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荆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弱(bó)                    (shuò)                 (xiáng)                  (nài)

    B.归(huán)                 救(zhěn)                 色(jué)                      败(kuì)

    C.戒(chěng)               愿(níng)                 一(wéi)                      (jīn)

    D.纠(chán)                 (zū)                    弟(tú)                         打(chuí)

  • 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白鹅》)

    A.我轻轻拍打着小猫的头说:“你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坏蛋。”

    B.爷爷摇着蒲扇对孙子说:“是哪个坏家伙把我的烟斗藏起来了?”

    C.老师看着沾沾自喜的同学,语重心长地说:“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D.小芳介绍道:“我家的小鱼可淘气了,总爱在水草丛里东躲西藏。”

  • 3、“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与这句话意思相对应的名言是(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 4、选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既然……那么……

    ________同学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变成了 红眼病患者,________,是不是我们自身出了毛病呢?

    你的信使我很难过,________为你的处境,________为你的心态。

     

  •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A.缘分   B.因为

    (1)身在此山中。(  )

    (2)千里来相会。(  )

    A.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   B.不要

    (3)笑农家腊酒浑。(  )

    (4)他出尔反尔,令人名其妙。(  )

    A.写上   B.题目

    (5)西林壁。(  )

    (6)这道的解法有很多种。(  )

    A.不能确定的;不能解决的   B.怀疑

    (7)是银河落九天。(  )

    (8)你还有问吗?(  )

     

  • 6、下列加点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走取之(争着)

    B.不其扰(能忍受,能承受)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挖起来)

    D.以于东海(填塞)

  • 7、下列词语中,哪一个可以描写心情?(  )

    A.横七竖八

    B.七上八下

    C.五花八门

    D.四面八方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组词。

    ( )              ( )              ( )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            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6】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神话《大神奥丁》。

    大神奥丁

    奥丁是阿瑟神族的主神,也是知识之神和智慧之神。他总是以各种面目和名字出现在人间,但这些形象都万变不离其宗地具有如下特征:虽披长袍但仍掩盖不住的伟岸身材,一头黑色卷发,即便戴了一顶大帽子仍能看到的一只烔炯有神的独眼,茂密的大胡子。奥丁手里随时拿着他的武器——长矛冈尼尔。冈尼尔(       )一飞出去(       )能自动击中奥丁想要击中的目标,而且被冈尼尔击中造成的伤口是无法愈合的。

    奥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神秘莫测,有超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为达到目的他会使用一切谋略和手段。奥丁为了获得大彻大悟的大智慧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只有饮用智慧之泉秘密尔的泉水才能升级自己的智商,秘密尔位于极北之地乔森海姆,而要找到智慧之泉得通晓已失传的鲁纳符文。为了破译鲁纳符文的含义以及获得其所赋予的魔法和力量,奥丁用自己的长矛冈尼尔刺伤自己,并把自己倒挂在乾坤树伊格特西上不吃不喝献祭长达九天九夜。九天九夜后,他终于发现了刻有鲁纳符文的神石,也读懂了鲁纳符文背后的神秘含义,后来借此找到了智慧泉。

    守护智慧泉的是霜巨人米默尔,他看到奥丁前来索取泉水,便以非常平和的语气告诉奥丁,只有将智慧之泉装在吉雅拉角杯中饮用方能生效。而要饮用一吉雅拉角杯的泉水,得付出一只眼睛的代价。求知欲超强的奥丁想要获得超越诸神和霜巨人的智慧,便毫不犹豫地挖出自己的左眼给了米默尔。米默尔也不得不佩服奥丁的勇气,将其眼睛沉入了泉水深处,并告诉他已获得了超越世上所有神魔的智慧。奥丁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剩下的一只眼睛却因此获得了预见未来的能力,比所有双目健全的神都看得远。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处。

    只要……就……             无论……都……                  虽然……但是……

    【2】《大神奥丁》这个神话的主人公是(       

    A.奥丁

    B.普罗米修斯

    C.盘古

    【3】下列哪件事不是奥丁为了达到目的做的事情(       

    A.读懂鲁纳符文,找到智慧之泉

    B.挖出左眼换取一吉雅拉角杯泉水

    C.冒着生命危险,到天上去“盗取”火种

    【4】在文中找出一处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并说说神奇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桔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因为它是活动的,所以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则又闪烁着,滚动着(流  涌 )了过来。

     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光(陆续  连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和天上那一片片星星混在一起,真是好看。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请在文中括号里用“√”标出正确的词语。

    2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认真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4短文第二自然段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下面这两句话,比较一下,文中用哪句更好,为什么?

    (1)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2)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感到很兴奋和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比喻句是把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比作一串流动的珍珠。

    B.这个比喻句是把乌蓝的海面上倒映着的灯火比作一串流动的珍珠。

    C.这个比喻句是把城市的灯火比作一串流动的珍珠。

    D.这个比喻句是把天上的星星比作一串流动的珍珠。

  • 12、课外阅读。

    的植物

    ①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

    ②这些植物,有的生活在高山上,有的生活在平原上,有的生活在江河湖海里……高大的植物,大得让你看不清它的全貌。杏仁桉树,就有一百几十米高;有一种榕树,树冠可以(覆盖 容纳)十五亩土地,树荫下可以(覆盖 容纳)万人乘凉。微小的植物,小得让你用肉眼看不见。有些植物的寿命很长,北美洲有一种名叫“世界爷”的巨杉,能活几千年。有些植物的寿命又极短,几十分钟就会死亡。

    ③植物的生长速度也不一样。有的很快,如山间竹笋,一场春雨过后,一天就能蹿几尺高。热带有一种芭蕉,要是你在树下待半天,树叶眼看着就把你遮盖起来了,真像俗语说的那样“随风见长”。有的植物长得又很慢,如沙漠地带的一些植物,几年也看不出长高了多少。

    ④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的世界。

    ⑤你也许以为花都是白天开放的吧?不是。昙花、待宵草的花,都在夜晚才露出它们美丽的笑脸。你也许以为植物都是不能运动的吧?不是。有些植物不但能够运动,而且还会“跳舞”呢。在印度、斯里兰卡有一种电信草,它的每片大叶子旁边长着两片小叶。这两片小叶就像贪玩的孩子,白天一刻不停地在“跳舞”,夜晚才会安静下来……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打“√”。

    【2】第③段中的俗语“随风见长”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经常用成语“雨后春笋”来形容这段话中第_________句话所描绘的景象。

    【3】读①~③段,短文从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不同等方面写出了“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

    【4】“你也许以为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吧?不是。一到秋天,槭(qì)树的叶子就变得紫红,银杏的叶子又变成金黄。”这几句话放在第_______段比较合适。读着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词语中,最适合补全在标题上的是( )

    A.形形色色

    B.奇趣无比

    C.随风见长

  • 13、阅读蹦极

    水墨菱塘

    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的侧卧于村边地头。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稀稀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整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将两三块菱盘翻起,看看结了菱角没有。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式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拇指轻轻一掐,一个小小的菱角就被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凉津津的。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清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边。

      每当这个时节,故乡每一扇窗户内,都会飘出扑鼻的菱香。家家笼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的,那一堆堆飘着馨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向你诱惑了。

    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木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满口生津,齿颊留芳……

    1短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至少写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故乡菱塘里的   ,重点介绍了 ,其特点是:   (用原文作答)。

    3短文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提优

    乌苏里江畔

    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一条界河,是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乌苏里江畔的日出很美。秋天。凌晨两点半,天刚开始灰蒙蒙的,一会儿就变成了浅蓝色……三点半左右,天慢慢变成粉色,像一条粉红色的飘带,慢慢地,那飘带仿佛在后退,在江中岛上的树丛中停住了。十分多钟后,太阳红着脸,从岛中的树丛中冒出了额头。一下子,天和江水都被染红了。最后,太阳跳出了江面,好像小姑娘红红的脸蛋,美极了!

    这里月牙湖中的荷花很美。你走进一看,嗬!有的粉红色的花瓣里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正含苞欲放,有的却还是……这荷花土生土长,虽然在这寒冷的北方,它却年年开放。有人把湖中的荷花移到池塘,可没几天它就枯死了。它为什么能在北方扎根呢?到现在人们也没有解开这个谜!有个诗人这样写道:虎林莲、虎林莲,老家在江南。只因这里风光美,扎根这里不愿还!

    乌苏里江的鱼也很美。这里有闻名中外的大马哈鱼三花五罗十八子。煎、炒、炖、炸……做法不同美味也不一样。那油炸的淡黄色的大马哈鱼,让人直流口水。鳌花鱼汤味道异常鲜美,就是价钱昂贵,可当你闻到那飘过来的香味时,会情不自禁地从兜里掏出钱,来上一碗。到这儿的客人,都要吃上一顿杀生鱼,它的味道美极了。有酸的、辣的……总之,你吃了这些鱼后,定会觉得没白来乌苏里江,就连对岸的俄罗斯人也边吃边伸大拇指夸:哈拉索!哈拉索!

    乌苏里江畔还有奔腾的开江——令人感到壮观的美;完达山满山的红叶——令人感到不差于北京香山的红叶之美;冬季那银白色的树挂——令人感到说不出的美;还有那闻名的虎头要塞——令人震慑于它的巍巍气势……

    说不完乌苏里江畔的美景,乌苏里江真迷人!

    (1) 查字典填空。

    的部首是(  ),音序是(  ),音节是(  ),结构是(  )。

    闻名中外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 听见;B. 听见的事情,消息;C. 出名,有名望;D. 名声;E. 用鼻子嗅气味;那么在这个词语中的意思应该选第(  )种。耳闻目睹的意思(   )。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写日出的美,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 这篇短文为了突出乌苏里江畔是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作者很多方面进行描写,其中详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

    (5)还有那闻名的虎头要塞——令人震慑于它的巍巍气势……”你认为句中的省略号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到这里月牙湖中的荷花很美。我不禁回想起杨万里描写荷花的的诗句:(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很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忘记虎门硝烟这一伟大壮举。(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召开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用错的标点。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有浩瀚的大海,有古老的森林,还有悠久的古迹……你都去过祖国哪些美丽的地方?请以《这里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选择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写出它最吸引你的地方;要做到详略得当,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