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
B.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
C. 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现在你家里遇到了难处,我自然也应该鼎力相助,竭诚回报。
D. 杨总率先发言,抛砖引玉,提出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接下来,请未发言的同志不吝才智,献计献策,畅所欲言。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回到母校,给张老师做寿,张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学生。
B.我在电话里和小明进行了磋商,相约星期六下午一起去看电影,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C.日前惠顾贵公司网站,得知招聘员工的信息,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贵公司如有意向,请与我联系。
D.为了庆贺我们喜得贵子,各位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前来喝满月酒,我代表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腐败分子落马后常归结为客观环境不好;可同样面对诱惑,为什么人家能洁身自好,涅而不缁,你却变色变质了?
②优化营商环境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文过饰非,知不足、明忧患、补短板,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
③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企图从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解决现实问题的做法,不是马克思主义。
④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生活不讲究,习惯于粗茶淡饭;然而学术中的吴老却容不得半点将就,始终严谨求实。
⑤国家出台一系列信息管理法规,明确规定任何人在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群组里的危言危行,都要担负法律责任。
⑥职场里面啥人都有,如果你不会分辨,什么人都交往,最后你也成了别人眼中的一狐之腋,变成了职场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女子柔道选手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②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助,你是无动于衷,还是伸出援手?对于有良知的人来说,应该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③总有一些人自以为道德高尚、怙恶不悛,不按法律办事,依照自己的道德规范维护所谓的“正义”,最终害人又害己。
④他体会过患病无钱医治的滋味,感受过被免掉三四千块钱医药费的幸福瞬间,所以他对窘境中的病人能感同身受。
⑤阅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设身处地,感受作者心灵的颤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
⑥面对公交车上正在抢劫的歹徒,春节回家探亲的军人小礼明目张胆,挺身而出,制伏了凶悍的歹徒。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联与使用行业配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理发店)
B. 动来常伴有清风;右军五字增声价。(书画店)
C. 万国山川藏彩线;四时花鸟贮金针。(布店)
D. 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表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师傅的行为艺术
肖遥
我爸张师傅年轻时有个怪癖,就是讨厌一切装饰品。那个年代并不提倡佩戴饰品,衣服上除了纽扣,再没有别的。可是,张师傅连纽扣也讨厌,在我的印象里,张师傅只穿厂里发的那种拉链工作服,简单方便。
张师傅会给孩子们订杂志,买很多小人书。我们最喜欢的是小人书上的古装美女,临摹她们的项链、耳环、发簪。画这些的时候,因为匮乏与渴望,我们简直想象力爆棚。画着画着,摘两朵地雷花,挂在耳朵上当耳环,照着镜子臭美几分钟。几分钟后,要么地雷花掉了,要么张师傅瞪着眼睛气呼呼地出现了。
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人们崇尚简朴实用。尽管张师傅的审美观有时代因素,但这并不影响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张师傅把一盆扁竹花放在窗台上,撑起画板,铺开纸笔,开始画画。院子里种了很多花,他偏偏就选了一盆扁竹花。清晨,扁竹花还是一个花苞,等他终于画出轮廓的时候,再一抬头,花瓣已经张开了,等他染好颜色的时候,花已经完全盛开了,还伸出一丛鹅黄的花蕊。也怪周围邻居们,这个过来看看,那个过来瞅瞅,还搭讪几句“张师傅还会画画啊”。张师傅就跟他们吹几句牛,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张贴的电影海报、校报的插画都是我画的。”这么说着,抬头一看,眼前的花和手中画的花又不一样了,只好重起一张草稿……那天,那盆花,张师傅画了十几遍。
那时候,家里的米缸是用废报纸捣碎化成纸浆糊的,其他人家的米缸外面贴的都是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的画,只有我家的米缸上贴着张师傅画的画。看到我家米缸上的画,邻居们请张师傅给他们画。因为那次遭遇了扁竹花的戏弄,张师傅在邻居们的鼓舞下拓展了“戏路”,开始画山水画。画的是他带我们春游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和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亭台楼阁不同,张师傅画的山水画里点景的是电线杆或拖拉机。越来越多的邻居请张师傅画米缸,于是,我们那栋楼上的邻居都用上了有着拖拉机和电线杆的山水画的米缸。
张师傅从大山沟调回城里以后,生活节奏变快,就再也没有时间画画,直到我和姐姐相继大学毕业,张师傅退休。退休后10年间,张师傅自己办了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那些年,机械行业整体衰退,逐步让位于信息产业。所以,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奋力挣扎。厂子除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缴了些税,基本没挣钱。而且比起从前在单位做总工程师的时候,张师傅办工厂的那10年操心多了。他这个厂长,平时就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谁手慢些他就自己上手,看谁车零件出错率高他就自己动手,看扫院子的扫得不干净他也抄起扫把自己扫,久而久之,他其实就是工厂里领头干活的勤快的老头儿。
我对我姐说,张师傅如果退休后不办工厂,而是继续画画,如今他也成画家了。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因为张师傅当年就是热爱办工厂,就好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想开一间咖啡屋一样。那种心心念念,可能就是现代人寻寻觅觅的自我。想来,自我未必就非要冲着时代逆流而上,或者和现状背道而驰;自我,不过是通过完成自己热爱的事而成全的——通过走过的路、翻过的山、克服的困难,生长出一个新的更丰满、更完整的我,就像“办工厂”这件事对张师傅的成全。
张师傅60岁铺开宣纸画画的时候,和他同龄的学院派画家已经开始画逸笔山水和文人画了。张师傅学习能力超强,飞快地掌握了画画需要的所有技法,然而,他的画里好像总缺了些什么。他画的花鸟画太蓬勃、太甜腻了,就好像画家画的是清茶,他画的却是一杯白糖水。可是,现在谁还喝白糖水呢?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张师傅的画显然阳气过于充沛了。
如今张师傅画的山水已然没有了电线杆和拖拉机,但是他画的山,一看就不是那种清清静静像住着神仙的所在,也不是学院派画家笔下的枯棚茅舍,而是山风呼啸、层林尽染,中间还开着几户农家乐的山。因为从来没有出世之心,所以他的画烟火气很浓。人家画的是云烟,他画的是炊烟,即便临摹,他也能把“云深不知处”临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
张师傅对生活始终保持着机警和热情,所以不论游戏规则如何变化,他都能快速适应。如果非要说欠缺,他可能一直欠缺艺术家所谓的那种与现实的纠结、对抗、叫板。他从来不愁肠百结,所以他的画里也没有那种萧索孤寂。生活对张师傅来说,就是一辆战车,他驾驭着这辆车,或者被这辆车拖着,身不由己也罢,呼啸前行也罢,根本来不及悲悲切切。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口儿,张师傅正在临摹齐白石的公鸡。齐白石画的是农村里那种扑扇着翅膀、贼精贼精的鸡,张师傅画出来的却像一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厂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师傅画扁竹花一事,富有波澜,充满了意趣,既表现了张师傅追求完美的精神,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艺术效果。
B.“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这句话带有些许调侃的意味,体现了“我”和“我”姐对张师傅开工厂的做法很不理解。
C.文章用许多精辟的语句来评价张师傅的行事风格,比如,“我”对张师傅开工厂一事的看法,深刻地体现了文章主题。
D.文章叙述的是“我”爸爸的事情,但全文却以“张师傅”这个称呼来叙事,这样安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形象。
【2】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张师傅的行为艺术”,为什么还要叙述张师傅办工厂的事情?这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讲述张师傅画画一事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此手法谈一谈张师傅画作的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个等级奖,其中将“________,________”设为三等奖。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扬了宋武帝刘裕当年为收复中原而大举北伐、建立功业的威猛之势。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还是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文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
9、补充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摄提贞于孟陬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不改此度?
(6)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眼前之景联想到南朝宋武帝刘裕,从而引发对英雄的追慕。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合了抒情、描写和叙事,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先达”德高望重,虽门生盈室,但“____________”;写自己探问疑理时“____________”的情态,表现了对“先达”的敬畏。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做法,曹刿作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两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遭遇产生了情感共鸣。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夫妻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1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定风波•暮春漫兴①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此词是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带湖所作。②香篆:篆字形的盘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朝的爱国词人,他的词承豪放一脉,清健雄奇。
B.上阕侧重抒情,在“茶瓯香篆小帘栊”冠以“唯有”二字,最见精妙,诗人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
C.下阕词人转笔绘景,“卷尽残花风未定”原是词人透过“小帘栊”所见,风卷残花的景象引出后面的感情。
D.全词情景交融,回环扣合,以喻开篇,赋春以性灵,以老少张目,寓情于景,自见机杼。
(2)鉴赏上阕的表现手法。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令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肤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帝爱时风度,选庶吉士,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贤以语时。俄中官牛玉宣旨,时谓玉曰:“南士出时上者不少,何可抑之。”已,选十五人,南六人与焉。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是冬,无雪。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尅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牧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情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彭时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母忧,为“丁母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C. “褐”即麻布衣服。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D. 入阁是指明清时翰林院的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进入内阁草拟诏谕,参与朝廷大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时真诚坦率,没有地域偏见。李贤对他曾有抵触,但相处久了也称赞他是“君子”;皇帝要求他选用北人任庶吉士,他认为不可压制有才能的南人
B. 彭时为人正直,力挺被诬同僚。门达构陷李贤时,他认为李贤有经世济民的才能,不应去职;他不仅尽力为李贤伸冤,而且表示自己要和李贤共进退
C. 彭时敢于谏言,处处为民着想。他曾上疏指出光禄寺和城门官盘剥百姓,进献宝物之人虚抬价格,搜刮国库;当发生旱灾时,他又请求开仓平抑粮价
D. 彭时持正修身,有古大臣之风。他勤勉奉国多年,退朝后不与子弟谈论政事,选拔举荐时绝不让被荐者知晓;闲居时绝不懒散,日常生活也十分俭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
(2)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共青团委员会准备举办一场中外青年学生的联谊活动,邀请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发言。下面是大会组织者为你提供的写发言稿的参考材料。
(1)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五四风雷”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诞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新年贺词里,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奋斗者,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点赞,鼓舞了万千新时代的奋斗者。
(3)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
(4)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