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______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______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__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舐犊(______) 不长(______) (______)连城 (______)黄花
色色(______) 生死(______) (______)鳌头 (______)献佛
天伦(______) 不干(______) (______)相对 (______)炎炎
无可(______) 无情(______) (______)云霄 (______)如水
古往(______) 一走(______) (______)夜夜 (______)而治
3、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词语。
(1)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______)
(2)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______)
(3)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______)
(4)连声称赞不止。(______)
4、形近字辨析
塞( ) 茅( ) 僻( )傣( ) 童( )
赛( ) 矛( ) 避( )泰( ) 幢( )
寨( ) 予( ) 辟( )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所教的学生很多。(__________)
2.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__________)
3.心神极为不安。(__________)
4.亲自到了那个境地。(__________)
5.形容声音突然终止。(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采薇》(节选)选自________。 “薇”指________。
【2】给多音字组词。
行走háng( )xíng( )
载重zǎi( ) zài( )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汽车和路面,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切。作为公路的“铠(kǎi)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眼前。可是这层“铠甲”,不是黑颜色的沥青路,就是白颜色的水泥路。单调的路面颜色,会使长时间行车的司机感到疲劳。能否把公路也搞得丰富多彩一些呢?能。新研究出来的彩色路面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铺设这种路面像绘画调色一样,把不同的色彩掺(chān)进黑颜色沥青材料里面,便铺出红、蓝、黄、绿等不同颜色的路面来。彩色路面像一本大书,它会告诉司机:红色——前面有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蓝色——附近有小学校,注意小学生穿行马路;黄色——不准开快车,限制车速……。这种路面可以消除司机的疲劳,对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非常有效。彩色路面还可以结合周围建筑和环境来美化城市。我国天津市铺筑了国内第一条褐红色沥青路面,色调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如果居民区中心有蓝色的广场,沿着湖边有绿色小路,儿童游戏场铺上橙(chén)黄色地面,那该是多美丽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单调——________消除——________
【2】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社区居民交通出行情况调查图。
材料二:
常报全媒体讯7月1日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在清潭岗投入启用,24小时“在岗”,专拍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并通过人像识别软件确定当事人身份信息。据统计,1日至2日,系统每天抓拍到闯红灯者1000余人,3日、4日每天900多人,此后呈逐日下降趋势。19日起,自动抓拍显示屏启用,显示屏上的抓拍实时播放,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1】观察材料一中的调查图,用一句话概述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只拍行人和机动车闯红灯。(_______)
(2)抓拍系统启动后,闯红灯者数量呈逐日下降趋势。(_______)
(3)人脸抓拍系统每天抓拍闯红灯者1000多人。(_______)
【3】假如你是社区交通安全宣传员,请拟写一则交通安全宣传语(不超过20字),并说说把它张贴在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张贴处: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短文,再完成后面的作业。
机会的意义
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有个人在沉船之前很幸运地抱住一根木头,随波逐流地漂上一个小岛。他没有丧失信心,走遍全岛,几乎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找了来,并用木头搭了一个小棚子放他的食物,这些食物够他维持一个月的时间,也许就可以等到过往的船只了。
他每天都登上高处向海上眺望,可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只船的影子也没瞧见。一天他又去张望,天阴下来,雷电大作。忽然,他见到自己木棚的方向升起浓烟,他急忙跑回去,原来是雷电点燃了木房,大火熊熊地燃烧起来,他希望赶快下一场雨把火浇灭,因为木棚里有他所有的食物啊!可是,当木棚子化为灰烬,天空却变得晴朗了,一滴雨也没有下。
他绝望了,心想这一定是老天断了自己的后路,他心灰意冷地在一棵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停止呼吸后不久,一艘船开了过来,人们来到岛上,船长一看见灰烬和吊在树上的尸体就明白了一切,他说:“他没有想到失火后冒出的浓烟把我们船引到这里,他( )再坚持一会儿,( )会获救的。”机会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到来,对于我们来说,( )要有创造机会的能力,( )要有等待机会的勇气,就像在漫漫长夜等待黎明,太阳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升起。
【1】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写在下面。
【2】在文中(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他上了小岛后,心理表现怎样?当木棚化为灰烬后,他的心理表现又是怎
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短文内容,你认为机会的意义是什么?请你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拓展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jùn)①________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miǎo)②________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赞叹不(yǐ)③________。
【1】在这段文字中①②③处拼音后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然后解释三个字的意思。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文中的“这条铁路”指的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一段铁路,简称________铁路,这是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_铁路干线。
【3】文中“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他”指________。
【4】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两层,然后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
【5】简答: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铜像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3、开心阅读。
年味浓浓
①声声爆竹辞旧岁,点点梅花迎断春。 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
②这种味道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和表达的,它弥漫在寒冬腊月的空气里,散发在城乡每个角落里,( )你一推开房门,年味( )会扑面而来。用你的鼻于轻轻嗅嗅,用你的眼睛仔细看看,用你的耳朵细细听听,这年味就会注入你的肌体.让你也拥有这种味道。
③年味,弥漫在街巷,飘散在村屯。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吉样的装饰、精美的新年挂饰、镶边的新年对联、带有卡通生肖图案的精美窗花……无处不见,管造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夜幕下,林立的高楼大厦上耀眼的霓虹灯,点燃了人们心中久违的激情。在农村,辛勤劳作一年的村民朋友早已歇下脚来,蹲坐在自家小院自办年货:杀猪、做豆腐、蒸粘豆包……当欢烟在家家户户阵阵升起时,村子里便飘出一阵浓浓香味。
④年味,弥漫在商场超市 品种繁多的年货堆积如山,琳琅满日,步履匆匆的人们穿梭于各大商场超市,精心为家人挑选着喜爱的物品。从他们敞开胸怀的微笑中,我看到了年味,年味也无声无息地感染着人们的心情,快乐幸福的字样写满脸上。藏进了心田。
……
⑤年味,弥漫在祝福中。那一封封写满温馨的思乡家书。那一张张精美饱含祝福的贺年卡,那一条条写满情谊的手机短信、微信,那一桌桌盛满醉香的亲情家宴,无不写满了浓浓的年味。
⑥年味,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年味,是亲人久别的一次相聚;年味,是爹和娘的一声呼唤:年味,是老母亲的一手好菜。
⑦这色香的年味啊,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从大地飞歌中走来,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从欣喜的笑容中走来。成为中华民接一道永恒的风景……飘散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浓浓的年味之中。
【1】在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作者写出了哪几个方面的浓浓年味?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的鼻子也许会嗅到_________;你的眼睛也许会看到______________;你的耳朵也许会听到_________________ 。
【4】短文第⑥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句式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_ 。在你看来:年味是________________。
【5】年味,弥漫在祝福中。“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你最想给________(谁)发短信或微信送去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一辆小汽车向爱因斯坦的家开去。开车的是爱因斯坦的一位朋友,他要去探望爱因斯坦。
忽然,他看见爱因斯坦独自在一座桥上走来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还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那位朋友走上前去问:“您在这干什么呢?”“有个学生约我在这里见面,他还没来。”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并没有责怪那个学生的意思。朋友听了爱因斯坦的话,对迟到的学生很不满。他说:“这不是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吗?”“不,没有。”爱因斯坦扬了扬手中被雨淋湿的纸片说,“没有浪费时间。你看,我在等他的时候,已经解了一道难题。”
爱因斯坦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是多么善于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啊!
【1】这篇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
【2】短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在等学生,可是这个学生________。朋友认为这是________,而爱因斯坦认为________,因为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21、妙笔生花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校园生活是童年中最精彩的乐章,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在记忆深处,我们一定会发觉有许多事让自己深深感动。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具体并有条理地写下来,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