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文默写。
(1)满招损,_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5)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jī xiè lǐng yù jiào shòu nì shí zhēn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
jì
遵(___)守法 丰功伟(____) 无(____)于事 人(____)罕至
心有余(____) 前仆后(____) 万籁俱(____) 一如(____)往
4、写出反义词。
高尚—________ 通俗—________ 增强—________
5、辨字组词。
遗________ 凤________ 燎________ 孝________ 窃________
遣________ 风________ 缭________ 老________ 窍________
6、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7、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8、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_______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__________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8分)
父亲的手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六岁时,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呆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农活儿。
③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他曾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他的上司想提拔他。然而,由于他未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空了。他脑子里可以想像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出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但他却什么都写不出。
④一次,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A)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撬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厨房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拿着空罐头□嘟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B)他走出门,坐在屋外的台阶上,默不作声。我看到罐头上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是那上面画的的确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买来了。
⑤几年后,妈妈去世了。我劝父亲来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的心脏病发作,他常常住医院。老格林医生每星期都来给他进行治疗。医生给了他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⑥三个星期后,他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我一个人回来参加葬礼。格林医生很难过,并且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如果父亲在病发时用了硝酸甘油片,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但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找到这个药瓶。
⑦在举行葬礼的前一小时,我来到父亲的花园门口。一个邻居就在这儿发现了他。我感到十分悲痛,蹲下身,看着父亲生前劳动过的地方。我的手无目的地挖着泥土时,碰到一块砖头。这时,跳入我眼帘的是一只被扭歪、砸坏、摔进松土里的塑料药瓶。我手里拿着这瓶硝酸甘油片,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
。我感到极端痛苦,知道父亲至死也没能拧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尽管我知道这样做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支金笔和一本袖珍字典,在遗体告别时,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他手里,这双曾经是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手。
练习:
(1)在第④自然段的“□”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落空:
目不识丁:
(3)第④段画“ ”的语句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2分)
A: B:
(4)用“——”在文中画出我完全不理智的做法。(2分)
(5)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表现父亲“没学会写字”是“令人失望”的?请写出其中的两件事。
(6)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力,在第⑦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充作者眼前所浮现的情景。(2分)
(7)文章第①和第⑧自然段有什么联系?(1分)
(8)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实际谈一谈。(3分)
10、阅读欣赏。
《山谷中的谜底》节选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zī)__________ 。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 jī)__________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在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
【2】按要求写词。(至少各写2个)
(1)和“依旧”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和“立即”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谷中的“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回答问题。
(1)用文中的句子最简洁而又完整地叙述东坡大雪和雪松的较量: ____________。
(2)两个旅行者这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揭开了谜底:因为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类树在东坡都绝迹了。因为西坡雪小,所以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雪松的枝丫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不管东坡____________,雪松都_______________,所以东坡就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甲 传统节日知多少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民谣,唱的是习俗丰富的端午。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除了端午节,还有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很丰富。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清明节祭先祖,放风筝,荡秋千。二月十二花朝节,民间有“赏红”之俗,文人雅士会相聚饮酒,赋诗唱和。三月三上巳节,人们以香草沐浴,与亲友偕游……丰富的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期盼。
③作为祭祀、天文、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灼灼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鱼,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体安康。重阳登高,怀想亲朋故交。中秋赏月,更是构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传统节日体现了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是千百年来人们哀乐祈愿等情感的仪式化表达。
(摘自《中国风俗大辞典》,有删改)
乙 小议传统节日的“打开”方式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赛龙舟,这些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端午活动。如今它们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②2021年河南卫视的晚会《端午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祈》《龙舟祭》等节目,将端午祈福、赛龙舟等习俗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近年来,不少传统节日都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如春节集五福、中秋新诗会。值得一提的是,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回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一些地方还举办了端午航天展。新的过节方式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体验感。人们纷纷感慨:“传统节日有魅力,过节这么有意思!爱了,爱了!”
③然而,仅仅是形式新就够了吗?理解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传统节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端午奇妙游》做了好的尝试,它的开场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拨裙回转,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场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龙舟祭》则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让人们在此情境中追思先折休恒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
④吃吃粽子,穿穿汉服,只是形式。传统节日的“打开”,如不追根溯源,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一往而深”。
(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
【1】传统节日受到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开头都引用端午民谣,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
【3】用文中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悠悠童心
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
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毽子、跳绳……我就忘记了我已是20多岁的人。
我盼望成天和他们在一起。终于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们一同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树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露出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饥饿”的孩子。
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个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修手电筒。
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么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
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个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为我拆收音机罚我看三本书;隔壁李奶奶说我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了50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唱歌!在舞蹈!悠悠童心在我的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_______) 探究——(_______)
【2】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________,作者最突出的个性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没有和童年说“再见”的原因是________,作者觉得留住童年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看起来很散乱,可是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回忆________________,最后抒写自己现在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也像作者一样有“好奇症”吗?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表里的生物(节选)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拔 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显现 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 爱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 恐怕)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选段中的加点部分“心也加速跳动”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生活中我也有过心跳加速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作者看到的表里的世界。
【4】对选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我”十分贪玩的特点。 B.表明“我”对表充满无限的好奇。
C.说明“我”小时候是个淘气的孩子。 D.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不满。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时时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个个出色的镜头,便组成了曲折动人的情节。我们热爱生活,也在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请你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描绘生活中给你印象深刻,使你受到教育,受到启发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