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新闻特写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
C.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理想的角度来说,所有物质性的目标都是手段,只能是实现自己更高理想的手段。______。但是,人的高下从这里面分出来。有一种人,把追求物质财富、追求金钱,作为人生主要的、唯一的目标;而另外一些人把追求这些东西作为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手段,这个要求实现以后,又把它作为实现自己更高人生理想的手段。______。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金钱、财富、物质性的东西,从整体上说,只能是手段。______。
①如果把它作为目标,这样的人就和理想无缘
②我不否定人们去追求财富
③这两种人对财富的态度分出了高下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①②③
3、下列句子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②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③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④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⑤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此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A.③⑤①②④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⑤④②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朱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C.《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雨果称赞《昆虫记》为“昆虫的史诗”。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最大的特点是实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①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①秾华:盛开的花朵。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两首诗都将“杨花”比作雪,因为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与之相似。
【2】两首诗中的“杨花”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词默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冬天过去了,春天推开了紧闭着的窗户。失血过多的他挺过了最后一次手术,他觉得医院里再也呆不下去。
当医生提议让他再做一次手术时,他谢绝了:“已经够了。我已经把我的一部分血献给了科学,剩下的留给我自己让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___________,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___________的性格;上面文中的“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__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己从过去的___________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保障国家粮食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创新。我国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看老天脸色,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还不高。只有强化科技,才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率。保障国家粮食的关键在耕地,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国人多地少,更要倍加珍惜耕地资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要确保粮食安全,还要有人种地,要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材料二)
(材料三)在中国说起粮食浪费,很多人都认为浪费的粮食大多是在餐桌上,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粮食。在餐桌以外的环节,我国浪费的粮食数量同样惊人。粮食收割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户储粮。由于储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服务,全年粮食损失浪费大约在400亿斤以上。我国粮食运输仍以包装式运输为主,导致浪费比较严重,整个储运环节,损失损耗大约在150亿斤以上。目前粮食的加工普遍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吃得太讲究”,也让粮食浪费。此外,虽然我国机械化收割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只有小麦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差距。这就造成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时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致使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也造成了大量的损耗和浪费。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是希望中国粮食能自给自足。
B.强化科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是为了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
C.近三年来,中国粮食出口数量略有增长,但和进口数量对比,差距很大,粮食问题依然严峻。
D.我国的粮食浪费大多在餐桌上,餐桌上的浪费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
(2)阅读(材料一),概括我国保障国家粮食的举措。
(3)阅读(材料三),概括我国粮食除餐桌外浪费的环节。
9、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请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建筑。题目自拟。
要求:(1)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方格中用2B铅笔涂黑。(2)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字数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