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省新北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晚饭后,在湘鄂路上散步的人俯拾皆是

    B. 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思想真是顽固不化

    C. 我们家由于姊妹多,加之我身体很差,所以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D. 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 2、【语段探微】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啄木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啄木鸟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基石”物种。

    ①例如猫头鹰和大山雀,它们很多时候就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

    ②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那么次级洞巢鸟也很可能消失。

    ③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繁殖。

    ④不仅如此,啄木鸟的啄洞还能为花鼠、貂等哺乳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场所。

    ⑤同时,还为次级洞巢鸟(指没有啄洞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的鸟类)提供“住所”。

    A.①③②⑤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D.①④③②⑤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tú ) 脑(suǐ)   头晕目(xuán)

    B. 满腔热 (zhēng)  狭(yì) 干涸(hé)

    C. 轻怕重(zhān)   澄(chè)   伏(quán)

    D. 护(bì) 妹(zǐ) 随声附(hè)

  • 4、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息敛声(bǐng)   (niǎn)     (chèn)   交头结耳     惨绝人寰

    B.遒有力(jìn)     担(hè)        临(lì)        殚精竭虑   自出新裁

    C.亮(zèng)        (yú)        本(juàn)   振聋发聩     鸢飞戾天

    D.河(xiáo)        然(qiāo)       碧(piǎo)   坦荡如坻     粗制滥造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寄仲高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仲高:陆升之,字仲高,陆游的堂兄,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③红桥:又名虹桥,在山阴近郊。

    【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与家乡相距之远。

    B.“写得家书空满纸”中的“空”是“徒劳”之意,即便写满信笺也已时过境迁。

    C.“真老”一词写出了万里飘泊、华年已逝的慨叹,情感悲伤低回,语言风格凄婉。

    D.这首词的上阙写景,下阕议论抒情,表达了诗人美好愿望与现实相矛盾的苦闷之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一句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7)请你写出有关春天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昆虫记》阅读记录。请结合内容完成任务。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①______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历时三十年撰写的②________巨著。这是一本讲述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泥蜂、圣甲虫、蝉等100多种昆虫。

    书中记述: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景物不发生变化,就一定能凭借着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由此感悟:红蚂蚁,你是______________。(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或写作手法形容红蚂蚁的特性。)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二月惊蛰抱蚕子

    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深了起来:树儿绿得更透更亮,花儿开得更多更艳,春风也更加温暖和煦。惊蛰里的雷声,又像是冬眠的虫儿定的闹钟,轰隆隆几声,便叫醒了蛰伏的虫儿,而同样被叫醒的,还有那沉睡的记忆。

    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是说惊蛰开始,便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而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记忆中,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孩童总会弄到一些蚕种——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蚕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撕成碎片,装在巴掌大铁盒子里,再用棉花布片包起来,概念中认为孵化蚕子也是需要增加温度的——像母鸡孵小鸡需要保暖一样。而最令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某天清晨被大人唤醒后,说,蚕出来了。

    于是也顾不得穿衣服,急忙钻出被窝去察看。但等接近铁盒时,却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轻轻拿起铁盒,慢慢打开盒盖,只见盒子里,一团小如针尖,黑黝黝如蚂蚁的小东西在蠕动。那一刻,满怀激动却又屏息静气,生怕粗重的呼吸将这些小东西吹得不见了踪影。那端详的神情,那静穆的气氛,也许比叩拜神灵、拜祭祖先时还要圣洁得多。而大人早已弄来了榆树叶子,撒在铁盒中,只见它们已经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是的,那时养蚕不都是喂桑叶的。在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棵桑树,而且树高攀摘艰难。即便如此,蚕的食材却从来不成问题,随处可见的榆钱树叶子可摘,满地蔓延的苜蓿新芽也可采。于是,养蚕的时节里,经常都会看到有小孩子拉低一枝榆树,挑拣鲜嫩的树叶摘,也能看见放学后的两三孩童蹲坐在苜蓿地里,掐采苜蓿芽儿。他们挑得仔细,采得认真,那种神情,那份耐心,俨然一个个最合格的劳动者。

    可不正是这样?就像大人们尽心尽力地打理农事一样,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打理蚕事。

    清晨起床,急匆匆洗漱完毕,来不及吃饭,便开始清理蚕粪、残叶,摘新叶喂蚕。晚饭饭桌上,会一边看着蚕儿咀嚼叶片,一边也有滋有味地嚼着饭。甚至于有些时候因为蚕的事而忘了看书,但相比逮蛐蛐斗蚂蚱的贪玩,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顶多笑骂几句。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添点新叶,生怕饿着了蚕。养蚕的时间里,侍奉蚕儿几乎成为了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成了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待蚕儿大些的时候,铁盒子就光荣地退居二线,交由文具盒接班了。虽然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其放在课桌上,但马总有失蹄时,终于有一天,被老师“人蚕并获”,“一盒端”掉了。结果心怀惴惴,念念不安,再无心思听讲。待到放学时,踌躇一阵,便硬着头皮去找老师讨要。令人心安的是,老师不仅没有将蚕丢掉,而且还新添了榆树叶子。也正因如此,对老师愈发恭敬起来。

    小伙伴之间,也经常会聚起一堆儿,各自拿出自己的蚕,相互展示,品头论足。当然,可以用自己的两条小蚕换人家一条大的,关系好的兴许还会送你一两条。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那时候,农村物质还不富足,小孩子没有几人能有像样的玩具,养蚕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童年的生活。此外,要说还能从养蚕中得到什么的话,想来一定是蜕变与成长。蚕的一生,要蜕皮,要成蛹,还要化蛹成蛾。这对蚕来说是蜕变,而对孩童来说,应该是成长,是由粗野到细腻的升华,是由顽劣到温柔的纯化,小小的蚕儿,能让那个撵过狗,捕过鸟,逐过鸡,逮过青蛙的顽童,变得谨慎、温柔、细腻,变得充满爱心和仁慈。

    甚而在今天想来,那一种生命之于另一生命的问候和启发,远是冷硬的工业玩具无法替代的,因为它能让你叩开天堂之门,沐浴到上帝的光芒。

    1文章围绕“小小的蚕儿”,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处按要求答题。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3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写作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友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

    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