料一说明____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___。
(2)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__。
30、人类基因就是人体细胞内全部的__的总和.
31、请将下列食品与制作时所需要的细菌或真菌用线连接起来。
32、将青蛙卵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们不会发育成蝌蚪._____
33、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和物质转化情况(A、B、C代表食物网中的某些生物),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中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比例,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A、B、C分别代表的生物有可能是(_____)。
A.鼠、蛇、鸟 B.鸟、鼠、蛇 C.鸟、蛇、鼠 D.蛇、鸟、鼠
(2)图一中的鹰、兔、昆虫都具有完善的运动、代谢、生殖等生理活动。例如鹰,在呼吸方面,有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的许多________,可以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在运动方面,有发达的两翼,能扇动空气飞行或滑翔,并且骨骼____________,有的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在生殖方面,有复杂的结构和行为,所产的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可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图一中的C所代表的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____________;若图二中的乙对应的生物是图一中的C,则图一中与甲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
(4)图中生物营养方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图中的B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