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里地区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 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 2、下列各句中,全部属于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

    ①不违农时  ②谷不可胜食也  ③数罟不入洿池  ④鱼鳖不可胜食也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  ⑥材木不可胜用也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A. 在滕王阁盛会上,面对众多前辈,王勃挥笔疾书,转瞬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立现笔端,如朝阳喷薄而出

    B. 各级党政领导要正确对待新闻监督,不要求全责备记者,而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他们交朋友,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C. 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出现了上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一代代的赶马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D. 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该有儿童该有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揠苗助长,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气横秋的儿童。

    E. 一年内,习主席与普京总统共举行了五次双边会谈。如此频密的高层接触,在双方对外关系中并不多见,在国际上也属凤毛麟角

  • 4、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懂得知足常乐,才能领悟劳动的真谛。

    B.盲目自信,就会夸大自己工作的意义。

    C.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开心就好。

    D.自豪感来源于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拜官授职称为“拜”或“除”,例如“拜臣郎中”,“除臣洗马”。“迁”和“徙”指升职,例如“再迁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而“左迁”是贬官,降职,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北,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北,陕西省的华阴位于华山之北。

    C.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成年,称为“加笄”,”笄”就是簪子的意思。

    D.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中国从“墨子号”的投资中获得了回报,完成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中国凭借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这两项成果确保了在量子通信这一未来通信技术领域的至上地位。该技术主要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枚科研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在距离地球500公里至1200公里处的低轨运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三大实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此前这些实验仅在地面的光导纤维中完成过。

    (摘编自《中国已成量子通信技术先驱在该领域拿下两个世界第一》)

    材料二:

    中国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既定两年的科学目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得的成绩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他们提出新目标: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具有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换句话说,若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窃听必然会被发现。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提出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2016年8月16日成功发射的“墨子号”是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卫星已相继完成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三大科学目标,成为量子通信通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潘建伟说,“墨子号”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是由卫星发射量子信号,再由地面接收。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公里的通信距离上,卫星平均每秒发送4000万个信号光子,一次实验可生成300千比特的密钥。这项成果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技术基础。“墨子号”的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则是由地面发射纠缠光子,再由卫星接收。这项成果为未来开展空间尺度量子通信网络研究等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说,实现量子通信全球组网所需的卫星个数取决于用户需求和卫星轨道,“如果是在地球同步轨道,理论上有三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他认为从实用角度来说必须构建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卫星发送密钥的时间也将从当前“墨子号”每次过境开展实验的10分钟延长到数个小时。

    潘建伟说:“如果国家支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那么有希望到2030年左右,建成全球化的广城量子通信网络。”面向全球,中国科学家正在基于“墨子号”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下一步将与欧洲量子通信团队联合进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地面站也正在为与“墨子号”对接做准备。

    (摘编自《中国科学家提出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

    1下列有关科学家对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B.“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量子通信无法被窃听,所取得的成绩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于是他们提出了“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的新目标。

    C.早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之前,中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D.有科学家认为,理论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构建三颗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就可以形成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墨子号”通信实验中的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三大实验,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中国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两项成果包括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确保了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C.我国如果要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就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这样才有希望在2030年之前继续保持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D.卫星具有方便覆盖整个地球的独特优势,是在全球尺度上实现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最有希望的途径,这在“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4)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5)“2020感动中国”的叶嘉莹先生,虽然已经90多岁的高龄,却情牵华夏,传扬文脉,诲人不倦。现在的学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更应奋发努力,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对上文赤壁壮丽的景色进行了概括性描写,又引出了下文对周瑜的追忆。

    (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我们既要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也要加强自我反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是唐宋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或是美丽构图的元素,或含有漂泊羁旅的情思,或暗含超脱隐逸的追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学家,常以“云”描写头发,如《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设问的形式从侧面写出琵琶声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次北固山下》写出了平野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2)《赤壁赋》中,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____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寻声暗问弹者谁,        。移船相近邀相见,         

    (白居易《琵琶行》)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3)子曰:“        ,如礼何?        ,如乐何?” 

    (《论语》)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及之作

    (北宋)王安石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出使辽国前。昌叔,即朱明之,仁宗天圣年间曾任江阴知军,是王安石好友。②末路尘沙:王安石曾以判官(相当于郎官)担任国使出任辽国。

    【1】某同学想收录此作,可以编录此作的一书是(  )。

    A.《介甫古体诗》

    B.《半山格律诗选》

    C.《临川长短句》

    D.《王荆公辞赋选》

    【2】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运用夸张手法,景象阔大悠远。

    B.第一联写景点面结合,立体而有层次。

    C.第二联写港口热闹非凡,富有生活气息。

    D.第二联写海外物产入市,叹民生之艰辛。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联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二)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选自韩愈《原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B.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C.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D.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取自“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观”,示。谓以正道示人。

    B.生人,即人民,李世民为避自己名字之讳,改“生民”为“生人”。白居易诗“有何功德及生人”也是避讳。

    C.大夫,隋唐高级官阶称号。宋朝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大夫”官阶,所以今天沿称医生为大夫。

    D.仁义,仁爱与正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孟子推重“仁义”,董仲舒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用“介子推割股以食文公”的典故阐述损害百姓利益来奉养自身的不当做法,体现了他“民贵君轻”的思想。

    B.韩愈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为依据,从待己和待人两方面立论,以古今作比较论述,《师说》也同样采用了对比写法。

    C.出自《原毁》的这部分选文在观点论述上采用总分结构,思路清晰,说理透彻;语言整散结合,增添了说理的气势。

    D.由选文知唐太宗、魏征和韩愈都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修身”;不同之处是,韩愈还对“待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

    (2)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8月4日,猎豹移动CEO傅盛为入职本公司的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作了一次演讲,他分享了年轻人成长的四个关键词:目标和梦想、原则、学习、行动。

    对此,正处在成长路上的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