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过(lüè)          优雅        首而望(qiáo)       潇洒自如

    B.间(shùn)        双臂        息敛声(píng)       如梦初醒

    C.(yíng)        翻腾        然不惊(qiāo)       嫉如流星

    D.(fèn)          由衷        惊讶不(yǐ)          沉静自若

  •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 陶渊明 - 晋朝

    B. 《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 宋濂 - 清朝

    C. 《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 吴均 - 南朝梁

    D. 《马说》-《韩愈文选》- 韩愈 - 唐朝

  • 3、下列汉字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暗(huì) 闭(sè)   掇(chuān)   风雪途(zài)

    B. 静(tián)   追(sù)   泽(zhǎo) 杂繁琐(rǒng)

    C. 栗(chàn)   雨(zhòu)   震(hàn)   气势礴(páng)

    D. 仁(tóng)   射(fú)   然(mò) 然而止(jiá)

  • 4、岁月因历风雨而美丽。有位同学就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下了一段话,在语序排列上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推敲,选出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     

    岁月总是痛苦与快乐相伴,饶有滋有味。岁月如茶,____ ;岁月如酒,_____;岁月如咖啡,____。

    ①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②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出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人生真谛

    ③飘逸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5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注释】①湖:指太湖,②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班级诗歌阅读活动中,小苏和小州收获了许多感悟。

    小苏:古人写诗词,讲究用字,常常对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虚词反复斟酌锤炼,使其能够准确表现事物的特征或传达诗人思想情感。阅读时我们要抓住这些字词读懂诗歌。比如“城阙辅三秦”中的“辅”字是护卫的意思,突出了都城长安在关中地区的环绕护卫之下的雄浑阔大气势。你可以举一例吗?

    小州:当然可以。“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1)________。我也有个读懂诗歌的方法:归类比较。比如《别严士元》一诗二、三联都是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却不同,分别使用了视听结合和虚实结合的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说说你的理解吗?

    小苏:(2)________

    小州:你分析的很对。

    小苏:按照归类比较的方法,两首诗可归为送别诗,从题目中“送”和“别”两字可看出。一般送别诗都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这两首诗是否相同呢?

    小州:这两首诗的情感是同中有异,都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但王诗还表达了(3)________,刘诗则抒发了(4)_________

    小苏:你的分析使我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以后我们还要多交流,多总结,共同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花鸟草木,寄托古人情思。白居易春行西湖,“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赏心悦目;李清照驾舟郊游,“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醉意朦胧;陶渊明闲居人境,“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闲适淡泊。

    家国情怀,彰显男儿本色。朱敦儒登上金陵城,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战争前线,“_________________”;李贺笔下的古战场,战士们誓死报国,“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眼中的大丈夫,“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它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自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以来,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作为本学期的必读名著,相信你已经读过了!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

    (1)他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也是天才的军事家、政治战略家;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恨他入骨。他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是著名的将领,他愉快爱笑,勇敢无畏。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是长征胜利82周年。10月22日,在学校组织的红书推介会上,你遇到了老友艾舒,他正为买不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犹豫。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为他提出合理化建议。出于考试需要,请不要重复本大题已给出的有关具体信息,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100-120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

    王艺侨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退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7日)

    (1)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不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为学》

    D.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2)文章第①段引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试对第④段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恒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读书是丰富的,是快乐的:有知识探索的快乐,有思想进步的快乐,有生活趣味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读书人代代相传的精神享受。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为你带来一道阶梯,帮助你攀登知识的殿堂;阅读,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题作文。

    (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2)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知识探索”“思想进步”“生活趣味”展开讨论。你对哪个关键词感触最深?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3)以“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