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序幕 石栱桥 妙手偶得 和颜悦色
B.消逝 道旁树 情不自已 深不可测
C.爆晒 大马褂 连绵不断 不可遏制
D.濒临 小牛犊 为富不人 亭台轩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盘旋 嘹原 争讼 叹为观止
B.涌跃 欺侮 皎洁 草长莺飞
C.踪迹 弥漫 翩然 消声匿迹
D.晦暗 脑畔 辐射 天衣无缝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时期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创作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句中加横线的词词性依次分别是:名词、介词、副词、助词)
C.《推敲》通过贾岛苦吟和大诗人杜甫帮他推敲诗句的故事,说明了写诗要反复琢磨,不仅要自己琢磨,还要多请教别人。
D.《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对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进军的前景如何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落第指科举考试没被录取,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如“状元及第”即中状元。
B.“曦”指太阳,古代关于太阳的称呼有“金乌”“玉盘”“六龙”等。
C.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D.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北武汉。其他两座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 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 “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 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备,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6、小语同学想要在演讲稿里引用一些恰当的古诗文来增添文采,请你帮她填写空格。
演讲主题 | 引用诗句 |
自然之趣 | 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王绩《野望》) |
几处早莺争暖树,(2)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
报效祖国 | 报君黄金台上意,(3)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
时光易逝 | (4)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坚贞不屈 | (5)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
思念家乡 | (6)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
7、名著阅读
红军的最重要的唯一的战术,过去如此将来还是如此,是在攻击中集中它的主要力量,而后又很快地分布开。这意思是要竭力避免阵地战,而用一切方法迎击在行动中的敌人队伍并摧毁它。这种战术虽然被许多有经验的军事专家反对,可是它终于被采用了,而且在这种战术的基础上,红军的惊人的活动力和快而有力的“突击”力发展出来了。
(1)上面的片段出自名著 ,其作者是 。
(2)片段中所说的“唯一的战术”是指什么战术?联系原著说说红军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战术。
战术:
原因:
8、课内阅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在上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动词
【2】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
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 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 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 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 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
第一次
第二次
【4】选文主要通过哪种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试谈谈你对“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个句子的理解。
9、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