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还处于大范围流行状态,我们切不可无动于衷。
B.元旦期间,东台西溪天仙缘草市街开街,各个店铺前的市民和游人络绎不绝。
C.当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顺利着陆的消息传来,礼堂里顿时屏息敛声。
D.本次作文大赛,李明的作文选材新颖典型,构思别具匠心,获得了特等奖。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和浩特市每年四月十五日的大型招聘会现场,来找工作的人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B.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曹雪芹殚精竭虑,历时多年,终于写出了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 》。
3、《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提辖”是( )
A. 绰号 B. 官职 C. 名字 D. 字号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 《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额联。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得志,____________;不得志,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____________?(《列子·愚公移山》)
(3)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表达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7)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茅盾《白杨礼赞》)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彭德怀的“赤匪”生涯是在十年前开始的,他当时在多妻的军阀省主席何键将军的国民党军队中领导了一次起义。彭德怀是行伍出身,先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一九二七年年方二十八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军官著称,因为他办事真的跟士兵委员会商量。
……
②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
③彭德怀现在十六岁,他去找一个有钱的舅舅,就是那个救了他一命的舅舅。那人自己的儿子刚死,他过去一直很喜欢彭德怀,就欢迎他去,留他在家。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叙述顺序的变化多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中画线句子反映了彭德怀怎样的人物形象特点?
8、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1】下面对选文第②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依序介绍了画面上描绘的汴京近郊、汴河两岸和汴梁市区街道的景象。
B.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有赶集的乡人,众仆簇拥的轿乘队伍,长途跋涉的行旅。作者由远及近,逐一介绍。
C. 对画面中段,作者先介绍了汴河上的船,船工,一座宏敞的拱桥,桥的两端,最后简单介绍了一个细节: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船夫呼喊,桥上呼应,行人围观。
D. 作者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先介绍街道房屋店铺,再介绍店铺经营品种,最后介绍各行各业及行人,繁而不乱,条理清晰。
【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首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B. 第①段尾句打比方,突出了《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富有变化的特点。
C. 第②段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D. 第②段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选文大量运用四字短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9、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求学路上,父母的关怀、师友的鼓励、成功的喜悦,甚至成长的迷茫、追梦的艰辛、遭受的挫折,都曾触动你的心灵,点燃你的希望,激励你的斗志。让我们永远将这些铭记在心。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成长的印记
题目二:那一刻,我______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