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狂澜(lán) 亘古(gèn) 可歌可泣(qì) 锋芒毕漏
B. 污秽(huì) 矜持(jīn) 锲而不舍(qiè) 忧心忡忡
C. 澎湃(bài) 愧怍(zuò) 气冲斗牛(dòu) 大彻大悟
D. 闲暇(xiá) 哺育(bǔ) 忍俊不禁(jīn) 妇儒皆知
2、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C.作者对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总感到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
D.语文课上,同学们朗读《黄河颂》的声音气冲斗牛。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C.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
D. 《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气冲斗(dǒu)牛 殷(yān)红 慷慨 锲而不舍
B.选聘(pìng) 晌(shǎng)午 烦燥 妇儒皆知
C.澎湃(pài) 取缔(dì) 愧怍 微不足道
D.粗拙(zhuō) 什(shí)物 憎恶 大庭广众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教育事业,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这个句子中加点的“事业”“需要”这两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
B.“适当——适合”“藐视——鄙视”“宝贵——珍重”这是三组近义词。
C.“白皙——黝黑”“热闹——喧闹”“慌张——镇静”这是三组反义词。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是褒义词。
6、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嘹亮 头衔 拈轻怕重 力不遐供
B.余晖 坍塌 咄咄逼人 戳然不同
C.帐篷 畅销 畏罪潜逃 刨根问底
D.惩诫 粗犷 神采奕奕 混为一谈
7、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遗嘱(zhǔ) 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
B.羸弱(yíng) 愧怍(zuò) 揩油(kāi) 气冲斗牛(dǒu)
C.教诲(huǐ) 菌子(jùn) 谰语(làn) 惟妙惟肖(xiào)
D.机杼(zhù) 亘古(gèn) 遏制(è) 怏怏不乐(yāng)
8、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注释)贤:贤明的人;弘毅:宽宏坚毅。
【1】翻译句子。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甲)(乙)两段选文告诉我们哪些学习上的道理?请写出三点。
9、默写。
(1)阿姊闻妹来,______;小弟闻姊来,_______。(《木兰诗》)
(2)脱我战时袍,______。 _____,_______。(《木兰诗》)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满小池
徐名印
①我又喜欢上办公楼前(教育和体育局)那满池的红荷花了。
②夏至前后,正是这池红荷花长得正旺、开得最盛的时节。
③远远望去,像是平地上兀的隆起的绿色小丘。放眼池内,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的出水很高,放开了自己绿色的脸,圆圆的,像撑开的倒立的绿伞,又像亭亭舞女的裙;有的出水不久,仰着头,双手捂着,羞答答地不肯张开自己绿色的脸。叶子下的荷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这小池里,露出尖尖角的小荷,星星散散的,唯没有立上头的蜻蜓。这刚露尖尖角的小荷,刚出生时还带有紫红的胎色,立着头,仰着脸,贮满了生命的昂扬力量。盛开的几朵荷花,用粉红色的胖嘟嘟的小手,小心地捧着金黄色的莲蓬,黄须白蕊地,就簇拥在这莲蓬周围。花谢后结出的莲蓬,被直直的、高高的荷茎顶着,绿绿的,微低着头,像立于绿色会场上的立式话筒,向着满池的荷,发表着绿色的宣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④盛夏,是多雨的季节。雨打荷叶,像是敲击玉盘,串串珍珠滚落水池,清脆有声。雨打红莲,荷花护着莲蓬,荷叶护着荷花,大荷护着小荷,高荷护着矮荷,就这样的错错落落地互相护着,组成了爱的共同体。这雨打红莲的景象,冰心在《荷叶·母亲》中有过这样地感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⑤盛夏,还是荷猛长的季节。初夏时,还不满池高。夏至前后,便高出水池,成为绿的小丘。盛夏,这小丘便慢慢升高,绿也变得厚重、充实了。池中水多了,荡荡的,这满池的荷也荡荡的;池中水清了,幽幽的,这满池的绿也幽幽的;池中水动了,脉脉的,这满池的荷与花,也长得脉脉,开得脉脉。几位同事,每年都要在池中放养一些金鱼。这些金鱼现如今长大了,与莲嬉戏。鱼戏莲叶,是观荷美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的《江南》,曾有这样地描述。
⑥荷,亦叫莲,别名菡萏。我国对莲的栽培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栽培的目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即藕莲、子莲和花莲。以产藕为主的叫藕莲,以产莲子为主的叫子莲,以观赏为主的叫花莲。花莲有红莲、白莲两种。鸡龙河两岸、卧佛寺公园内的红莲花,我观赏过,因河大水深只能远远地观看,没有像办公楼前池中的红莲那样,立在池边,看得这样近、这样真、这样切。到女儿家后,我也去过济宁的蓼河公园,观赏过公园内水中硕大的白莲,开得灼灼,白得华贵,没有像眼前的红莲那样,动我的心,牵我的情。办公楼前的这一小池荷花,虽没有“接天”,但浓缩了各地荷花的各种情态,都能在这一小池中找到其韵的存在。
⑦自古以来,人们爱莲,写莲、歌莲、咏莲的诗、词、赋,浩如烟海。对莲的精神,歌咏最到位的要属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百年来人们固守的君子品质。对人的成长,最有寓意的,要属南宋杨万里的《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了,读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自有对人的成长的惬意和想望。
⑧我很想含着一颗莲的种子,做一个莲的梦。
⑨荷满小池,情满小池。
【1】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划分成三个部分,请据此理出文章思路的思维导图。
【2】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文中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从第③自然段中分别举例,说说运用比喻、拟人修辞表达的妙处。
【4】文章的题目是《荷满小池》,结尾点明“荷满小池”的最终目的,是“情满小池”。根据你的阅读,你认为作者的“情”是什么?
11、任选下面《西游记》中一人物,写一则1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 猪八戒 唐僧 白骨精 铁扇公主 红孩儿
12、请在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项,写一篇作文。
文题一: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阅读,使人胸襟开阔,豁达大度;阅读,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阅读中,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在阅读中,我们会拥有崭新的发现;在阅读中,我们会懂得做人的道理。请以“阅读,让我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若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记叙文,叙事生动形象,抒发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等真实信息。