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B.嫁接成功的关键是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嫁接后结出的果实同时具有①和②的优良性状
D.嫁接成功后新植株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2、血吸虫、水蚤、水蛭分别属于( )
A.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C.扁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3、伞藻是一类大型单细胞水生绿藻,分为伞帽、伞柄、假根三部分,其中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如图是伞藻嫁接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将伞柄相互嫁接后,伞藻A和伞藻B的伞帽形状均未发生变化
B.伞藻B被嫁接上伞藻A的伞柄后,伞帽形状会长成伞藻A的形状
C.若将伞藻B的细胞核移植入伞藻A的假根内,伞帽将会长成伞藻B的形状
D.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4、按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和芽,则叶芽将来发育成( )
A.花
B.花和叶
C.叶
D.枝条
5、幼年时,骨能不断长长和长粗的原因是( )
A.骨质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
B.骨骺能产生新的骨组织
C.骺端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不断地产生新骨质
D.骨髓能够产生新的骨组织
6、凉山州常有红火蚁(如下图)的出现,它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被咬后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属于昆虫
B.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
D.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7、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B.流感病毒可以使人患流行性感冒,它营寄生生活
C.我们体内有的大肠杆菌能制造维生素,它们寄生生活在人的肠道内
D.地衣是藻类植物与真菌的共生体,它们分开对各自没有影响
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或有关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
B.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生理现象
C.会对异性产生好感,所以可以早恋
D.有主见,但遇到事情也应尽量多和家长商量
9、下列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C.牛和胃肠内的纤维分解细菌
D.小麦和生活在其叶上的真菌
10、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B.病人到医院输血时,针头是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C.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不是血管,是神经
D.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11、排泄是指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过程,下列关于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一种途径
B.排泄是排出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的过程
C.尿素只能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D.排泄的途径只有两个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发生物质的交换
13、河南洛阳发现唐代国家粮仓-含嘉仓。建造含嘉仓时,深挖地窖(地窖内含氧量较低,夏天时温度比地面低),用火烘干窖壁,再取吸湿性好的材料建造窖壁。抑制粮食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利于粮食储存。下列不是地窖中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
A.含氧量较低
B.夏天温度较低
C.无光的黑暗环境
D.吸湿性材料建造窖壁
14、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墨汁”
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15、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8 | 4 | 15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6、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
B.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C.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无叶绿体
D.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17、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的是( )
A.身体背腹扁平
B.有眼点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两侧对称
18、水母可以依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漂浮。当它在运动时,伞部的外缘快速收缩,压出海水,从而推动身体运动,它的运动方式是( )
A.爬行前进
B.伸缩前进
C.倒退前进
D.旋转前进
19、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形态不同的细菌,基本结构也不同
C.甲是杆菌,乙是球菌,丙是螺旋菌
D.所有的细菌都有鞭毛和荚膜
20、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Ⅰ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Ⅱ可以表示水陆两栖
C.Ⅲ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Ⅳ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21、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 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用______呼吸,C用______呼吸,D用______呼吸,______辅助。E用_______呼吸。
(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___。
(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C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它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2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最大单位是_____。
23、遗传病是指____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疾病,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4、印度曾经有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了屋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进入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的“狼孩”。请根据资料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是________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狼孩”虽是人类的孩子,其表现与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却很象狼的行为。这说明正常人的很多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________行为。
(3)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活中的_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更能适应各种环境。
25、因交通事故,某人大腿处受伤流血不止,血色暗红,血流速度缓慢,此时,你的判断是 出血,正确的止血方法是在伤口 方止血。
26、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生物分门别类,就是生物分类。生物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__________的程度和________________的远近。
27、图是关节模式图,请看图回答
(1)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往往因为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 ]_____________从[ ]_____________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因此,这个部位就不能正常运动,这时应请医生治疗,使_____________复位。
(3)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__________________,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4)体育锻炼能使②增厚,②上的韧带增粗,关节周围的力量增强,因而增强了关节的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因此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
28、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法国科学家 。
29、绵羊的白毛基因(R)相对黑毛基因(r)为显性,
(1)一只白色母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该母羊的基因组成必定是 ;
(2)与此母绵羊交配的公绵羊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性状表现是 ;也可能为 ,表现性状为 。
30、生态平衡是一种________和________稳定状态。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
31、将细菌和真菌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A、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1)细菌 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2)真菌 C、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D、个体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_____
32、会飞的都属于鸟。 (________)
33、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中间的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
(2)该实验说明:人眼是通过改变______的曲度来看清 远近不同的物体。因此,近视眼应该佩戴____透镜进行矫正。
(3)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_______的、缩小的物像。
34、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请根据图形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注:[ ]填序号)
(1)兔和狼的牙齿都有 _________齿和臼齿,狼特有的牙齿是[_____]。
(2)除了牙齿的分化,请尝试再写出一个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 。
(3)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食和消化能力,由于鼠类门齿一直生长,为抑制门齿生长,鼠就要经常啃咬硬物,如果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极大危害,人类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吗?_______________人类怎样将有害动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